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淚二首》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西崑酬唱集》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楊億
作品介紹,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介紹
作品原文
淚二首
- 其一
錦字梭停掩夜機⑴,白頭吟苦怨新知⑵。
誰聞隴水迴腸後⑶,更聽巴猿拭袂時⑷。
漢殿微涼金屋閉⑸,魏宮清曉玉壺欹⑹。
多情不待悲秋氣,祇是傷春鬢已絲。
- 其二
寒風易水已成悲⑺,亡國何人見黍離⑻。
枉是荊王疑美璞⑼,更令楊子怨多歧⑽。
胡笳暮應三撾鼓⑾,楚舞春臨百子池⑿。
未抵索居愁翠被,圓荷清曉露淋漓。
作品注釋
⑴據《晉書·列女傳》記載,蘇蕙,始平(今陝西興平)人,頗有文才,其丈夫竇滔在符堅時任秦州刺史,後因罪被徙流沙。蘇蕙思念不已,織綿為《回文璇璣圖詩》,寄贈竇滔。
⑵據《西京雜記》卷三記載:司馬相如將要娶茂陵人女作妾,“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相如乃止”。
⑶《隴頭歌辭》:“隴頭流水,鳴聲幽咽,遙望秦州,心腸斷絕。”
⑷《水經注·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⑸據《漢武故事》記載,漢武帝劉徹四歲時,被列為膠東王。在他數歲時,長公主把他抱在膝上問道:“兒欲得婦不?”他說:“欲得婦。”長公主指著侍女百餘人問他如何,他都說不要。最後長公主指其女曰:“阿嬌好不?”這時,膠東王笑著回答:“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長公主大悅,乃促成其婚。漢武帝即位,便立阿嬌為皇后。後來,陳皇后失寵被廢居長門宮。
⑹據《拾遺記》記載,薛靈芸被選入宮,聽說要與父母離別,哭泣了多日,淚衣沾濕了衣裳。到了上車行路那天,“以玉唾壺(玉制的痰盂)承淚,壺則紅色。既發常山,及至京師,壺中淚凝如血”。
⑺據《戰國策》記載:荊軻奉燕太子丹之命去刺殺秦王,友人高漸離等送至易水河邊,臨別時,高漸離擊築(一種古樂器),荊軻和而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⑽《列子·說符》:“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⑿楚舞:當年楚王好細腰,楚國宮人為了爭寵,寧可餓死。宮中舞姬更悉心鑽研新舞,主要集中於腰肢動作,因此得名為細腰舞。舞者腰如細柳,腰身低折,就像春風拂柳。
作品鑑賞
楊億的七律組詩《淚二首》是傷春之作。其中第一首詩前三聯列舉歷史上六件與悲哀有關之事,寫六種淚。首聯上句使蘇蕙織錦事,下句用司馬相如與其妻卓文君事。這裡,作者援引這兩件事,分別寫思夫之淚與怨夫喜新厭舊之淚。
頷聯中的“壟”通“隴”,“猨”即猿的異體字。“誰聞壟水迴腸後”這句用漢樂府《隴頭歌辭》意,以此寫漂泊者之淚。“更聽巴猨拭袂時”這句用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意。三峽每至天剛放晴之日,秋冬降寒之晨,樹林山澗清冷靜寂,常有高猿長鳴,其聲悽厲,迴蕩在空谷,很久才停。所以打漁的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這裡,詩人以此來寫淒清之淚。
頸聯上句用陳皇后(阿嬌)失寵事,下句用薛靈芸在魏文帝時被選入皇宮事。這裡,詩人用這兩件事,分別寫失寵之淚與別親之淚。
頷聯中的“壟”通“隴”,“猨”即猿的異體字。“誰聞壟水迴腸後”這句用漢樂府《隴頭歌辭》意,以此寫漂泊者之淚。“更聽巴猨拭袂時”這句用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意。三峽每至天剛放晴之日,秋冬降寒之晨,樹林山澗清冷靜寂,常有高猿長鳴,其聲悽厲,迴蕩在空谷,很久才停。所以打漁的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這裡,詩人以此來寫淒清之淚。
頸聯上句用陳皇后(阿嬌)失寵事,下句用薛靈芸在魏文帝時被選入皇宮事。這裡,詩人用這兩件事,分別寫失寵之淚與別親之淚。
以上六件事,六種淚,彼此之間缺乏內在的聯繫,與尾聯所寫的傷春之淚也無什麼有機的聯繫。
第二首詩也是運用大量典故來寫淚。其中有荊軻易水送別、黍離之悲、卞和獻璧、楊子之鄰人亡羊、胡笳十八拍和漁陽三撾鼓、楚王好細腰等典故。彼此之間也難說有什麼有機聯繫。
顯然,這組詩是刻意模仿李商隱的同題七律的。李詩的前三聯“永巷長年怨綺羅,離情終日思風波。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列舉歷史上六件與悲哀有關之事,寫失寵、別離、傷逝、懷德、絕域懷鄉與英雄末路等六種淚。最後一聯“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寫詩人感傷身世之淚。這裡,詩人以“未抵”二字將這一聯與前三聯聯繫起來,用上文所寫不相關的六種淚來襯托詩人的感傷身世之淚。全詩感情真摯,構思精巧,用典多而恰到好處。而楊億的《淚二首》,儘管詞藻華麗,對仗工整,聲韻和諧,用典也多,但其典故之間,六種淚與傷春淚之間缺乏內在的聯繫。這根本不能與李詩相比,尤其是其感情不及李詩真摯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