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
現代海洋的海綿分布很廣,以淺海最多,深海底部也有,兩極和赤道海洋底部都可以生長。現代石海綿和鈣質海綿類多分布於淺海,主要生活於水深小於100 m範圍內,玻璃海綿卻可棲居於深達6000 m的深海。現代海綿可在各種緯度出現,普通海綿主要出現於溫暖海洋,少數可在高緯度海域見到,六射海綿多集中於熱帶、亞熱帶海域,少數見於南極洋附近。由於兩極和赤道海區發現的海綿相似,因此海綿化石不利於指示海水溫度變化。
形態和種類
海綿的外形多種多樣,它們受環境影響很大。一般說來,在風浪小而比較平靜的海水中外形規則,可以形成高起的倒錐狀、管狀或杯狀,用底端附著在海底上,出水口位於頂端中央。只有在特別靜水的環境,海綿才會顯出對稱性。在水流湍急,波浪較強的地區,海綿體形不規則,用底部堅強地固著在海底上,通常皮殼狀、球形的海綿群體一般是生活在這種強水流環境下的特徵;叢狀海綿群體常棲居在寧靜水域裡。海綿動物以骨針或角質纖維支持體重。化石多保存其骨針。現代生活的具有矽質以及鈣質骨針的海綿分布於10~300 m海區,它們的化石可以指示靠近海岸的淺海。當骨針排列受水流影響時,它們可以指示水流的方向。海綿在不同的地質時代常與珊瑚、腕足類共生,常和層孔蟲、苔蘚蟲和菌藻類一起形成礁體。海綿動物化石可保存在不同的岩石中,如石灰岩、砂岩、頁狀白堊層或深水黏土岩,指示其廣泛的生存領域。中國華南早寒武世黑色頁岩中產出以大量海綿動物化石為主體的生物群,這些海綿動物當時生活在貧氧、靜水環境(Zhou and Jiang,2009,楊興蓮等,2010)。一般認為海綿動物在古生代、中生代主要生活於淺海,新生代則與現代相似。
時間流變
中國對海綿化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生代,如中國廣布的寒武紀原始海綿,四川志留紀托盤海綿(Receptacutites),西藏、四川、浙江、廣西、江蘇、湖北二疊紀的鈍管海綿(Amblysiponelta)、小瓦崗海綿(W'aagenella)、小腔枝海綿(CoefocladieNa)和縛串海綿類(Sphinctozoa)等。值得指出的是西藏上三疊統中的霍德茲河海綿、吉爾特腔海綿(Girtyocoela),在西藏侏羅系中也發現過海綿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