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風導赤湯(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消風導赤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鑒》卷七十六。具有疏風涼血,利濕解毒之功效。主治嬰兒胎瘢瘡,又名奶癬,癢起白屑,形如癬疥。症見皮膚濕疹伴腹脹青筋,餵乳易吐或納差便溏、面色無華,倦怠乏力,少氣懶言,舌淡苔白膩。臨床常用於濕熱盛型溫疹,亞急性濕疹。

基本介紹

  • 名稱:消風導赤湯
  • 出處:《金鑒》卷七十六
  • 功用:疏風涼血,利濕解毒
歌訣,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

歌訣

消風導赤薄黃連,牛子赤苓木通癬;生地燈心銀花草,紅斑濕疹功效見。

組成

生地、赤茯苓各一錢,牛蒡(炒,研)、白鮮皮、金銀花、南薄荷葉、木通各八分,黃連(酒炒)、甘草(生)各三分。

用法用量

上加燈心五十寸,水煎,徐徐服。

功用

疏風涼血,利濕解毒。

主治

嬰兒胎瘢瘡,又名奶癬。癢起白屑,形如癬疥。症見皮膚濕疹伴腹脹青筋,餵乳易吐或納差便溏、面色無華,倦怠乏力,少氣懶言,舌淡苔白膩。

方義

本方用牛蒡子、薄荷、金銀花疏風清熱解毒;黃連、燈心清心胃之火兼能燥濕,木通、赤茯苓利尿祛濕,導執從小便而出;白鮮皮燥濕清熱而止癢;生地養陰涼血,使利水不傷陰,瀉火不礙胃;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藥,全方共成散風清熱利濕止癢之功。

運用

診斷要點:皮膚濕疹伴腹脹青筋,餵乳易吐或納差便溏、面色無華,倦怠乏力,少氣懶言,舌淡苔白膩。
臨床常用於濕熱盛型溫疹,亞急性濕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