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表性膀胱癌

淺表性膀胱癌

淺表性膀胱癌是指從TaG1至T1G3所有腫瘤,包括Tis原位癌在內。在新發膀胱癌中約75%到85%為淺表性膀胱癌。若不進一步治療會約有70%有可能復發。淺表性膀胱癌復發的原因尚有爭議,而他的復發卻與多種因素密切相關。分析研究這些因素在膀胱癌復發中的所用和意義對於早期診斷和及時有效的治療,遠期預後的估計有一定幫助。本文就淺表性膀胱癌復發的原因及多種因素的研究進展做一綜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淺表性膀胱癌
  • 概念:從TaG1至T1G3所有腫瘤
  • 包括:Tis原位癌在內
  • 學說:種植學說
復發原因,復發預防,

復發原因

1. 膀胱癌多中心性生長: 膀胱移行上皮的多中心性最近被頻繁的報導。Andres認為膀胱癌患者從起病開始往往會呈現多中心性腫瘤。而幾個腫瘤的同時生長也提示我們這些腫瘤將趨向慢性,也就是說,她的復發機率是單發腫瘤的3倍多。而腫瘤的是否多中心性也成為了判斷腫瘤復發危險度的最重要指標之一。淺表性膀胱癌的多中心性一般被歸因為脫落上皮的種植和整個膀胱上皮對致癌因素的不穩定性。下面逐一敘述。
(1)膀胱癌移行上皮的不穩定性: 膀胱黏膜移行上皮已被證明進化中存在基因的缺陷和染色體異常。 實驗表明,93.6%的反覆復發膀胱癌患者第7對染色體發生變化,而63.8%,和87.2%的患者分別於第9對染色體和第17對染色體發生變化。相對對照組明顯在畸變率上增多。染色體的異常改變引起正常表達產物的減少和異常表達產物的增多。如腫瘤表面的MHC-1,2類分子表達的丟失和減弱。而染色體17上的畸變引起了野生型p53表達的畸變,從而使復發率大大增加。Okmuru對19名患者的調亡基因Bcl-2進行檢測,發現復發組陽性率36.8%,而初發組則高達78.9%。近來droller發現端粒酶也與膀胱癌的復發有關。
(2)種植學說: Takahashi的研究表明上尿路腫瘤以及膀胱腫瘤復發的細胞來源於同一起始細胞。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種植學說。而pode早在1987就體外模擬了腫瘤細胞和基質的粘附過程,並通過實驗指出通過術後立即灌注化療藥物等方法制止腫瘤細胞粘附種植能夠有效預防膀胱癌的復發。而在術後再造膀胱的患者中,膀胱癌復發依然是影響預後的一個重要原因,其中由於切緣種植可能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2.膀胱的特殊環境: 尿液環境中中含有BBN(N-丁基-N-4羥基丁基亞硝胺)等致癌物質,而膀胱黏膜移行上皮顯然對這些致癌物質比較敏感,這不僅是引發膀胱癌的重要原因,也是術後復發的原因之一。以手術治療為主,化療,放療為輔的治療方法,顯然無法改變尿的致癌性質,因此保留膀胱手術,膀胱癌復發很難避免。而前列腺肥大者由於尿液儲留的緣故容易發生膀胱癌,而解除梗阻可以降低膀胱癌復發的危險。
3.免疫缺損: 膀胱癌患者具有明顯的免疫功能的抑制和缺損,表現為外周血總T,T1,NK,巨噬細胞的數量減少,CD8細胞增多,CD4/CD8比值降低,淋巴細胞軟化,刺激指數,NK細胞活性及il-2誘生水平低於正常組。所以通過灌注卡介苗(BCG),可以誘發局部免疫反應,或直接局部注射干擾素(ifn),增強免疫反應可以有效預防膀胱癌的復發。
淺表性膀胱癌
淺表性膀胱癌
4.手術方法的缺陷:淺表性膀胱癌無論是開放型手術還是經尿道切除術(TUR),都可能因辨認不清或操作不熟而造成腫瘤殘留,或手術種植,導致早期復發。一些位於特殊位置的腫瘤因操作困難也可能導致切除不完全。如位於三角區的膀胱癌因其位於黏膜下層,且於輸尿且與輸尿管開口臨近而使切除深度或範圍不夠造成腫瘤殘餘,造成術後早期復發。Erckert等對910例膀胱癌病人復發原因分析,在所有影響因素中發現,位於頸口,三角區及後尿道的腫瘤要遠比其他位置的腫瘤更易復發,是近期最主要的復發影響因素之一。這可能與這些結構位置的解剖結構有關,難以操作。

復發預防

癌症之所以難以治療是因為容易復發,所以治療後做好預防是很重要的,做好預防復發要做好以下幾點:
1、定期複查,定期檢查身體,有異常及時到醫院。
2、健康飲食,多鍛鍊身體,健康的體魄是生活中一點點累積的,多鍛鍊身體健康飲食才能更好的抵抗疾病。
3、藥物控制,可以服用藥物調理增強自身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預防復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