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奶癬

奶癬是嬰兒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從字面意思理解,會認為是吃奶引起的。事實上奶癬就是嬰兒濕疹,因好發於一歲以內寶寶,故中醫稱之為奶癬。奶癬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具有明顯滲出傾向的炎症性皮膚病,伴有明顯瘙癢,易復發,嚴重影響嬰兒的生活質量。

基本介紹

  • 別稱:嬰兒濕疹
  • 中醫病名:奶癬
  • 就診科室:皮膚科、兒科
  • 多發群體:一歲以內嬰幼兒
  • 常見病因:病因不明,或與免疫功能異常、皮膚屏障功能障礙、系統性疾病、環境或食物等因素有關
  • 常見症狀:對稱分布,多形性,瘙癢,反覆發作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治療,

病因

奶癬或者說濕疹的病因尚不明確,主要與內外因素有關:內因包括免疫功能異常、皮膚屏障功能障礙、系統性疾病如慢性感染、內分泌疾病、營養代謝性疾病等。外因包括環境或食物中的過敏原、刺激物、化學物質和微生物、氣候變化等。內因與外因相互作用,共同影響導致了奶癬的發病。

臨床表現

奶癬的皮疹一般對稱分布、呈多形性,自覺瘙癢,易反覆發作,臨床表現可以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表現為紅斑、水腫的基礎上出現丘疹、水皰、糜爛及滲出,病變常中心較重,逐漸向周圍蔓延,境界不清。當急性期炎症減輕或者未及時處理導致拖延時間較久,即進入亞急性期:表現為紅腫和滲出減輕,糜爛面結痂、脫屑。如急性期或亞急性期反覆發作不愈,則可進入慢性期,表現為患處皮膚粗糙肥厚,棕紅色或灰色,伴色素沉著。

檢查

由於奶癬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導致,需排查有無系統性疾病或免疫功能異常等。另外可查找環境或食物中的過敏原,方法包括皮膚點刺實驗、斑貼實驗及抽血查過敏原。過敏原檢測是奶癬常用的檢查方法,對患兒的餵養很有指導意義。

治療

治療目的是控制症狀、減少復發、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治療方法包括基礎治療、外用藥物治療和系統治療。
基礎治療包括患兒家屬的教育、避免誘發或加重因素、保護皮膚屏障、加強皮膚護理。比較輕的奶癬患兒可只予基礎治療即可緩解。
外用藥物治療原則為依據皮損性質及分期選藥。急性期如果無水皰、糜爛和滲出時用糖皮質激素類乳膏如尤卓爾、地奈德、艾洛松等。而急性期大量滲出時可以予3%硼酸溶液濕敷。亞急性期皮損除可外用前述糖皮質激素乳膏外,也可予氧化鋅糊劑外用。慢性期可予前述糖皮質激素乳膏等,也可予鈣調神經酶抑制劑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
系統治療可根據患兒病情及年齡選用口服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合併感染者可予抗感染治療,病情嚴重常規療法不易控制、反覆發作的患兒可予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
總之,奶癬是嬰兒常見的一種皮膚病,部分患兒可自行緩解。病情較輕者,可只予基礎治療或加用外用藥物治療,如皮損嚴重或反覆發作,需要系統治療時,請及時找皮膚科醫師就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