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表軟組織感染

皮膚及軟組織感染(SSTI)是由化膿性致病菌侵襲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常見淺表軟組織感染包括癤、癰、丹毒、淺部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創面感染、手術切口感染、壓瘡以及皮下急性蜂窩織炎。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皮膚性病科、普通外科
  • 常見發病部位:皮膚
  • 常見病因:致病菌常見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厭氧菌等細菌,侵入毛囊豐富的部位或者組織損傷部位引起感染
  • 常見症狀:常見淺表軟組織感染:癤、癰、丹毒、淺部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創面感染、手術切口感染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致病菌常見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厭氧菌等細菌,侵入毛囊豐富的部位或者組織損傷部位引起感染,也可以繼發於其他疾病,通過淋巴或血液傳播而感染。

臨床表現

1.癤
本病臨床特點為局部出現紅腫和疼痛小結節,以後逐漸增大,呈錐形隆起。繼之,在其中央出現一個膿頭,膿頭可自行潰破,排出膿液而自愈,很少有炎症擴大形成周圍蜂窩織炎或膿腫。一般無明顯全身症狀。若炎症反應較嚴重,可出現毒血症,可表現為明顯畏寒、寒戰、發熱、頭痛、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狀及血白細胞計數升高。
2.癰
初起時局部呈一片稍微隆起的紫紅色浸潤區,質地堅韌,界限不清,明顯疼痛,繼之在中央部的表面有多個粟粒狀膿栓,破潰後呈蜂窩狀,以後中央部發生組織壞死、溶解、塌陷,像“火山口”,其內含有膿液和大量壞死組織。癰易向四周和深部發展,周圍呈浸潤性水腫,疼痛劇烈。局部淋巴結有腫大和疼痛。患者多有明顯的全身症狀,如畏寒、發熱、全身不適、食欲不振等,易並發全身性化膿性感染。唇癰易引起顱內的海綿狀靜脈竇炎及急性化膿性腦膜炎,危險性更大。
3.丹毒
本病開始即有惡寒、發熱、頭痛、全身不適等。病變多見於下肢、面部。局部表現為皮膚發紅且鮮艷(早期)、灼熱、疼痛、稍微隆起,境界較清楚,按壓紅色區顏色變淡,離開後迅速復紅。病變範圍擴展較快,有的可起水泡,其中心處紅色稍褪,隆起也稍平復。近側的淋巴結常腫大、有觸痛。丹毒繼續加重時全身性膿毒症狀加重,而皮膚和淋巴結的病變卻少見化膿破潰。本病可能復發,反覆發作可使淋巴管阻塞和淋巴淤滯導致皮膚粗厚和肢體腫脹(象皮腫)。
4.急性蜂窩織炎
局部紅、腫、熱、痛,紅腫以中心部最為明顯,外圍逐漸減輕,與正常皮膚之間的界限不清。水腫的皮膚有堅硬感,壓之凹陷。嚴重腫脹能使局部血液循環障礙而發生部分壞死。患者常伴有寒戰、發熱、白細胞計數增加等全身症狀。發生在口腔底、頜下和頸部的蜂窩組織炎,易引起喉頭水腫或壓迫氣管發生呼吸困難。
5.急性淋巴管炎與淋巴結炎
局部先有淋巴結腫大、疼痛和觸痛,可與周圍軟組織相分辨,表麵皮膚正常。病變加重時形成腫塊(不能分辨淋巴結個數),疼痛和觸痛加重,表麵皮膚可發紅髮熱。形成膿腫時有波動感,少數甚至可破潰。急性淋巴管炎可使管內淋巴回流障礙,同時使淋巴管周圍組織有炎症變化。皮下淋巴管可分深、淺兩層(以皮下淺筋膜分界)。皮下淺層急性淋巴管炎在表皮呈現一條或幾條紅色線條,硬而有觸痛,擴展時紅線向近心端延長。但皮下深層的淋巴管炎無表皮紅線,可能有條形觸痛區。
6.其他
如急性膿腫、手部急性化膿性感染、手掌深部間隙感染、外傷感染等,基本都會出現病灶區的紅腫熱痛,伴全身症狀時可有發熱、寒戰、呼吸增快、心率加快、食慾減退等症狀。

檢查

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計數增高,嗜酸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血沉加快。

診斷

根據病史、臨床症狀和體徵、實驗室檢查基本可以明確診斷。

治療

休息,補充營養,切開引流,抗生素治療,適當鎮痛及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