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海龍(學名:Phycodurus eques)是海龍科,葉海龍屬魚類。體長平均30厘米,身體由骨質板組成。吻管狀,內部無牙,細長。胸鰭位於頸部,背鰭則沿脊椎延伸至整條背部。身體有用於抵禦掠食者的硬刺。其體表生有許多海藻葉瓣狀的扁平半透明附肢。
常棲息於含有較多大型藻類的溫帶沿海水域。生活在礁石、沙床和海草草甸中。一般活動深度為5-15米。葉海龍善於偽裝,依靠海藻狀附肢進行擬態。其性格孤僻,喜獨居,游泳能力弱,方向感較強。主食為糠蝦,也吃其他小型甲殼類,浮游生物等。攝食時會將吻下部撐大,並將獵物吸入,直接吞下獵物整體。該種壽命為7-10年。
葉海龍無明顯繁殖季節。由雄性負責孵化後代。孵化期平均6-8周。幼體吻很短,且葉狀附肢較少。它們會在淺水區域依靠卵黃囊提供的營養生活2天。幼體出會在1-2年內完全發育成熟,具備繁殖能力。
該種分布於澳大利亞西部及南部。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動物文化,
形態特徵
葉海龍體長平均約30厘米,最大可達50厘米。身體由骨質板組成,在其身體上呈現出一排堅硬的外骨骼環和一個管狀的吻。吻內無牙,細長,眼睛位於吻的上方。胸鰭位於頸部,背鰭則沿脊椎延伸至整條背部。身體兩側有數根用於抵禦掠食者的硬刺。其體表生有許多海藻葉片狀的扁平半透明附肢,頭頂有數根模仿海藻幼苗的須。附肢有助於該種對海藻進行模仿擬態。
該種體色多變,與年齡,地點,食物和周圍環境均有關。生活於較淺海域的葉海龍身體呈黃褐色或綠色,體側縱條紋呈粉紅色,葉狀附肢棕綠色;深水海域生活的葉海龍身體則呈灰褐色或酒紅色,葉狀附肢綠色、黃棕色至淺棕色,體側縱條紋白色,眼下方並有一白色斑塊延伸至吻。葉海龍幼體體表花紋及附肢呈黑色,附肢末梢呈藍色。
棲息環境
葉海龍常棲息在水溫為13-19℃之間、且含有較多大型藻類的溫帶沿海水域。生活在礁石、沙床及靠近珊瑚礁的海草床和海草草甸中。一般活動深度範圍為5-15米,最低棲息深度為30米。
生活習性
葉海龍該種壽命為7-10年。其性格孤僻,常獨居,很少於同種之間的其他成員進行互動,也沒有固定的家庭或群體。雄性和雌性葉海龍有時會一起行動,而目的也僅僅是為了交配而已。該種有很強的方向感,可以游到100米之外的地方,並毫不費力地返回到原先的地點。每條葉海龍的領地最大可達5公頃。
葉海龍沒有牙齒和胃,因此它們幾乎是在不斷地進食。該種會在很廣的範圍內大量捕獵。主食為糠蝦,也吃其他小型甲殼類,浮游生物和細小的幼魚為食。攝食時會將吻下部撐大,並將獵物吸入,直接吞下獵物整體。冬季食物稀少的時候,它們會遷移到更深的水域。
分布範圍
繁殖方式
葉海龍一年內均能繁殖,無明顯繁殖季節。該種由雄性負責孵化後代。雌性葉海龍產卵200-300粒,卵徑4毫米。同時雄性在尾部長出許多毛細血管,然後進行膨脹、起皺,形成約120個卵托,卵托在卵嵌入後會速度硬化。此時雌性會將卵轉移到雄性的卵托上受精,日後由雄性攜帶於尾部孵化。
孵化期平均6-8周,葉海龍幼體會從卵囊中較緊緻的位置破出,尾部最先伸出。幼體吻很短,且葉狀附肢較少。它們會在淺水區域的基層沉澱下來,依靠卵黃囊提供的營養生活2天,待到它們的吻更加明顯,並且有能力進行捕獵。幼體出生時長約2厘米,但在1年內即可以生長到20厘米。1-2年內,葉海龍完全發育成熟,具備繁殖能力。
種群現狀
截止至2017年,對於葉海龍仍幾乎沒有針對性的調查和種群數量估計。 對於該種,僅有對分布地點的種群密度估算。 據估計,因康特灣西島周圍地區的葉海龍種群的密度為每公頃57隻(體長小於10厘米的幼體未包括在研究中)。 為了確定整個該種地理分布範圍內的種群規模,還需進一步的研究。
葉海龍的主要威脅來自海洋開發、污染造成的棲息地退化及被破壞,尤其是在城市附近。 然而,因這些因素而導致的減少量並沒有受到衡量,預估只占該種總數和棲息地總量的一小部分。
誤捕和水族館物種收集也會對該種形成危害,但不被認為會造成實質性數量的下降。
保護級別
該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7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動物文化
澳大利亞的許多人相信葉海龍可以為他們帶來好運,因此該種在澳大利亞的許多節日中都被當做吉祥物或象徵物,其形象常出現於家居飾品、紋身及衣物的圖案上。
葉海龍也是南澳大利亞海洋生物學會、南澳大利亞的官方海洋標誌。為對這種奇妙的動物進行慶祝及表達喜愛之情,葉海龍節常在南澳舉行,由昆士蘭州的區自治會組織,吸引了數千名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