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地質學》是198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星野通平、王德文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深海地質學
- 作者:星野通平、王德文
- 譯者:王德文
- 出版時間:1980年12月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國際標準書號:130311435
《深海地質學》是198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星野通平、王德文等。
《深海地質學》是198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星野通平、王德文等。內容簡介本書系日本著名海洋地質學家星野通平、岩淵義郎、青木斌關於深海地質方面一本概括性較強的著作,為日本東海大學編輯出版的《海洋科學基礎講座...
海底的地貌景觀及其空間分布和成因,是海洋地質學的經典內容之一。海底有三個最主要的地形單元,即大陸邊緣、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大陸邊緣是大陸和海洋的過渡部位,是海陸影響兼而有之的一部分海底;大洋盆地以深海平原和深海丘陵為主體,其上分布著長條狀海嶺和孤峰狀的海山;大洋中脊是地球上最長的山系,多位於大洋...
在南大洋進行的若干深海鑽探獲得大量資料信息,使人們對南極大陸及其周圍的古氣候演變過程有初步了解。但是,當南極冰川在第三紀中期發生大量擴展時,北半球的冰川並不存在。這種極大的反差,讓地質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這是大自然給人們設定的一道課題。內容簡介 《海洋地質》內容簡介:海洋作為地球上最大的一個地理...
本書分十四章,研究討論海洋地質調查儀器和方法、波浪和海流對海洋地質作用的影響、海洋現代沉積作用和沉積歷史、海岸帶和珊瑚礁問題、大陸架和大陸坡的地貌、構造和經濟資源問題,特別是對於近幾年間“深海鑽探計畫”在大洋盆地中取得的重要資料,作了較系統的解釋。本書是根據1973年原著第三版譯出,書末附載了原書...
研究所以深海環境與生態過程、深海地質構造、沉積演變及其油氣礦產資源、深海環境下的生物學特徵為主要研究方向,致力於深海核心科學問題的解決,並促進與深海科學研究相關的深海工程技術與裝備設備研發;利用地域位置,避開傳統領域的競爭,形成專業特色,營造文化優勢,進入國際前沿,在中國最為臨近深海的省份建立完備的國立...
南海周邊的陸塊和島嶼地質記錄蘊含著南海構造演化歷史的豐富信息。在南海深海盆發現的諸多科學問題和假設迫切需要在南海海盆和周邊陸地的地質記錄中進一步尋求答案和補充。為此我們以南海成因模式、擴張與演化歷史、和俯衝消亡過程為科學目標,利用古地磁學對已有南海深海盆樣品開展詳細的退磁實驗恢復南海運動學特徵,開展南海...
實驗室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學科發展前沿,針對海洋地質科學關鍵問題,重點研究大陸邊緣地質演化與資源潛力、全球變化的海洋記錄與沉積過程、深海環境探測與生命過程。主要研究內容有:東亞大陸邊緣岩石圈動力學與地球深部過程、深水油氣的資源潛力、沉積擴散系統的形成過程、太平洋西部邊界流演化及其對全球變化的回響、深海熱液(...
又可分為綜合性和專業性兩種:前者,在大範圍內,採用小比例尺進行上述各項內容的綜合調查,以獲得較全面的地質、地球物理資料,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據;後者,專業性調查則是為某一具體目的而進行的調查,如尋找石油或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等。作業 1.無纜自返式取樣器; 2.測深剖面測量; 3~4.深海照相和...
深海取樣。1968~1983年實施的深海鑽探計畫,可在深海洋底鑽穿數百米厚的沉積層達到玄武岩基底,少數鑽孔鑽進洋底達1000餘米,從而獲得了比較完整的深海岩心剖面。近年來在深海鑽探中進一步採用了液壓活塞取心技術,可取得長200~300米的未擾動岩心,為大洋地層學和古海洋學研究提供了極有利條件(見“格洛瑪·挑戰者”...
同年成為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駐太空總署詹森太空中心博士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後,美國洛奇電子公司首要科學家,美國內政部地質調查局研究地質學家,美國卡耐基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訪問學者,現為美國內政部地質調查局”榮譽退職”研究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三亞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一級研究員兼深海極端環境模擬研究...
《海洋地質科學》是2004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范時清。內容簡介 20餘年來,作者對中國海區及鄰近大洋進行了系統的地質學研究,本書全面總結了該項工作的研究成果與相關論文,同時參考國內外最新文獻,對海洋地質科學作了總體論述。 本書共分9章,全面闡述了海洋地質調查及其發展史、海洋三維地震、深海鑽探、...
深海鑽探的原始資料與成果按每個航次一卷彙編成《深海鑽探計畫初步報告》(Initial Reportsof the Deep Sea Drilling Project),至1985年已出版80餘卷 深海鑽探取得的大批資料彌補了近代地質學在深海地質方面的空白,驗證了海底擴張說和板塊構造說的基本論點,提供了中生代(2億年)以來古海洋學的第一手資料,極大地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