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社會生活》是2024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人社會生活
- 作者:馮爾康 / 常建華
- 出版時間:2024年5月
-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 頁數:539 頁
- ISBN: 9787201199535
- 定價:98.00 元
- 裝幀:精裝
《清人社會生活》是2024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清人社會生活》是2024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清代社會、清人生活的萬花鏡;一部立體多元的清代社會史奠基之作。從清人生活的細節讀懂大清的繁華與隱憂;廓清維護中國末代皇朝社會秩序的底層邏輯。本書從...
清人社會生活 《清人社會生活》是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爾康,常建華
《細說清人社會生活》是2008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潘洪鋼。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寫給普通讀者的清代社會生活論著。此書基本以清人入關至清帝遜位為時間斷限,比較細緻、風趣地介紹了清代從宮廷到民間、從漢民到旗人、從南方到北方的社會生活,包括最基本的衣、食、行,到婚姻、歡場、官場、科舉,以及...
《清人生活漫步》是2004年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爾康。內容介紹 什麼是“社會生活史”,學術界理解不一,《清人生活漫步》並不探討這一概念,也不企求全面描述清代人的社會生活,只是就著者的研究心得,雜談清朝時期人們生活中的某些現象。共寫出39篇短文,內容上可以分成四個方面,即社會結構與社會問題...
《清遺民社會生活研究》是2019年8月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晶華。內容簡介 每逢朝代更迭之際,中國歷史上總會出現一些不與新朝合作,依然奉舊朝為正朔的士人,他們被稱為“遺民”。遺民的歷史始自商周之際的伯夷、叔齊,作為一個完整的社會階層,成形於宋金元之時。至明清之際,則是遺民歷史的鼎盛時期。...
《穿藍色長袍的國度:關於晚清社會的真實生活記錄》是2016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初版於1902年。作者不是漢學家,不是人類學者,卻是一位“風一樣的女子”,幾乎游遍當時所有通商口岸,對一路風光人物、民俗百態娓娓道來。描述性的內容、女性特有的視角,和散落各處的金句,仿佛一面別致的鏡子...
《清代東北流人視野中的滿族社會生活》是黑龍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高松。內容簡介 滿族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世界範圍內全球化進程加快,滿族傳統文化卻呈迅速衰退甚至瀕危狀態。黑龍江大學滿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一直致力於瀕危滿語、滿族文化的傳承與研究,在滿語文化搶救調查、專題學術研究、...
《清代:民國西寧社會生活史》是201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健勝。內容簡介 《清代:民國西寧社會生活史》以清代一民國時期為時間範圍,以西寧現今所轄地區為空間界域,以西寧地區的衣食住行、婚喪禮俗、教育文娛、節慶宗教、醫療衛生等內容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剖析《西寧府新志》《西寧府續志》《丹噶爾廳志...
《世說清語:清朝生活圖志》是2014年10月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彥章。內容簡介 《世說清語:清朝生活圖志》是從服飾、飲食、建築、交通、信仰、節日、儀禮七處著眼介紹中國古代最後一個王朝的歷史。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以小見大”“史論結合”。在具體介紹一事一物發展歷程的同時,注重從時代大...
道光朝的社會病 17世紀滿洲人的命名 清代的家庭 婦女生活與纏足風習 早婚與童養媳習俗 旌表貞節與寡婦再婚 袁機[遇人不淑]的不幸婚姻 溺女風習與育嬰堂的建立 [傳食]——清人的分養父母 清人祠堂祭祀生活 清初吉林的移民 移民開發吉林經濟 吉林移民和土著的文化交融 吉林移民及土著的信仰 清初廣東人遊歷江南 清...
《杭州社會生活史》是2011年10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王芳。內容簡介 《杭州社會生活史》包括了明代杭州社會生活、清代杭州社會生活、民國時期杭州社會生活、新中國時期杭州社會生活等。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原始社會生活 第一節 跨湖橋先民的生活風貌 一 漁獵與採集 二 弄潮乘舟 三 陶器製作 第...
《歷史上的滿族社會生活》是2020年6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刁書仁。內容簡介 滿族為我國56個民族中的成員,在中華民族形成與發展過程中做出過重大貢獻。滿族統治集團建立的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後一個封建王朝,其統治期間中國不僅經歷了由強盛到衰弱的轉折,也經歷了社會性質從傳統到近代的深刻變革。這段不尋常的...
《中國人的社會生活》,作者盧公明(Justus Doolittle,1824-1880),福建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陳澤平翻譯,份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發行。書中從多個視角,翔實地對福州社會進行多方位的記錄和描述。本書文字簡潔,考證細緻,使福州社會的大量細節得以真實再現。本書為西方出版的記錄中國人社會生活方面取材最為豐富的著作...
《中國近代社會生活史》是2015年07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長莉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文化室研究室集體承擔的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課題項目(2004-2008)的最終成果(課題主持人為李長莉)。六位撰寫者均為研究員,在相關研究領域有多年學術積累,並有前期研究成果,如曾出版編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契約、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通篇貫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眼滿足人民對...
此外,隨著社會發展,出現了部分對性生活有需求卻無法通過一般渠道滿足的女性從而產生了一個特殊人群——男性性工作者(Male sex worker,MSW),即向男性或女性提供性服務,從而獲得金錢或其他物質報酬的男子。該人群為極邊緣群體,通常擁有 數個商業性伴。同時這種行為存在多種其他愛滋病病毒和性病病毒易感的相關危險...
社會生活十大著名法則是由經濟學家托馬斯·羅伯特·杜瓦(Thomas Robert Dewar)提出的著名法則,主要有馬太效應、手錶定律等。十大法則 馬太效應 《新約馬太福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國王遠行前,交給三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他們:"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國王回來時,第一個僕人說:"主人,...
《中國古代社會生活史》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承擔的1987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全書共有夏商、西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遼金、元、明、清十卷。《元代社會生活史》系其第八卷。全書於1994年底完稿。作品鑑賞 一、內容豐富,涵蓋面廣 作者突破了學者們對元代社會生活的研究一般多側重...
社會化的基本內容 生活技能的社會化。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知識、生活適應技能等。職業技能的社會化。傳授生產技能和職業技能,為個體進入社會從事職業生涯打好基礎。行為規範的社會化。這是社會化的核心,是個體適應社會生活和形成人格特徵的關鍵。包括政治規範、法律規範、道德規範和角色規範的社會化等內容。生活...
《民國天津社會生活史》是2004年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俊旗。內容簡介 《民國天津社會生活史》講述了:天津在民國時期何以高速發展為北方經濟中心都市?天津人在民國時期,衣、食、住、行、就業、交往、消閒、時尚的情況是怎的?天津人在民國時期形成什麼樣的行為方式?天津的文化核心與城市特性又...
第五章 刊書傳教:清代禁教期天主教經卷在民間社會的流傳155 一禁教案所見經卷流傳情況156 二經卷的種類173 三經卷的流通渠道182 四經卷與清代禁教期天主教的本土化200 第六章 聚眾誦經:清前期天主教會的集體信仰形式206 一聚眾誦經與日常宗教生活207 二教歷、時間與集體信仰216 三儀式、邊界與認同感224...
因此,清代的社會生活在形成、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兩次巨大的變革:第一次是因皇朝更替。由明入清,入主中原的清朝統治者,制定了一系列有別於明代社會生活與行為規範、禮儀、輿服、禁忌的法令,並將其強制性地推行於全國,使得當時衣、食、住、行等社會生活方面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尤以“薙髮易服”法令的強制...
林永匡,四川三台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多年來,利用滿漢文檔案資料、文獻、地方志、文物、實地考察材料,進行清代經濟史、鹽政史、民族貿易史、屯墾史、區域史、文化史、社會生活史、風俗史研究。先後出版《清代西北民族貿易史》、《中國屯墾史》、《長江文化史》、《中華文明史》、《中國節令史》、...
系列叢書本次修訂改版,仍按歷史斷代劃分,定為原始社會、夏商、兩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金、西夏、元、明、清、民國十三卷,力圖更加全面、科學、深入、系統地反映各個時代的風俗特點,同時又呈現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風俗差異,將每一段歷史時期中值得探索的熱點、能反映當時社會生活...
距今大約一萬八千年前,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山頂洞穴里,又生活著一種原始人,稱為山頂洞人。山頂洞人仍然處在舊石器時代,但他們的勞動和生活能力大為進步,已經掌握了鑽孔和磨製技術。山頂洞人會縫製衣服,有愛美的意識。他們過著氏族公社的社會生活,處在母系氏族公社時期。山頂洞人的模樣,同現代人沒有什麼區別...
纏足開始的時間有夏禹、商代、春秋戰國、隋、五代、宋等多種說法。學者高洪興專業著作《纏足史》考證,纏足開始於北宋後期,興起於南宋。元代的纏足繼續向纖小的方向發展。明清時期纏足進入鼎盛期。纏足之風蔓延至社會各階層的女子,不論貧富貴賤,都紛紛纏足,但不纏足者也不在少數。清朝被推翻後,孫中山正式下令禁止...
雙卿的詩作,抒發的基本上是對個人生活不幸的感嘆,浸透著濃郁的壓抑情緒和傷感的情調,同時,她個人的悲劇,也折射出當時社會的陰影,使人們看到了封建時代下層社會婦女的苦難,聽見了她們痛苦的悲吟,深為她們的才華被埋沒而悲哀和不平。丈夫和婆婆的欺凌,日日消損著清代第一女詞人的花顏玉容,卻磨不盡她的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