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浙江省財政廳、商務廳批准組建浙江省水產出口基地公共技術服務平台,依託浙江大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洋工程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浙江大學)
- 主管部門:浙江大學舟山海洋研究中心
2012年11月,浙江省財政廳、商務廳批准組建浙江省水產出口基地公共技術服務平台,依託浙江大學。
2012年11月,浙江省財政廳、商務廳批准組建浙江省水產出口基地公共技術服務平台,依託浙江大學。研究方向主要服務於水產品加工企業,解決水產品加工中的技術難題,培養企業技術骨幹,提高企業自主研發能力,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促進...
學院建有海洋工程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和海洋岩土工程與材料浙江省重點實驗室、海洋觀測-成像試驗區浙江省重點實驗室、海洋裝備試驗浙江省工程實驗室、海洋工程材料浙江省工程實驗室、海上試驗浙江省科技創新服務平台以及浙江省“智慧東海”協同創新中心等科研平台。科研成就 截止至2023年,近五年來,海洋學院承擔各類...
浙江大學高端裝備創新研究中心依託浙江大學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等2個國家重點學科以及“流體動力與機電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工業控制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電液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洋工程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等4個國家級科研開發平台,重點聚焦智慧型製造技術、大型裝備機電液控制技術、高端...
浙江大學海洋工程與技術研究所隸屬於浙江大學海洋學院,地址為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浙大路1號。發展目標 致力于海洋工程與技術、尤其是海洋技術基礎理論研究與裝備的系統集成,拓展智慧型海洋技術研究新方向,開展海洋技術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培養。期望通過將來5-10年時間的建設,研究所專任教學科研人員達到25-30人,其中具有...
支持東海實驗室、浙江大學海洋工程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台圍繞高端船舶和海工裝備前沿技術開展科研攻關。提升浙江船舶創新平台研發設計能力。支持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產學研合作,對承擔企業單個委託研發項目實際到賬總金額300萬元以上(委託方為山區海島縣企業的,放寬至200萬元)通過企業驗收、對標戰略...
浙江大學海洋工程設計研究所主要從事海洋工程環境評價和海洋工程設計,重點開展海岸資源的綜合規劃、港口設施的升級改造、現代化的築港和航道疏浚技術研發與套用。研究方向 海洋工程設計研究 科研成就 浙江大學海洋工程設計研究所主持或參與各類科技項目100餘項。人才培養 浙江大學海洋工程設計研究所現有專職研究人員6名,其中...
浙江大學智慧型製造技術及裝備研發中心依託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建設,中心主任曹衍龍教授,浙江大學製造技術及裝備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主要從事檢測與控制、質量工程、智慧型製造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學工作,入選浙江大學新星計畫,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受聘為河南省特聘教授。科研條件 已建成棗莊市智慧型製造技術與裝備重點實驗室:實驗...
浙江大學生工食品創新工程研究中心主要依託食品科學與工程、海洋科學與工程等浙江大學優勢學科,以及“智慧型食品加工技術與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農業部農產品產後處理重點實驗室”、“農業部農產品產地處理裝備重點實驗室”和“農業部農產品貯藏保鮮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等國家及省部級科研技術開發平台,針對...
王曉萍,女,漢族,1962年4月出生,浙江黃岩人,199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8月參加工作,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浙江大學海洋學院副院長(正處職)。人物經歷 教育背景 1982年7月畢業於浙江大學科學儀器與工程學系獲學士學位;1988年7月在浙江大學獲工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先後任講師、副教授和教授,...
國家級科研平台:國家海洋腐蝕防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洋生態養殖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海洋生物製品開發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海洋環流與波動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海洋地質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賀泓,1965年1月15日出生於河北省邯鄲市,大氣污染防治專家,第十四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所長。1985年賀泓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1990年獲國家教委選派赴日本留學;1
海工裝備與船舶數位化製造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江蘇省先進焊接技術重點實驗室 船舶先進設計製造江蘇省重點實驗室 農業部家蠶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中小船舶先進制造技術實驗中心 江蘇科技大學海洋裝備研究院 “江蘇省船舶數位化設計製造技術中心”公共服務平台 “江蘇省現代焊接技術服務中心”公共服務平台 中—烏(江蘇...
蔡勇 蔡勇,浙江大學舟山海洋研究中心機電裝備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人物經歷 浙江大學舟山海洋研究中心機電裝備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所獲榮譽 2024年4月,被授予“浙江省勞動模範”稱號。
2009年11月,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順利完成ISO 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2009年第二次內部審核。2013年11月,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建立海水淡化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2018年3月,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撤銷國家海洋局,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
學校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0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專業實驗室4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0個;農業部、衛生部、食藥監局、中醫藥局實驗室18個;浙江省重點實驗室36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個;各部委中心合計6個;浙江省科技創新服務平台2個。實驗中心 國家級科研平台...
根據2018年10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111”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個,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3個遼寧省重點實驗室,2個遼寧省工程實驗室,1個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創新團隊3個,2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1個遼寧省協同創新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
本學科擁有國家級海工裝備與船舶數位化製造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以及省級工程實驗室、重點實驗室、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教學科研平台5個。近五年,主持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6項,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競賽獎4項;培養研究生354人,就業率100%,其中17人繼續攻讀博士研究生。學科建有完善的“輔導員+導師”教育與培養...
建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科研究基地,1個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浙江省重點實驗室,2個浙江省高新技術研究開發中心,10個寧波市重點實驗室,3個寧波市工程技術中心和一批科研機構;建有13個省重點學科,其中省“重中之重”...
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省特級專家,,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負責人 。現任浙江大學機械設計研究所所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機械設計分會副主任委員,201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第二輪有效候選人,2023年中國工程院...
萬步炎,男,漢族,1964年1月生,湖南省華容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科技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科技大學海洋礦產資源探采裝備與安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主任,湘潭市科學技術協會第十一屆委員會主席。萬步炎於1982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今中南大學)探礦工程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推動上海大學、瀋陽建築大學等高校院所在海建設產業研究院。高標準建設江蘇省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技術創新中心,積極納入長三角創新中心體系。到2025年,規劃建設不少於1家省實驗室,力爭建設1家國家級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總數達10家以上。3.分散式建設服務平台。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高科技成果轉化首選地”,實現與上海...
浙江工商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農林大學、中國計量大學、浙江科技大學等,以及新創辦的西湖大學;有9箇中央駐杭的國家級科研院所,中電52所、中船第七一五所、中電建華東院、華電電科院、國機集團中國聯合、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國農科院茶葉所、中國新型建材設計研究院、中國水稻研究所。
擁有1個國家實驗室(籌)、1個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發技術大平台、1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0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5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中心)、30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9家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新建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和國家超算濟南中心;新增一批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
金翔龍,1934年11月29日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學家,中國海底科學奠基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海洋局海底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海洋大學近海物質輸運與環境綜合管理院士工作站首席科學家。1952年金翔龍從南京市第一中學畢業,考入北京地質學院;1956年本科畢業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