清代瓷立佛為清代中期文物,現收藏於見明堂民俗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代瓷立佛
- 館藏地點:安徽省休寧縣新城區齊雲麗庭2-26號
- 所屬年代:清
- 所屬博物館:見明堂民俗博物館
- 所屬地區:安徽黃山
清代瓷立佛為清代中期文物,現收藏於見明堂民俗博物館。
清代瓷立佛為清代中期文物,現收藏於見明堂民俗博物館。文物介紹此展品通體158厘米,重達100公斤。燒制於100多年前的景德鎮,造像親切、莊嚴,其精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藝體現了中國制瓷技藝所達到的最高水平,是目前中國室內最大...
清德化窯藥師佛立像,此尊塑像採用原胎筒形胎體,胎質細膩,釉色純白,如凝脂,似美玉,晶瑩潔淨,背鈴作者印記,整體造型顯得雍容大度,靈氣畢現。既可親可近,又莊嚴神妙;既慈祥和藹,又超凡脫俗,代表了德化窯的工藝水平。【名稱】 清德化窯藥師佛立像 【文物現狀】 現存於世 【簡介】 18.5X9厘米。【相關...
林揚 清代康熙間德化陶瓷藝術家。擅長製作大型佛道雕像,作品遠銷歐洲。林揚 歐洲收藏家珍藏一尊林揚製作之觀音立像(高45.1厘米,Mr.R.M.H.Snedden收藏),莊嚴飄逸,堪稱傑構。
清白瓷濟公立像是一件清代的人物白瓷立像,收藏於陝西省渭南市博物館。文物特徵 白瓷濟公立像,高27.9厘米,寬10.3厘米,厚9.3厘米。頭部微偏向右,咧嘴大笑,左胳膊和右胳膊交叉於胸前,右手端著酒杯,左手拿著蒲扇,左胳膊上掛串佛珠。敞開僧衣,袒胸露脯,整體站立的姿態。文物鑑賞 此立像人物面部表情極具...
《慈仁寺禮瓷觀音像》是清代錢載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秋風吹鬢袍撲埃,元年一來今再來。毗盧閣高摧更摧,殘僧尚指蒼松台。蒼松已枯台則那,龍去鶴飛碑字大。佛殿陰深雨淋座,大士髹龕雀泥涴。慈容希有合十瞻,白毫光透窗欞纖。貧無立錐了不嫌,寶冠綠帔猶莊嚴。庭蒿何知興廢忽,懶向人間乞檀越。菩...
造型笨拙最典型者數玉壺春瓶,腰腹粗大,頸部粗短,鹹豐官窯瓷器款識為“大清鹹豐年制”六字兩行楷書,字型工整,字外無圈欄。鹹豐末年,景德鎮官窯廠被損毀,陶瓷業被破壞無餘,清代瓷業之敗落,莫過於此。同治瓷器以承襲前朝為主,粉彩器以彩色為地,一般以淡黃、淡藍、淡綠或淡紫為多見。“體和殿”款瓷器是...
2000年,香港佳士得舉行的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上,推出了“袁氏私人珍藏清朝官窯瓷精華”專場,包括三件拍賣市場極為罕見的粉彩珍品:乾隆粉彩花蝶紋如意耳尊、同樣以蝴蝶為題的雍正年制粉彩團花蝴蝶紋碗、雍正粉彩花卉紋六棱碗。其中粉彩花蝶紋如意耳尊無疑是焦點,其面飾以牡丹、菊花、茶花等,蝴蝶則翩然飛舞於花中,...
白釉魚籃觀音立像清代 白釉觀音坐像清代 白釉觀音坐像清代 白釉觀音坐像清代 白釉觀音坐像清代 白釉觀音坐像清代 白釉送子觀音坐像清代 白釉觀音持蓮坐像清代 白釉羅漢坐像明代 白釉達摩立像清代 白釉達摩立像清代 白釉達摩坐像清代 白釉布袋和尚坐像明代 白釉布袋和尚坐像清代 白釉文昌帝君坐像清代 白釉土地神坐像清代 第二章...
在技藝手法上,受彩瓷的影響,描和繪對雕塑瓷的技藝影響越來越明顯,這也造成了雕塑自身特性的喪失。民國以來,社會動盪不安,但這也給景德鎮雕塑瓷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這個契機就是福建何朝宗傳人所代表的瓷塑藝人和豐城木雕藝人先後來到景德鎮,在清代雕塑瓷技藝的基礎上,建立了新的表現形式,即在清代原有的概括...
另外,在一些筆筒、瓶、尊的口沿與近底處有的暗刻弦紋、卷枝、卷草紋等,俗稱暗花邊,花紋刻劃較淺,這種裝飾手法在天啟、崇禎瓷器中最為流行,經常能看到,而清代康熙青花中也有少量出現,多是用在帶有乾支紀年的筆筒上。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帶吉祥寓意的圖案如加官圖、平升三級等。順治青花的輔助紋飾有弦紋、卷...
清代 069.清 披坐觀音像(博及漁人·款)070.清 披坐觀音像(博及漁人·款)071.清 觀音像(博及漁人·款)072.清 持經書披坐觀音像(博及漁人·款)073.清 持經書觀音立像(博及漁人·款)074.清 持經書立礁觀音像(博及漁人·款)075.清 渡海觀音像(博及漁人·款)076.清 持如意立蓮觀音像 077.清 達摩...
清早期德化窯白釉渡海觀音立像是一件清朝時期文物。此展品為清早期文物。德化窯,始於宋代,明代後得到巨大發展。以白瓷塑佛像聞名。其製作細膩,雕刻精美,造型生動。德化窯塑像吸收泥塑、木雕和石刻造像的各種技法,所塑造的各種古佛神仙,微妙地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塑像中空,背後戳印“博及漁人”款。現收藏於中國...
佛供 佛供是清乾隆、嘉慶年問流行的佛前供品。形狀特徵 瓷制。由底座和供物兩部分組成。供物有八吉祥、三牌、供養人等放於底座上,底座呈觚形、蓮花柱形或寶瓶形。多為粉彩器,底書年款。
佛前供器又有八寶之說 佛承德外八廟是我國著名的藏傳佛教寺廟群,營建於清朝康乾年間,共十二座寺廟。在佛教中供器是不可缺少的,它作為附屬品,與造像珍品互相依襯。清代宮廷信仰藏傳佛教,清朝內務府設有專門的營造司和宮廷造辦處,不惜動用巨大的人力、財力,專門為皇家寺廟製作各類供器。佛教認為佛、菩薩都是有...
總體而言,清代德化白瓷大多釉色不似明代的白微閃黃,白里泛紅,而是白中透青。製作上也不如明代精細雅致。德化白瓷胎釉追求玉質美感的風格在林林總總的明清瓷壇獨樹一幟,獨領風騷。國內鑑賞家稱讚“似定器無開片,若乳白之滑膩,宛如象牙光色,如絹細水瑩厚。”文物特徵 德化窯“何朝宗”款白釉觀音立像,高...
一和尚手拿樹葉,一和尚手拿佛珠,另一和尚手拿撲扇,身前立一老虎,人物周圍襯以山石、松樹、花草紋,空中繪流雲、月亮,人物姿態各異,形象生動逼真,構圖新穎別致。總體觀之,此盤的胎、釉、形、文飾、青花呈色等無不表現著清代順治時期景德鎮民窯器的典型特點。【相關連線】:青花瓷器、清順治青花瓷器 ...
清乾隆黃地粉彩勾蓮紋佛塔是清代文物展品,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尺寸 高43cm 底邊長18.4cm 描述 塔常見於佛塔,意為:墳、廟、高顯處等。它起源於印度,建塔之原義有三:一是表人勝,二為起信,三為報恩。後為佛教所沿用之,存放諸佛菩薩、祖師、高僧之遺骨舍利或佛經,以彰表其功德,並作供養、膜拜...
瓷板畫之羅漢佛像 《瓷板畫之羅漢佛像》現收藏於見明堂民俗博物館。文物介紹 當代著名陶瓷藝術家錢大統所作,寬1250px,高1700px。畫上羅漢為迦諾迦伐蹉尊者,畫中線條舒緩流暢,嫻熟的西洋繪畫技法與傳統的陶瓷釉下彩藝術相結合,充分展示了瓷畫的審美意境。
清乾隆金釉琺瑯彩法輪 清乾隆金釉琺瑯彩法輪是清乾隆時期的瓷器,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文物鑑賞 清乾隆金釉琺瑯彩法輪是佛家八寶之一,象徵佛法永不熄滅,像輪子一樣旋轉不停。此器施金釉,飾琺瑯彩。中央八根菱形輪輻代表佛祖釋家牟尼一生傳教的八件大事。
德化窯白釉葫蘆式壺 德化窯白釉葫蘆式壺是清代的一件瓷器。文物鑑賞 壺體呈葫蘆式,單孔彎流,曲柄,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寶珠形紐。內外施白釉,光素無紋飾。背景介紹 清代的德化窯白瓷的產量比明代多有擴大,在器物上也改變了明代以前以佛前供器和瓷雕為主的局面,這件白釉葫蘆式壺就是普通的日用器皿。
清空行母像是清代的文物,藏於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文物介紹 造像左手上舉持噶布拉碗,右手於體側持鉞刀,身體向左扭曲幅度較大,雙腿呈右展立姿,左臂夾持喀章噶,腳下踩異教二神像。橢圓形蓮座上緣施連珠紋,下緣為三層疊澀,蓮瓣寬大平直,交錯排列,這種做法早在九世紀東北印度的佛像上已有表現。佛母三目...
小型鎏金銅佛、菩薩像幾乎全是□嘛教造像樣式。清代編纂的《造像量度經》便是以□嘛教造像為標準的。明清佛教雕塑有不少生動而有特色的創造,如北京大慧寺的二十八諸天塑像(正德八年,1513),山西省太原市崇善寺的千手千眼觀音等3身菩薩像(1383~1391), 陝西省藍田縣水陸庵塑壁(1563~1567),山西省平遙縣...
清青花纏枝蓮紋盤是清代陶瓷類文物,由北京故宮博物院撥交,現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文物尺寸 高7.3厘米,口徑38厘米,足徑24.5厘米。文物特徵 撇口,弧腹,雙圈足。盤內及外壁青花滿繪纏枝蓮。外底白釉作青花雙圈“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筆法有力,字型瘦長,為典型康熙官窯款。文物鑑賞 此盤繪畫...
宮廷中有各種匠作,清代更設有造辦處,承造各種工藝美術品,佛像的製作也是重要品類之一。因滿清皇室信奉喇嘛教,同時每年有眾多的藏蒙滿民族的貴族、活佛、高僧來朝覲清帝,地方上又有許多新建擴建的廟宇,請求賜寺名、賜經像法器,因此之故,皇室的器作和造辦處敏年要生產大量的佛像法物以應需求。明代御造佛像...
清代德化白瓷的生產在明代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而且清代的白瓷生產,已經改變了明代瓷雕以仙佛和供器為主的局面,而以生產日用器物為主,如八枝四足酒杯、瓶、壺、碗、洗等等,釉由明代的象牙變為白中泛青。德化白瓷產品是中國歷代外銷瓷的重要品種之一,在海外很有影響,享有“東方藝術”之譽。大師作品...
直口呈墩式瓶狀,頸部飾雙獸耳,豐肩收腹,足部外撇。通體繪如意頭、雲鶴、雲龍三組紋飾,畫意粗獷豪放。此物應為佛前供器。清代青花瓷 清王朝統一後,採取了一些開明措施,如減免一些賦稅,對部分手工工匠廢棄"匠籍"制等,使制瓷業經過1000多年的發展,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時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除了...
◆傳說雍正皇帝因大力改革而被世人稱為暴君,眾官不敢言怒。唐英以貢奉《天地歡喜》巧妙地讓雍正上朝前觀摩、撫摸,以平和、祥慈的心態面對進言官員,達到制怒的目的。祈願國家統治者以佛善治天下的良好願望。◆唐英作為清朝年間最具權威的御用督窯官巧奪天機,潛心設計,精心製作,集合了當時爐火純青的陶瓷燒造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