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先通過統計數據和抽樣調查數據,分析戶籍制度改革總成本和衍生價值。其次,深入探討公共產品供給對城鎮化的作用機制;分析影響流動人口公共服務滿意度的作用機理;深入研究戶籍制度改革中流動人口公共服務產品的籌資機制、組織機制、激勵機制和監督機制。最後,建立南昌市試點城市戶籍制度改革的公共服務創新系統動力學模型,進行公共服務創新的政策仿真研究。
作品目錄
| 第6章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中城市公共服務創新的運行機制研究 |
| 第7章 社會階層認同、公共服務滿意度與居民主觀幸福感的研究——基於農業和非農戶籍人口的比較分析 |
| 第8章 試點城市南昌市戶籍制度改革中公共服務創新政策效應的動態仿真研究 |
第4章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中城市公共服務創新的協同模式研究 | 第9章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進程中城市公共服務創新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 |
第5章 公共產品供給對中國人口城鎮化發展的影響分析 | |
創作背景
隨著中國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大量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就業。但是長期以來,流動人口在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同時,仍難以享受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的公共服務。在中國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解決流動人口公共服務的問題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2016年1月1日,國務院頒發的《
居住證暫行條例》正式實施,這一政策的核心思想是,即使流動人口不具有工作或居住地的當地戶籍,但是依據居住證同樣可以享受流入地的基本公共服務。因此,結合政府新一輪的改革發展目標和流動人口對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迫切需求,對居住證制度改革背景下流動人口公共服務創新模式和運行機制進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基於此,《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城市公共服務創新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以戶籍制度改革背景下城市公共服務治理為主線,在深入研究國內外前沿文獻的基礎上,套用人口遷移理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理論、整體政府理論、多中心理論和系統動力學理論等基本理論,通過統計數據和抽樣調查數據,首先從戶籍衍生價值和改革成本測算角度出發,闡釋戶籍制度改革歷史沿革和當代戶籍制度改革的主要制約因素,分析戶籍制度改革總成本和衍生價值。該書指出,從財政支出角度來看,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本質在於加快戶籍城鎮化速度,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賦予進城務工人員以平等的公共服務權利價值,有助於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實現進城務工人員市民化和促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
該書從基本公共服務與經濟系統協同發展的核心概念出發,建立基本公共服務與經濟系統的耦合協調度模型,通過計算各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和經濟兩個子系統發展水平的綜合指數,利用協調度模型測算出各地區2007—2016年基本公共服務與經濟發展的協調度,再利用空間計量方法分析基本公共服務和經濟系統協調水平的時空分布特徵。該書研究結果表明:中國基本公共服務與經濟系統東、中、西部地區的協調分布差異明顯,其中東部的整體協調度最好,中部的協調度變化幅度最小,西部的協調度分布波動最大;基本公共服務與經濟系統協調水平的地區分布具有較為顯著的空間依賴性,分別形成了以天津和江蘇為中心的兩個基本公共服務與經濟系統協調水平高值集聚區,且集聚區保持一定的空間穩定性;基本公共服務與經濟系統協調水平高的省域在空間上相互鄰近,而基本公共服務與經濟系統協調水平低的省域也趨於集中。書中進一步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四種主要模式,探究公共服務協同治理的主要困難和問題,如供給主體單一、社會組織能力不足、監管缺乏等問題,進而深入研究深化戶籍制度改革進程中公共服務創新的協同治理模式。
該書通過借鑑蒂布特理論、公共產品理論和動態面板模型,深入探討公共產品供給對城鎮化的作用機制,通過構建公共產品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熵值法測度出公共產品供給的區域異質性特徵;然後建立動態面板模型,驗證城鎮化存在自我強化和路徑依賴等特點。進一步分析表明,公共產品總體上對加速城鎮化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中西部地區公共產品對城鎮化的正向影響顯著,存在明顯的公共產品促進城鎮化提升的效應;但東部地區公共產品的城鎮化效應並不顯著。由於不同公共產品外溢性的特徵差異,公共產品中的醫療衛生、社會保障與就業、公共教育和環境保護對城鎮化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但公共設施和公共安全對城鎮化的影響並不顯著。
出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