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的一項全球性大洋鑽探計畫,是指在大洋和深海區進行鑽探,通過獲得的海底岩心樣品和井下測量資料來研究大洋地殼的組成、結構、成因、歷史及其與大陸關係的一項海底地球科學研究計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深海鑽探計畫
- 時間:20世紀60年代
- 人物:美國科學家W.H.蒙克和H.H.赫斯
- 成就:格洛瑪挑戰者號船完成了96個航次
簡史
成就
![DSDP/ODP井點陣圖 DSDP/ODP井點陣圖](/img/2/c3d/nBnauY2NiZmY4ETYxAzN4MWMyI2N1ADZ0QDZ5QWZhRDNiFGZhdjNzgTM3gzLptWa3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的一項全球性大洋鑽探計畫,是指在大洋和深海區進行鑽探,通過獲得的海底岩心樣品和井下測量資料來研究大洋地殼的組成、結構、成因、歷史及其與大陸關係的一項海底地球科學研究計畫。
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的一項全球性大洋鑽探計畫,是指在大洋和深海區進行鑽探,通過獲得的海底岩心樣品和井下測量資料來研究大洋地殼的組成、結構、成因、歷史及其與...
《深海鑽探計畫初步報告》是指在大洋和深海區進行鑽探通過獲得的海底岩心樣品和井下測量資料來研究大洋地殼的組成、結構、成因、歷史及其與大陸關係的一項海底地球科學...
深海鑽探計畫(DeepSeaDrillingProgram,DSDP)是1968年至1983年期間實施的一項海洋鑽探計畫,其目的是在世界大洋打大量不太深的鑽井,採集沉積岩心,取得洋底地殼上層的...
科學鑽探始於20世紀60年代美國提出的“深海鑽探計畫”(DSDP)。“深海鑽探計畫”與“人類登月計畫”被譽為人類在20世紀60年代的兩大壯舉。1985年1月,美、英、法、...
1.1.2 從長岩心計畫到深海鑽探計畫 1.1.3 DSDP計畫的實施過程及工作成果 §1.2 從DSDP到ODP 1.2.1 從大洋邊緣鑽探計畫到大洋鑽探計畫 1.2.2 ODP的實施...
國際上保溫保壓取樣工具的發展始於20世界80年代,得益於深海鑽探計畫(DSDP)和大洋鑽探計畫(ODP)等計畫的實施,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對天然氣水合物保溫保壓取樣...
18.綜合大洋鑽探計畫19.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及其對我們的啟示三、我國深海油氣勘探開發現狀1.中國近海海洋油氣勘探概況及潛力2.我國深水勘探開發發展歷程...
世紀50年代以來,新生代浮游有孔蟲化石分帶和深海沉積岩心正、反向磁化的研究已為海洋地層的研究準備了條件,但海洋地層學作為學科的建立卻是在1968年深海鑽探計畫開始...
深海取樣:1968~1983年實施的深海鑽探計畫,可在深海洋底鑽穿數百米厚的沉積層達到玄武岩基底,少數鑽孔鑽進洋底達1000餘米,從而獲得了比較完整的深海岩心剖面。近年...
深海取樣。1968~1983年實施的深海鑽探計畫,可在深海洋底鑽穿數百米厚的沉積層達到玄武岩基底,少數鑽孔鑽進洋底達1000餘米,從而獲得了比較完整的深海岩心剖面。近年...
20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對各大洋有孔蟲的調查研究,“深海鑽探計畫”(DSDP)的成功,電子顯微鏡和電子探針等新技術的套用,細胞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生態學等現代...
《搏擊滄海:地學革命風雲錄(第2版)》的作者是“深海鑽探計畫”的許多重要航次的參加者和領導人,親身經歷了這場革命的全過程,而且在這一過程中完成了從一名“...
深海鑽探計畫(DSDP)和海底拖網採樣在各結構層的劃分和物質組成的認識上提供了許多證據。地震探測表明,正常洋殼的厚度(以莫霍面為下界)為5~10公里,大致可分為三...
在1960年代起,一方面在深海鑽探計畫(Deep Sea Drilling Program)、海洋鑽探計畫(Ocean Drilling Program)及綜合海洋鑽探計畫(Integrated Ocean Drilling Program)的贊助,...
在深海鑽探計畫的成果中,最令人驚奇的一個發現,莫過於古地中海在800萬年到500萬年前曾是一片荒涼的沙漠。1970年8月13日,格洛瑪號從里斯本出發,開始了它的第13...
這項計畫驗證了板塊構造模式的一些要點,出發現了許多新資料,促進了大洋地層學的發展和古海洋學的誕生。在技術方法方面,除深海鑽探和取樣技術外,這一時期還廣泛採用...
1977年9月12日,一支由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和俄羅斯等國海洋科學家組成的國際海洋考察隊,在執行國際深海鑽探計畫的第56和第57航次時,“格洛瑪·挑戰者”...
張濤表示,此次測線連線了中國在維多利亞地盆地的已有地球物理資料和深海鑽探計畫羅斯海鑽孔,也將為歷史資料的解譯提供準確的地層時代標尺。 [12] ...
深海鑽探計畫(JOIDES)、板塊構造理論促使放射蟲研究再度萌芽並蓬勃發展。主要在放射蟲的形態學、生態學和生物地層學方面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20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對各大洋有孔蟲的調查研究,“深海鑽探計畫”(DSDP)的成功,電子顯微鏡和電子探針等新技術的套用,細胞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生態學等現代...
《搏擊滄海:地學革命風雲錄(第2版)》的作者是“深海鑽探計畫”的許多重要航次的參加者和領導人,親身經歷了這場革命的全過程,而且在這一過程中完成了從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