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盜墓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有明確文字記載的“官方盜墓機構”。曹操的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算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軍方盜墓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淘沙官
設定背景,淘沙官,
設定背景
當時,北宋的河北西路提點刑獄名劉豫(宋高宗建炎二年即公元1128年任知濟南府,金兵圍城,殺勇將關勝而降),此人是中國歷史上與溫韜齊名的卸嶺系盜墓賊,早在金兵南下之初即棄職降金,並於高宗建炎四年被金國扶植為傀儡皇帝,國號“大齊”並建都大名(今河北大名)。
雖說是個傀儡皇帝,兵權基本沒有,但畢竟也是個皇帝,天天一幫人對著自己磕頭作揖的,這劉豫也算過了一把皇帝癮。不過這癮可不是白過的,每年,劉豫都必須向金國繳納大量的“歲貢”,數量之大按現在的話說應該叫“天文數字”了。據傳說大齊立國之初,每年須要向金國上繳的年貢僅黃金便需一萬五千斤,白銀五萬斤,另外還有數以十萬計的布匹、糧食、牲畜等其他東西,這個數字比起當年北宋給契丹的“歲貢”還要翻上好幾倍,當時兵荒馬亂,老百姓民不聊生,加之天災連綿土地歉收,從活人身上刮錢顯然已經不大現實了,所以這劉豫便學著董卓、曹操、溫韜等前輩的樣子,索性把黑手伸向了死人。
淘沙官
這也是中國盜墓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有明確文字記載的“官方盜墓機構”。曹操的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算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軍方盜墓機構”。
“淘沙官”與曹操所置的“摸金校尉”,是一個意思。金在自然界中是以游離態存在的單質金,一般混雜在沙粒中。只要將其從沙子中分離出來即可。古人常採用“沉澱法”進行生產,最常見的是將金沙放在專用篩子裡過濾出金粒,即所謂“淘金”,或“淘沙”。專門從事金子生產的人,便叫“淘金者”,或“淘沙者”。
可見,劉豫將自己負責盜墓的官員命名為“淘沙官”,是相當形象和準確的。
《宋史·劉豫傳》(卷四百七十五)記載,紹興二年(1132年)四月,河、淮、陝西、山東都駐滿了北方的軍隊,劉豫的兒子劉麟徵召登記鄉兵十多萬,組成“皇子府十三軍”。在軍隊,他分別設定河南淘沙官、汴京淘沙官,將開封、洛陽這些當年北宋東西兩京的荒墳古冢,盜掘得一乾二淨。
原話是這樣的,“(紹興二年)四月時河、淮、陝西、山東皆駐北軍,麟籍鄉兵十餘萬為皇子府十三軍。分置河南、汴京淘沙官,兩京冢墓發掘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