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據已發表的文獻統計,中國已發現的海相遺蹟化石有187屬379種,分別產自50個地區,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華北和華中地區。
前寒武紀
中國前寒武紀的中、新元古代時期(距今5.43-18億年),遺蹟化石產地主要有河北的燕山、太行山、北京西山、河南魯山、寧夏賀蘭山、天津薊縣、貴州的就安等地區。遺蹟化石的組成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蠕蟲狀或環節狀印痕化石,另一類為微生物誘導的沉積構造(簡稱微沉構造)。這些構造包括層面上分布的直一彎曲形管狀潛穴、螺旋狀潛穴和近垂直或傾斜於層面分布的短柱狀潛穴。研究認為,這些遺蹟化石是地球早期原生動物營造的。
早古生代寒武紀
早古生代寒武紀的遺蹟化石主要產自淺海、潟湖和潮坪沉積環境中,約有40屬71種,產地主要有新疆塔里木盆地東北部、吉林通化、河北興隆、河南登封、四川峨眉甘洛、江蘇徐州、安徽淮南、貴州台江和丹寨南皋及雲南昆明、晉寧、安寧、梅樹村等地區。奧陶紀的遺蹟化石大多產自半深海一深海沉積環境,僅少部分來自淺海沉積環境,已知有47屬83種,產地有新疆塔里木盆地、內蒙古桌子山、陝西富平、河北興隆、浙西的臨安、建德和開化、安徽巢縣、貴陽烏當等地區;志留紀的遺蹟化石主要出現在淺海、濱海、海灣和潮坪沉積環境中,有41屬71種,產地僅有塔里木盆地、湘西北地區、安徽含山、天山和崑崙-秦嶺造山帶和長江三峽等地區。
晚古生代泥盆紀
晚古生代泥盆紀濱海、淺海、半深海一深海以及潮坪、潟湖和三角洲沉積環境中含豐富的遺蹟化石,至少有70屬95種,產地主要有新疆北部、塔里木盆地、西秦嶺北帶、蘇南孔山和皖東太湖山、湘西北地區、廠西橫縣六景、貴州獨山、貴陽烏當、漢陽鍋頂山、廣州花縣、黔南桑郎、湖南新化和湘潭等地區。中國石炭紀-二疊紀的遺蹟化石也很豐富,已發現有53屬75種。石炭紀的遺蹟化石產地主要有新疆北天山、塔里木盆地西緣、準噶爾盆地西北部、甘肅靖遠、秦嶺核桃壩、寧夏石嘴山、山西省保德、陝西鳳縣、安徽巢縣、江蘇南京孔山、湖南新化、漣源一冷水江、新邵縣馬欄邊、廣東連縣花縣、桂林大圩、貴州獨山和西藏阿里地區等。二疊紀的遺蹟化石產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半島湖、塔里木盆地西北緣、新疆博格達山、新疆伊犁地區和準噶爾盆地、東崑崙(青海省都蘭)一西秦嶺(青海果洛、玉樹)地區、西藏阿里地區、山西保德地區、黔南桑郎地區、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夏河縣、內蒙古額濟納旗、陝西橫山、豫西焦作、禹州龍華山、廣西來賓、合山地區等。
中生代時期
中生代時期,深海、半深海、淺海、濱海和潮坪沉積環境中的遺蹟化石十分豐富,計有127屬191種。三疊紀遺蹟化石產地有新疆喀喇崑崙山東北部、青海都蘭縣香加鄉洪水川、青海瑪沁/玉樹、青海南部曲麻萊-治多地區、東崑崙-西秦嶺一帶、西秦嶺臨潭至氓縣以南地區、西藏扎達和阿里地區、藏南薩噶-江孜地區、川西昌台、雅江和白玉縣、四川松潘昌拉墩、四川省若爾蓋縣巴西-吉求地區、四川省壤塘縣南木達地區、四川壤塘金木達日基、貴陽花溪和孟關一帶、貴州清鎮和羅甸縣邊陽鎮、長江下游地區。侏羅紀遺蹟化石主要分布在西藏阿里地區、藏北羌塘地區、藏南洛扎、薩噶、江孜地區、藏北比如地區、湖南東南部宜章縣。白堊紀海相遺蹟化石僅產自西藏南部吉隆、堆納和薩噶-江孜地區以及西藏阿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