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市國土志》是秦雲霞,柳明鏡,蒲國樹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涪陵市國土志
- 作者:秦雲霞,柳明鏡,蒲國樹
- 出版時間:1998年04月
-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722004018O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載了原縣級涪陵市範圍國土資源及國土管理工作的歷史和現狀,國土面貌及國土工作情況。
作品目錄
封面
涪陵市國土志
圖片
涪陵市行政區劃圖
涪陵市位置圖
烏江與長江交匯的涪陵城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鶴染石魚題刻
涪陵市東南邊境的武陵山風貌
涪陵城南小溪亞洲第一天生橋
涪陵城長江北岸宋代名勝北岩點易洞
1992年涪陵城街頭的“全國土地日”宣傳活動
省國土局局長焦成斌(左二)在地區行署領導檢查涪陵市土地管理、地籍檔案工作
涪陵地、市國土局向地、市“四大班了”匯報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情況
白濤鎮析林村開發整治亂石瘠地改土造田一瞥
省、地國土局局長傅應銓(左三)、余朝鑒(左五)省地領導實地考察土地規劃利用情況
編纂領導機構和編纂、審稿人員名錄
目錄
序
凡例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章國土 資源
第一節地理概況
一、地理位置
二、建置沿革
三、幅員面積
第二節氣候
一、熱量
二、降水
三、日照
第三節水資源
一、總量與分布
二、水資源利用
第四節生物
一、植物
二、動物
第五節旅遊景觀
一、白鶴梁題刻
二、北岩名勝
三、烏江風光
四、小溪勝景
五、叢林龍洞
六、其他旅遊景觀
第六節社會經濟
一、人口、勞動力
二、經濟水平
三、交通、郵電
第二章土地資源
第一節地質 地貌
一、地質構造
二、地層
三、地貌
四、地貌與耕地分布
第二節土壤
一、成土母質
二、土壤類型及分布
三、土壤肥力
附表一 涪陵市旱作土肥力等級
附表二 涪陵市水稻土肥力等級
四、土壤植被
附表三 涪陵市土壤資源構成
附表四 涪陵市耕地土壤類型(單位:畝)
第三節土地利用現狀
一、土地利用現狀分類
附表一 涪陵市耕地面積變化比較(單位:畝)
二、土地利用現狀評價
附表二 涪陵市土地利用現狀分類表(單位:畝)
附表三 涪陵市土地利用現狀按權屬面積匯總表(單位:畝、%)
附表四 涪陵市土地利用現狀調查耕地面積分坡度級匯總表(單位:畝)
附表五 涪陵市各鄉鎮(辦事處)土地利用現狀(一)(單位:畝)
附表六 涪陵市各鄉鎮(辦事處)土地利用現狀(二)
第四節農用土地後備資源
一、農用中低產土地
附表一 涪陵市中低產田土分級分類匯總表(單位:萬畝(修正面積))
附表二 涪陵市中低產田土分類匯總表(單位:萬畝)
附表三 涪陵市低產林地調查匯總表(單位:萬畝)
附表四 涪陵市水面利用狀況調查匯總表(單位:萬畝、公斤)
二、荒山、荒地、荒灘、荒水
三、後備資源可開發土地
第五節人口與耕地
一、人口
二、耕地
三、人均耕地
附表一 涪陵市(縣)1976至1990年部分年份耕地與人口情況
附表二 涪陵市(縣)1949至1995年人口耕地變化情況(單位:萬人、萬畝、畝)
第三章土地制度
第一節土地所有制
一、清代的土地所有制
二、民國時期的土地所有制
附表一 1932年涪陵縣農戶各階層數量及比重
附表二 1932年涪陵縣自耕農佃農戶數及占地情況(單位:戶、畝)
三、新中國建立後的土地所有制
附表三 涪陵縣各階層土地改革(1951)前後耕地占有情況
第二節土地使用制
一、封建社會土地使用制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土地使用制
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土地使用制
第四章土地稅收
第一節田賦與農業稅
一、田賦
附表一 清代涪州地丁稅率
附表二 1902至1911年涪州地丁地附稅徵收情況(單位:兩(白銀))
附表三 1912至1944年涪陵縣田賦徵收情況(單位:元)
附表四 1941至1949年田賦徵實情況(單位:市石)
附表五 涪陵縣1943年12月改訂新科則劃分等級稅率標準表
二、農業稅
附表六 1950至1995年度農業稅(公糧)徵收額(單位:噸)
第二節礦稅
第三節契稅
一、清代契稅
二、民國時期契稅
三、新中國契稅
第四節城市房地產稅
第五節土地稅費
一、土地稅
附表一 1943至1949年涪陵縣土地稅收情況(單位:元(法幣))
二、國有土地使用稅
三、耕地占用稅
附表二 涪陵市耕地占用稅率
四、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五、土地增值稅(費)
附表
六、土地轉讓營業稅
七、糧食附加費
八、土地閒置費
九、耕地造地費
十、其他稅費
第五章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第一節城鎮國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一、建立機構
二、制定規範性檔案
三、建立規章制度
四、清理“土地隱形市場”
五、土地出讓和轉讓
第二節農村集體土地流轉
第三節地產市場
一、清理整頓土地市場
二、建立地產市場
三、地產市場管理
第四節地價
一、清代及民國時期地價
附表一 1932年涪陵縣鄉村田地平均價值(單位:元(銀元)/畝)
附表二 1932年涪陵縣田土地租情況(單位:元(銀元)/畝)
附表三 1947年7月涪陵縣城區重估標準地價(單位:萬元(法幣)/每市畝)
附表四 1947年7月涪陵縣李渡鎮重估標準地價(單位:萬元(法幣)/每市畝)
附表五 1947年7月涪陵縣藺市鎮重估標準地價(單位:萬元(法幣)/每市畝)
附表六 1949年3月涪陵縣最低標準價(單位:萬元 (金圓券))
二、新中國建立後的地價
附表九 涪陵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基準地價(單位:元/平方米)
附表十 涪陵市國有土地宗地地價修正係數表
附表十一 涪陵市土地級別、基準地價(片區)
附表十二 涪陵市主要街道商業用地路線價
附表
三、地價管理
第六章國土規劃與開發整治
第一節國土規劃
一、國土開發整治戰略
二、工業發展與布局
三、農業發展與布局
四、第三產業發展與布局
第二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一、全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二、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試點)
三、部門用地規劃
第三節土地開發
一、耕地開發
二、園地開發
三、三峽庫區農村移民開發
第四節土地整治
一、農田基本建設
二、水土保持
三、中低產田土改造
四、國土綜合開發整治試點
第五節基本農田保護
一、基本農田保護規劃
二、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
三、基本農田保護區的監督管理
第七章農業區劃
第一節農業區劃發展概況
一、農業區劃工作
二、農業區劃日常工作
第二節農業資源調查
一、農情調查
二、農業資源調查
三、農業資源補充調查
第三節綜合農業區劃
一、沿江丘陵糧、豬、菜、桑、果、竹區
二、坪上低山稻、豬、油、茶、林區
三、後山低中山林、糧、桐、牧區
第四節農業區劃成果套用
一、農村產業結構調整
二、商品基地建設
三、資源開發利用
第五節農業區域綜合開發總體規劃
一、規劃的指導思想
二、開發規劃目標
三、重點開發建設項目
四、農業區域綜合開發規劃
第六節農業資源經濟信息動態監測布點
一、布點工作
二、樣點布設與定位
三、樣點調查內容及管理
第八章地籍管理
第一節土地資源調查
一、土地清丈、調查
二、土壤普查
三、土地利用現狀調查
四、三峽庫區淹沒土地利用現狀調查
附表一 涪陵市三峽工程淹沒區土地利用現狀(單位:畝)
附表二 涪陵市三峽工程淹沒區土地詳查與淹沒實物調查對比(單位:畝)
附表四 涪陵市三峽移民安置區土地利用現狀(單位:畝、%)
第二節地籍測量
一、測量前概況
二、初始土地登記宗地勘丈
三、城鎮地籍測量
四、城市土地利用現狀
第三節土地登記發證
一、土地陳報、登記
二、城鎮土地初始登記發證
三、農村集體土地初始登記發證
四、變更土地登記
第四節土地統計
一、機構隊伍
二、統計制度
三、統計工作
第五節地籍檔案
一、歸檔
二、檔案整理
三、檔案管理
第九章建設用地
第一節土地徵用劃撥
一、用地審批
二、用地管理
附表一 1958至1960年涪陵縣國家建設用地征地使用情況調查(單位:畝、件、戶、人)
附表二 1952至1987年涪陵市(縣)國家建設徵用土地(單位:畝)
附表三 1988至1995年涪陵市三項建設用地審批情況(單位:件、畝)
附表四 1987至1995年涪陵市建設用地計畫管理執行情況(單位:畝)
三、征地補償
四、剩餘勞動力安置
五、房屋拆遷
第二節改進用地管理
一、統一計畫管理
二、實行統一征地
三、綜合全程管理
第三節開發區用地
附屬檔案一: 涪陵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涪陵市土地管理若干規定》的通知
附1:征、撥地內零星經濟林木補償價格表 單位:元/株
第十章國土宣傳 科技
第一節國土宣傳
一、國土觀念教育
二、“土地月”和“土地日”宣傳
三、刊物宣傳
四、日常宣傳
附表二 涪陵市1987至1995年曆年國土宣傳主要情況
第二節國土科技
一、科技組織
二、主要活動
三、科技成果
第十一章土地監察
第一節監察網路與制度
一、監察網路
二、監察制度
第二節清查違法占地
一、市國土局建立以前
二、市國土局建立後
第三節日常執法監察
一、歷年發案、查處、結案率
二、地產市場監察
三、荒蕪土地的清查處理
四、內部監察
五、辦理人民來信來訪
第四節“三無”鄉鎮
一、全市的創建活動
二、四川省“三無”模範鄉鎮——李渡鎮
第五節土地行政訴訟與複議
第十二章國土機構及管理
第一節機構
一、市級國土管理機構
二、鄉鎮國土管理機構
第二節管理
一、市局機關
二、職工隊伍
三、廉政建設
四、目標管理
附二: 涪陵市國土系統受市級以上表彰情況
後記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