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背地鶇(學名:Zoothera mollissima)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鳥綱雀形目鶇科地鶇屬的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淡背地鶇
- 拉丁學名:Zoothera mollissima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鳥綱
- 目:雀形目
- 科:鶇科
- 屬:地鶇屬
淡背地鶇(學名:Zoothera mollissima)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鳥綱雀形目鶇科地鶇屬的動物。
淡背地鶇(學名:Zoothera mollissima)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鳥綱雀形目鶇科地鶇屬的動物。分布範圍成都3物種保護淡背地鶇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
喜山淡背地鶇 喜山淡背地鶇(學名:Zoothera salimalii)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鳥綱雀形目鶇科地鶇屬的動物。喜山淡背地鶇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四川淡背地鶇 四川淡背地鶇(學名:Zoothera griseiceps)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鳥綱雀形目鶇科地鶇屬的動物。四川淡背地鶇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光背地鶇(學名:Zoothera mollissima)是鶇科、地鶇屬中型鳥類,體長23-27厘米。上體深橄欖褐色沾棕紅色,下體淡棕色或白色、具暗色鱗狀斑。虹膜褐色,嘴黑褐色,腳亮黃褐色。光背地鶇在繁殖期間主要棲息于海拔2500-4500米的山上部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疏林和林線以上的高山灌叢地帶。冬季常下到海拔2000米以下...
長尾地鶇(學名:Zoothera dixoni)是鶇科、地鶇屬型鳥類,體長21-27厘米。上體橄欖棕褐色,下體淺棕色具黑褐色端斑,在下體形成鱗狀斑,翅上有兩道皮黃色帶斑,耳具黑斑。虹膜褐色,嘴角褐色或黑色,下嘴基部較淡,腳肉黃色或亮黃褐色。長尾地鶇在中國四川和雲南主要棲息于海拔2500-4300米的高山冷杉林和林線...
白眉地鶇(學名:Zoothera sibirica)是鶇科、地鶇屬中型鳥類,體長21-24厘米。雄鳥通體暗藍灰色或黑灰色,腹中部和尾下覆羽白色具長而粗著的白色眉紋,尾亦為黑灰或藍灰色,外側尾羽具寬的白色尖端。雌鳥上體橄欖褐色,下體皮黃白色,胸和兩脅具褐色橫斑。白眉地鶇主要棲息於林下植物發達的針闊葉混交林、闊葉林...
在日本古代,虎斑地鶇名為“鶇”。日本奈良時代的和歌集《萬葉集》卷十二中有“浩渺天河懸,鶇鳥悵心嘆”的詩句。萬葉人認為虎斑地鶇的鳴叫聲很悲傷,因此常將其寫入形容悲傷或思慕他人的詩句中。形態特徵 雌雄羽色相似。上體從額至尾上覆羽呈鮮亮橄欖赭褐色,各羽均具亮棕白色羽乾紋、絨黑色端斑和金棕色次端...
橙頭地鶇(學名:Geokichla citrina)是鶇科、地鶇屬中型鳥類,體長18-22厘米。整個頭、頸和下體橙栗色,其餘上體包括兩翅和尾藍灰色或橄欖灰色,翅上多具白色翅斑(僅雲南亞種無白色翅斑)。虹膜褐色或棕褐色,嘴黑褐色或黑色,腳橙黃色或肉黃色。特徵極明顯。野外不難識別。橙頭地鶇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
下體頦、喉白色,喉側有不甚規則的暗褐色橫斑,胸、腹淡黃白色具橄欖褐色端斑,在胸、腹形成鱗片狀或扇形斑紋,兩脅暗橄欖褐色具淺白色中央縱紋,腋羽淡皮黃色具寬的黑色中央橫斑,翼下具皮黃色塊斑。虹膜暗褐色,嘴暗褐或黑色,腳角褐色。棲息環境 長嘴地鶇主要棲息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
頦、喉淡棕具暗褐色顴紋;胸、上腹及兩脅淡橙栗色,胸部綴以黑褐色斑點;下腹及尾下覆 羽白色。生態習性 橙頭地鶇在海南省多在地面活動、覓食,有時也見在樹上吃果實。據鄭作新等(1973)於3-4月間在海南剖驗2個鳥胃,內含物中動、植物大致相等。 在雲南潞西見於海拔1 250米的三台山上。棲息於榕樹(...
小虎斑地鶇 小虎斑地鶇(學名:Zoothera dauma)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鳥綱雀形目鶇科地鶇屬的動物。小虎斑地鶇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大長嘴地鶇,是一種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是脊椎動物亞門。大長嘴地鶇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
尾下覆羽淡棕色,翅下覆羽和腋羽亦為淡棕色雜有黑色橫斑。雄性幼鳥上體淡藍色或淡灰藍色,額至背、腰具窄的黑色端斑和棕白色亞端斑或斑點,翅和尾具棕白色端斑。頦、喉藍灰色具黑色端斑和棕白色亞端斑,胸以下栗棕色。雌性幼鳥上體灰褐色。虹膜暗褐色,嘴、腳黑色。近種區別 相似種栗腹磯鶇(Monticola r...
成熟個體)。由於棲息地持續喪失,導致林沙錐種群數量持續下降,被列為易危物種。林沙錐在中國分布區域狹窄,數量稀少。2022年9月,由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組織的全球首次記錄珍稀鳥類林沙錐孵卵行為在平武縣完成。在2024年,成都在繁殖鳥類調查過程中,新發現了林沙錐和淡背地鶇兩種鳥類。
虎斑地鶇218 白腹鶇220 紅尾鶇222 斑鶇224 紅尾歌鴝226 紅肋藍尾鴝228 北紅尾鴝230 藍磯鶇232 白眉姬鷦234 白腹藍姬鶲236 褐河烏238 麻雀240 灰鶴鴿242 白鶴鴿244 燕雀246 金翅雀248 北朱雀250 紅交嘴雀252 紅腹灰雀254 錫嘴雀256 三道眉草雞258 黃喉雞260 黑鳶262 禿鷲264 蒼鷹266 普通鴛268 附錄 ...
斑翅鳳頭鵑的繁殖期為6-7月。不營巢,通常產卵於畫眉、鵯、地鶇、雀眉、伯勞、燕尾等雀形目鳥類巢中,由這些鳥代孵代育。亞種分化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
306/ 小太平鳥 紅尾伯勞 虎紋伯勞 灰背伯勞 牛頭伯勞 308/棕背伯勞 黑枕黃鸝 發冠卷尾 黑卷尾 灰卷尾 310/八哥 灰椋鳥 絲光椋鳥 灰喜鵲 喜鵲 312/紅嘴藍鵲 白頸鴉 大嘴烏鴉 松鴉 星鴉 314/褐河烏 鷦鷯 栗背岩鷚 領岩鷚 棕胸岩鷚 316/白腹短翅鴝 白頂溪鴝 白額燕尾 橙頭地鶇 白眉地鶇 318/白眉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