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倫理研究:基礎理論與中國實證

消費倫理研究:基礎理論與中國實證

《消費倫理研究:基礎理論與中國實證》是趙寶春創作的經濟金融類書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消費倫理研究:基礎理論與中國實證
  • 作者:趙寶春 
  • 類別:經濟金融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08月31日
  • 定價:48 元
  • ISBN:9787300199085 
  • 著作權方:人民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的理論貢獻包含兩個方面。第一,基礎理論研究重新界定了規範理性的概念,並提出了用於解釋消費者行為決策特點的二元理性模型,隨後將消費倫理同二元理性模型結合起來系統剖析消費倫理的理性本質,這些內容均是對理性理論和消費倫理理論的有效拓展。第二,在實證研究中,針對消費倫理信念現狀所開展的調查是消費者倫理狀態研究在中國市場上的拓展;揭示四大影響因子(文化元素、社會獎懲、道德哲學變數、出生地)對消費倫理的影響是對現有成果的有效補充,而將消費倫理理論用於解釋商業實踐中的其他倫理問題則是全新嘗試。尤其是針對團隊精神文化背景下的社會獎懲機制、中國城鄉二元社會背景下的出生地等特色變數,網路虛擬平台快速發展背景下的全民偷菜等特色現象所開展的實證研究,是試圖揭示消費倫理領域中國特色的全新探索。研究結論不僅為深入理解中國市場上的消費行為特點提供了全新視角,而且也為全面開闢中國市場消費倫理本土化研究的新局面提供了成果基礎,還可為改善與中國市場和中國消費者相關的管理實踐提供啟示。儘管本書著眼於揭示消費倫理領域的中國特色,但博大精深、歷史悠久的中國文化賦予了消費倫理以豐富的中國式內涵。在中國市場,還有太多的本土化變數和特色現象值得關注。因此,要實現揭示消費倫理中國特色的研究目的,還有很遠的路要走,筆者的研究僅僅是個開端,希望本書能為後續的本土化研究提供鋪墊和啟示。

作者簡介

趙寶春 1972年5月出生於湖北鄂州;大學畢業後進入大中型國有企業工作,有多年中高層管理崗位經驗;2008年獲得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中南民族大學,現為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電子商務系主任。長期從事消費倫理和消費者行為研究,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課題研究,已有多篇學術論文在《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SSCI)、《管理世界》等重要權威雜誌發表。

圖書目錄

導論
一、選題背景
二、研究內容
第一編 理論定位:理性理論與消費倫理
第一章 經濟理性:弊端、改進及替換
一、經濟理性的假設體系及其缺陷
二、經濟理性的改良和替代研究
三、理論評述
四、什麼是理性
五、本章結論
第二章 規範理性及二元理性模型
一、規範理性及其特徵
二、規範理性與經濟理性的共生性
三、規範理性—經濟理性二元理性模型的結構性
四、規範理性與經濟理性的協同性
五、本章結論
第三章 消費倫理理論的理性本質
一、消費倫理理論的源起:倫理與倫理標準
二、消費倫理理論哲的學基礎:目的論與本體論
三、消費倫理實證研究的前提:理論模型
四、消費倫理理論的理性本質
五、本章結論
第二編 實證基礎:研究現狀與實證工具
第四章 消費倫理研究現狀述評
一、中國消費倫理研究現狀
二、西方消費倫理研究現狀
三、現狀評述
四、本章結論
第五章 消費倫理實證研究工具:M-V量表
一、M-V量表的測量目標
二、M-V量表的具體內容與基本建構
三、M-V量表的研究路徑和理論定位
四、M-V量表的實際用途與實踐價值
五、M-V量表的局限性及其啟示
六、本章結論
第三編 實證之一:消費倫理現狀調查
第六章 基於普通樣本的倫理現狀調查
一、研究假設
二、研究方法
三、數據分析
四、結果討論
五、本章結論
第七章 基於學生樣本的倫理現狀調查
一、研究假設
二、研究:高校學生消費倫理信念現狀調查
三、研究:高校學生與中學生的比較
四、本章結論
第四編 實證之二:消費倫理影響因子
第八章 文化元素對消費倫理的影響
一、研究模型與假設
二、研究設計
三、數據分析
四、本章結論
第九章 社會獎懲對消費倫理的影響
一、研究假設
二、研究方法
三、數據分析
四、結果討論
五、本章結論
第十章 道德哲學變數對消費倫理的影響
一、研究假設
二、研究方法
三、數據分析
四、本章結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