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癬病

奶癬病,中醫病名。是指發於1-2歲嬰兒的過敏性皮膚病。又稱胎瘡。其特點是好發於頭面,重者可延及軀幹和四肢,患兒常有家族過敏史,多見於人工哺育的嬰兒。相當於西醫病名嬰兒濕瘡。本病一般預後良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奶癬病
  • 相關西醫疾病:嬰兒濕瘡
  • 其他名稱:胎瘡
  • 疾病分類:外科—皮膚病
  • 發病部位:頭面、軀幹、四肢
  • 主要病因:胎火濕熱、脾虛濕蘊
  • 多發群體:1-2歲嬰兒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診斷依據,病證鑑別,辯證論治,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是指發於1-2歲嬰兒的過敏性皮膚病。又稱胎瘡。其特點是好發於頭面,重者可延及軀幹和四肢,患兒常有家族過敏史,多見於人工哺育的嬰兒。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根據本病臨床表現及特點,與西醫病名嬰兒濕瘡基本相同。

病因

總因稟賦不耐,脾胃運化失職,內有胎火濕熱,外受風濕熱邪,兩者蘊阻肌膚而成;或因消化不良、食物過敏、衣服摩擦、肥皂水洗等刺激而誘發。

病機

1. 胎火濕熱 濕熱浸入,熱重於濕,故發病急,皮損潮紅灼熱。
2. 脾虛濕盛 飲食不節,日久傷脾,脾虛生濕,蘊積肌膚,故發病較緩,皮損潮紅,瘙癢,抓後糜爛滲出。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 患兒常有家族過敏史,多見於人工哺育的嬰兒。
2. 皮損好發於顏面,多自兩頰開始,漸侵至額部、眉間、頭皮。
3. 反覆發作,嚴重者可侵延頸部、肩胛部,甚至遍及全身。
4. 皮損形態多樣,分布大多對稱,時輕時重。在面部者,初為簇集的或散在的紅斑或丘疹;在頭皮或眉部者,多有油膩性的鱗屑和黃色發亮的結痂。
5. 病輕者,僅有淡紅的斑片,伴有少量的丘疹、小水皰和小片糜爛流滋;病重者,紅斑鮮艷,水皰多,以糜爛流滋為主。亞急性者,水皰減少,暗紅色斑片,丘疹稀疏,附有鱗屑。
6. 若過分搔抓、磨擦、洗燙,則糜爛加重,流滋增多,並可向頸部、軀幹、四肢蔓延。常因皮膚破損而繼發感染,引起附近臖核腫痛,伴有發熱、食慾減退、便乾溲赤等全身症狀。因劇癢患兒常用手搔抓,煩躁,哭鬧不安,常影響健康和睡眠。

病證鑑別

1.接觸性皮炎 有明確的接觸史。皮損局限於接觸部位,以紅斑、潮紅、腫脹、水皰為主,形態較單一,邊界清楚,去除病因後很快痊癒,不復發。
2.牛皮癬 皮損好發於頸項、四肢伸側、尾骶部。初為多角形扁平丘疹,後融合成片,典型損害為苔蘚樣變,皮損邊界清楚,無糜爛滲出史。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本病從虛實來辯證。實證表現為皮膚潮紅,紅斑水皰,抓癢流滋,甚則黃水淋漓、糜爛,結黃色痂皮;虛證表現為初起皮膚暗淡,繼而出現成片水皰,瘙癢,抓破後結薄痂,患兒多有消化不良,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

治療原則

本病以利濕止癢為治療原則,輔以外治法。實證給予涼血清火,利濕止癢;虛證給予健脾利濕。

證治分類

1.胎火濕熱證
證候:皮膚潮紅,紅斑水皰,抓癢流滋,甚則黃水淋漓、糜爛,結黃色痂皮;大便乾,小便黃赤;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涼血清火,利濕止癢。
方藥:消風導赤湯加減。
常用藥:生地、赤芍、牛蒡子、白鮮皮、銀花、薄荷、木通、黃連、甘草。
2.脾虛濕蘊證
證候:初起皮膚暗淡,繼而出現成片水皰,瘙癢,抓破後結薄痂;患兒多有消化不良,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舌淡,苔白或白膩,脈緩。
治法:健脾利濕。
方藥:小兒化濕湯加土茯苓、魚腥草。
常用藥:蒼朮、陳皮、茯苓、澤瀉、炒麥芽、六一散。

其他療法

外治法
1.脂溢性和濕性:用生地榆、黃柏煎水或馬齒莧合劑、2%硼酸水外用冷濕敷,待流滋、糜爛減輕後,選用青黛散油、黃連油或蛋黃油外搽。
2.乾性:用三黃洗劑、黃柏霜外搽。 

轉歸預後

患兒常有睡眠不安,食欲不振,一般1—2歲之後可以痊癒,若2歲後反覆發作,長期不愈,且有家族史、過敏史者,稱為四彎風。

預防調護

1.急性者忌用熱水燙洗和肥皂等刺激物洗滌。
2.不論急性、慢性,均應避免搔抓,並忌食辛辣、雞鴨、牛羊肉、魚腥海鮮等發物。
3.急性濕瘡或慢性濕瘡急性發作期間,應暫緩預防注射。

文獻摘要

《聖濟總錄》:“論曰小兒體有風熱,脾肺不利,或濕邪搏於皮膚,壅滯血氣,皮膚頑濃,則變諸癬。或斜或圓,漸漸長大,得寒則稍減,暖則癢悶,搔之即黃汁出,又或在面上,皮如甲錯乾燥,謂之奶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