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土茶油,福建省寧化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寧化縣油茶生產具有悠久的歷史,淮土茶油特點:色澤金黃,品質優良,油色橙黃通透,香味濃郁,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維生素、礦物質含量高。
2011年1月3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淮土茶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土茶油
- 產地名稱:福建省寧化縣淮土鄉
- 品質特點:色澤金黃、橙黃通透、香味濃郁
- 地理標誌: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2011年第14號
- 批准時間:2011年1月30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綜述,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茶果乾物質含量多,榨出的茶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亞油酸,色澤金黃,品質優良,油色橙黃通透,香味濃郁,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維生素、礦物質含量高,富含多種微量元素。
產地環境
寧化縣地處亞熱帶季風濕潤型山地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日照總時數達 1897.5小時,年平均氣溫15℃~18℃,無 霜期214~248天,年平均降雨量1700~190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81%。寧化縣境內植被良好,森林覆蓋率高達74.2%,且雨量充沛,空氣清新,是閩、贛、粵三省的閩江、贛江和汀江共同的發源地,全縣地表水資源總量和地下水資源總量都很豐富,水質良好,並含有多種人體所需微量元素。充沛的光照,適宜的溫度,充足的水分條件,如此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較好地滿足了油茶樹生長的需要,使油茶樹長勢好、花芽分化多、開花授粉好、結籽率高,果實含油率高。多年檢測結果表明,淮土油茶樹的畝產油量比其他同類油茶樹要高出30%,且年產量更穩定。而且,這種氣候條件也促進了油茶籽中營養物質的合成轉化,使其茶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含量比一般茶油高。
歷史淵源
寧化縣油茶生產具有悠久的歷史,自從先人客居寧化以來就有種植油茶的習慣,距今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明崇禎《寧化縣誌》有人工栽培的記載,民間生產加工淮土茶油始於宋代,現有千餘年的歷史。(清)李世熊修纂的《寧化縣誌》卷二(土產志)稱:“茶樹有大、小兩種;大者高,丈數尺,實大如雪梨;小者高六七尺,實大如栗;皆剝其粗房,取仁榨油。
生產情況
寧化縣淮土油茶種植面積10萬畝,年產油茶籽5100噸,年產茶油1500噸,年產值1.5億元。以公司+農戶的模式開發治理,新植油茶林4410畝,補植油茶林2萬餘畝。已有4家企業進入淮土,經營面積達5萬多畝。
產品榮譽
2011年,經國家質檢總局審核,決定對淮土茶油實施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綜述
地域保護範圍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龍眼茶。
(二)立地條件。
保護區範圍內海拔≤800米,陽坡或半陽坡,坡度≤25°,土壤pH值5至6的酸性紅壤或酸性紫色土,土層厚度≥40cm,土壤有機質含量≥1%。
(三)栽培管理。
1、育苗: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
2、栽植:春季1月至3月選擇陰雨天氣或雨後栽植,栽植密度為≤1650株/公頃。
3、施肥:成林每年冬季采果後施肥1次,每公頃施優質有機肥≥7500千克。
4、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收穫。
9月下旬至10月下旬當茶果色澤變為發紅、發黃或紫褐色,呈現油光,果殼微裂,籽殼變黑髮亮時採收。
(五)加工工藝。
1、原油加工:採收→堆漚→翻曬→脫殼→碾粉→熱炒→蒸製→壓榨→過濾→原油。
2、精煉油加工:原油→脫酸→脫水→脫色→脫臭→冬化→過濾→精茶油。
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原油:油色澄黃通透,具有油茶籽原油固有的氣味和滋味,香味濃郁。
(2)精煉油:油色澄清,透明。具有油茶籽油固有的氣味和滋味。
2、理化指標:
項目 | 指標 |
飽和脂肪酸 % | 8.0~11.0 |
不飽和脂肪-酸油酸% | 77.0~82.0 |
不飽和脂肪-亞油酸% | 7.0~11.0 |
3、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淮土茶油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福建省寧化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淮土茶油的法定檢測機構由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