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謁漂母祠一首》是詩人黃省曾創作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淮陰謁漂母祠一首
- 作者:黃省曾
- 創作年代:明朝
- 作品體裁:詩
《淮陰謁漂母祠一首》是詩人黃省曾創作的一首詩。
《淮陰謁漂母祠一首》是詩人黃省曾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曩昔淮濱母,王孫一飯將。鑒如君子哲,義有大賢方。溪壑哀龍淺,風雲感鳳驤。千金終以贈,寸念本難忘。草澤憐誰解,英雄困乃常。漂亭餘落日,楚劍失秋霜。墓與黃塵古,祠同綠水長...
《謁漂母祠》是明代張嗣綱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雪霽維舟漂母祠,捫蘿且讀表忠碑。千金未受登壇報,一飯先沾進食慈。水滸尚存飛布跡,江乾不攺釣魚磯。往來多少封侯骨,疑是當年阿母遺。作者簡介 張嗣綱,字效忠。清遠人。少懷大志,及長,閉戶潛修,於經史外,更習《六韜》《三略》。明神宗萬曆...
《經漂母祠吊淮陰侯》是明代詩人周永年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一市人皆笑,三軍眾盡驚。始知真國士,元不論群情。楚漢關輕重,英雄出戰爭。何能避菹醢,垂釣足平生。作者簡介 周永年, 明蘇州府吳江人,字安期。諸生。少負才名,制義詩文,倚待立就。晚年扼腕時事,講求掌故,欲有所作為。遭亂坎坷,...
淮陰道 《淮陰道》是明代詩人陳鳴陽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淮陰聊覽勝,長劍倚寒汀。漂母祠何在,王孫草自青。假齊空有恨,滅楚可誰銘。一種蕭條色,秋風泗上亭。作者簡介 陳鳴陽,南海人。萬言子。明神宗萬曆間諸生。事見清道光 《廣東通志》卷二八一。
《漂母祠》是趙翼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淮陰生平一知己,相國酇侯而已矣。用之則必盡其才,防之則必致其死。何物老嫗偏深沉,能於未遇相賞深。吾哀王孫豈望報,此語早激英雄心。布衣仗劍試軍職,寧但重瞳不相識。將壇未築官連敖,劉季亦無此眼力。何況區區亭長妻,固宜蓐食私鹽齏。客來轢釜似邱嫂,...
《題漂母祠》是清代詩人弘曆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寄食淮陰未遇時,無端一飯獲崇施。至今漂母猶歆報,鐘室淒涼欲恨誰。作者簡介 弘曆, 即愛新覺羅·弘曆。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碩寶親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即位後驅逐在內廷行走之僧道;釋放被幽禁之允(胤)禵等,恢復允(...
《經漂母祠及淮陰祠》是明代詩人李雲龍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作品原文 經漂母祠及淮陰祠 文繡不被賤,梁肉不食貧。何況共艱難,誰肯哀王孫。所以萬乘主,不能釋戛羹。何物老女子,乃識英雄人。風雲雖自致,奮激由一言。高鳥既已盡,牝雞實司晨。遂令齊假王,難容跨下身。一飯不忘報,肯負漢王恩。至今相君...
次淮陰 《次淮陰》是明代羅欽順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次淮陰 漂母祠前起夕陰,隔江漁艇對孤吟。干戈滿眼諸公在,合有千金一飯心。
《淮陰寄門人賴韋兼酬諸生》是明末清初魏禧的作品。作品原文 聞說淮東形勢地,三城萬瓦夾江濱。小山賦後誰招隱,漂母祠前早閉門。日月苦消行路客,籃輿長憶執經人。深秋木葉知多少,掃徑相遲薜荔村。作者簡介 魏禧,明末清初江西寧都人,字冰叔,一字叔子,號裕齋、勺庭。明諸生。與兄魏祥、弟魏禮自為師友...
【作者介紹】 琛王,字獻南,號玉杭,清河拔貢,世居山陽,工書法,輯《淮安藝文志》 若干卷,性謙厚,人稱馬糞長者。【注釋】 蒹葭亭:在漂母祠側,乾隆中淮安知府李章修建。【解讀】 此為集句聯,上聯摘自金鑾詩:“古渡臨祠廟,長淮接市門……”;下聯摘自金大車詩:“宿草封遺冢,行人說故侯……”。
《送褚靄岩之淮陰》是清代詩人王復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斷魂細雨散如絲,別袂依依柳下持。草色青迷沽酒處,杏花紅點渡江時。相逢定下南州榻,懷古閒尋漂母祠。我亦天涯潦倒客,河乾待掛一帆遲。作者簡介 王復,清浙江秋水人,字敦初,號秋塍。監生。官河南商丘、偃師知縣。詩有丰韻。在豫游龍門...
《漂母祠和韻》是明末清初彭孫貽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年少淮陰市,王孫不可留。昔人懷一飯,明月到今愁。入海安期去,尋仙帝佐游。淒涼萬家冢,荒草自春秋。作者簡介 彭孫貽, 明末清初浙江海鹽人,字仲謀,一字羿仁。明拔貢生。父以守土死於贛州,奔走求遺骸,布衣蔬食二十餘年。後家居不出。詩詞均工。
漂母祠 《漂母祠》是詩人徐熥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落落千金報,悠悠國士心。從今慚漂母,不敢過淮陰。作者簡介 徐熥,字惟和,閩縣(今福建福州)人。明萬曆十六年(1588)舉人。與弟徐渤俱有詩名。作詩宗法唐人,七言絕尤能作情至語。有《幔亭集》。
淮陰縣漂母祠聯 一飯助王孫德寄春風榮故里;千秋瞻漂母名隨芳草到天涯。[注釋] 漂母祠原在古淮陰縣漂母墓側,明初廢圮。淮陰有節孝祠,以正堂祀漂母。在碼頭鎮上原還有漂母祠,當時的祠堂前臨淮水,廟畫母像,門額上橫批寫道:千金一飯。旁有對聯:姓字隱同黃石遠,英雄識在酇侯先。[解讀] 聯語謂人間(...
漂母墓,今位於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碼頭鎮東約三華里處太山村漂母祠內,俗稱泰(太)山墩。1987年9月24日,淮陰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淮陰市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10月22日,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歷史背景 興漢三傑之一的韓信,出生在淮陰縣碼頭鎮。韓信年少落魄時,垂釣腹飢,漂母曾...
漂母是《史記·淮陰侯列傳》中一個漂洗絲絮的老婦人。歷代學者多有詩文對其讚頌,歷朝官府也紛紛建祠樹碑以示褒揚。漂母墓、漂母祠仍巍然屹立在淮安境內,成為國內著名的母愛文化教育基地。漂母”這個典故源於《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少年時雖有才能卻得不到別人的賞識,做生意又不善於謀劃,所以只好寄人籬下,受到...
北魏酈道元在其所著的《水經注.淮水》中寫道:“淮陰故城東西兩冢,西者漂母冢也,周回數百步,高十餘丈。”漂母墓現在底部直徑為52米,墓高15.8米,周長130米,頂部直徑4.1米,遠遠看去仍顯得格外壯觀。以前,墓前曾有漂母祠,祠堂面臨淮水,祠內掛著漂母像,門額上橫書道:千金一嫗。兩側對聯云:姓名隱同...
楚王韓信為西漢淮陰(今淮安一帶)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年輕時志向遠大,喜讀兵書,曾垂釣、乞食於淮水畔,今楚州城內仍存有“韓侯釣台”、“胯下橋”“漂母祠”等遺蹟。在楚漢之爭中,表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劉邦完成統一大業後, 韓信被封為楚王,後貶為淮陰侯。他為漢代中國的統一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過淮南記》是一篇古文,作者是胡胤嘉。九月之四日至淮南,謁漂母祠[2]。祠當南門山陽驛之後[3],有言韓淮陰固無祠[4]。有言漂母以淮陰傳者也,祠母而不祠信[5],何也?余曰:淮陰固氣蓋一世,然幹濟之略[6] ,英雄自致其所欲為,於人心未有所關。士常苦不遇而望知己之深[7],古有激於一顧...
送董文學之清河 《送董文學之清河》是明代詩人歐大任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泗水流不息,楚州行莫遲。青氈聊講德,彩筆更題詩。草長淮陰市,江清漂母祠。知君三策在,誰薦上彤墀。
《過山陽有感》是明代詩人呂時臣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黃金散盡不封侯,始信浮生總浪遊。漂母祠前芳草暮,淮陰道上白雲秋。帆收遠寺鐘初定,角轉重城水亂流。多少英雄死無處,何如吹笛下揚州。作者簡介 呂時臣, 一名時。明浙江鄞縣人,字中父,一作仲父。工詩,亦工散曲。以避仇遠遊,歷齊、梁、...
劉季、陳平皆不得於其嫂,何亭長之妻足怪!如母厚德,未數數也。獨怪楚、漢諸豪傑,無一人知信者,雖高祖亦不知,僅一蕭相國,亦以與語故奇之,而母獨識於邂逅憔悴之中,真古今第一具眼矣!淮陰漂母祠有對云:“世間不少奇男子,千古從無此婦人。”亦佳,惜祠大隘陋,不能為母生色。劉道真少時嘗漁...
韓侯台下波粼粼,漂母祠前草沒人。英雄兒女盡安在,天涯珍重雙浮萍。明朝一生掛帆去,便將入海尋煙霧。從來國士說無雙,斗大淮陰讓君住。作者簡介 郭麟, 清江蘇吳江人,字祥伯,號頻伽,晚號蘧庵、復庵。一眉色白,人稱“郭白眉”。諸生。屢試不第,遂專力於詩古文。醉後畫竹石。詩詞清雋明秀,尤善言情...
台之南有御詩亭[2],亭後有陳烈婦墓[3];台之北有漂母祠,祠側有蒹葭亭,遊人多集於此,流連弔古,此蕭湖南畔廖廓之境也。其中則石堤橫亘,以便行人,蜿蜒數里,勢若長虹,地上斫蓮花,俗名蓮花街。街跨數橋以通舟揖,極東處曰通城橋,稍西曰通惠橋,又西曰通濟橋。石堤之兩端均有茶亭,以憩過客,...
淮陰一韓驚一軍,入關先頒父老約。歸來沛宮歌大風,戚夫人亦工擊築。山陽門外漂母祠,試劍銅山如刳竹。【徐州陳水部萃墨亭留題】明·嚴嵩 高浪軒中沸,層樓畫裡開。浦雲千嶂合,漕粟萬艘來。墨萃刊亭石,風歌上沛台。樹連平野盡,江逐古營回。舐澤煙霞改,桓山松柏哀。莫倚登檈賦,還資理國才,【...
【漂母祠】淮陰一生誤在報,謂我報人人報我。解衣推食當酬恩,鳥盡弓藏竟罹禍。王孫一飯母先哀,望報分明指禍胎。可憐觖望夷鐘室,何似全身返釣台。張韓以外功皆狗,張也辟穀韓授首。奇才感動兩神人,一黃石公一漂母。【自題乘槎亭觀日出圖】亭名始見坡公詩,建亭之處人莫知。我於龍洞讀宋刻,亭在山頭...
韓侯釣台是淮陰侯韓信的紀念性建築,韓信為秦淮陰縣人,故里在今淮陰區碼頭鎮附近。元至元二十年,淮陰縣併入山陽縣,加之淮陰故城水患嚴重,淮陰侯廟、漂母祠及三亭(韓信、枚乘、步騭)均相繼圮壞無存。自明成化年始,淮安府官員遂在郡城(今楚州區)陸續興建漂母祠、韓侯祠、三亭等,後又有好事者在蕭湖濱...
江蘇山陽(今淮安市)人。祖籍雲南。十世祖瓛於明永樂間(1403-1424)任淮安衛僉事,始居淮。父雲書,字霦侯,康熙庚寅(1710)歲貢生。究心經世之學,著《榕村詩集》,《山陽詩征》曾選載若干首。母邱氏,大理寺右寺副曙戒女,有《漂母祠》、《淮陰侯釣台》詩載《藝文志》。人物生平 周白民先生十六歲“入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