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蓮寺(江西省寧都縣海蓮寺)

海蓮寺(江西省寧都縣海蓮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海蓮寺位於江西省寧都縣城繁華路段長庚門,始建於元朝元貞二年丙申(1296年),系寧都縣重點佛教活動場所,中國佛教百大名寺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蓮寺
  • 所在地點:江西省寧都縣
  • 始建年代:元朝1296年
  • 住持:釋常妙法師
寺院簡介,歷史經歷,新建情況,歷任住持,社會活動,通訊信息,

寺院簡介

寧都海蓮寺為文化旅遊景點。海蓮寺原名“海蓮庵”,民國二十六年改為今名“海蓮寺”。原址地域寬廣,蓮花祖師、殿堂林立、街環水抱,素有“九曲橋下碧波涌,七寶池中夏蓮香”之美稱。歷來為外賓現訪,信眾拜謁,僧侶往來必經之地。系寧都縣重點佛教活動場所,中國佛教百大名寺之一。

歷史經歷

始建於元朝1296年,解放前後,“海蓮寺”曾為寧都專區八縣佛教駐地。由本寺月淨法師任會長。1937年由時任國家考試院長戴傳賢題寫寺名“海蓮寺。該寺備遭罹毀,寺院被占作民房。幸有當時常住老尼印珠盡力固守,才使該寺1982年得以撥亂反正,落實了黨的宗教政策。嗣後,印慈法師將自己下放農村養蜂積攢款及補發的生活費,傾囊捐出,對頹敗不堪的古寺作了初步整修。1993年以來,釋常妙承檐住持,在黨的宗教政策的指引下,在縣委統戰部門的支持下,眾多諸山長老,大德高僧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鼎力相助,海蓮寺譜寫了新的篇章。

新建情況

1993年開始,歷時十年,新建成了巍峨大雄寶殿,千佛樓、鐘鼓樓、三聖殿、觀音殿、念佛堂、齋堂、廚房、客堂、接持室、寮房、法物流通處和山門等,使古寺初具規模。從泰國請回玉佛六尊,從浙江請回1106尊銅佛像,從福建請回光明燈一對。從300多平方和不足100萬資產,今已建成2000多平方,超千萬資產的海蓮寺。並擇吉於公元2002年6月1日,隆重舉行了落成慶典,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讚譽。2003年12月26日中國佛協會長一誠大和尚親筆題寫楹聯。被市縣評為先進道場。

歷任住持

近八十年來繼月淨法師之後,先後由普蓮、寧學、海雲、彰欽、會榮、證壽、證藏、法誦、印慈、會明、耀輝、證柱,常妙、任住持。印慈老和尚曾任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省佛協副會長,省政協委員等職。

社會活動

海蓮寺
釋常妙法師
海蓮寺服務社會助殘捐款5000多元,水災捐款1000元,收養孤兒五人耗資15萬多元。常妙住持自十年前到海蓮寺做主持,收養了棄嬰和流浪街頭的小孩五名均已上國小,花費達三萬餘元,體現了修行者的博大胸懷,得到了眾人的好評,大家稱之為“活菩薩”。

通訊信息

海蓮寺地址: 江西省寧都縣梅江鎮環西北路40號。郵編:3428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