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水利史

海河水利史

海河水利史,海河水系有漳衛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歷史上各河河道變遷很多。黃河北流時曾與漳衛、子牙等水系相混。後原海河水系各河又匯入海河,於大沽口入渤海海河水利可分為五個時期。

內容原文,參考書目,

內容原文

先秦南北朝(589以前) 河道治理海河水系的整治,最早見於<禹貢>所記治水傳說。相傳公元前2000多年前,禹對當時與黃河下游交叉通連的屬於今漳衛、子牙以及大清等水系,進行過治導。北魏熙平二年(517)左右,海河流域連年大雨,洪澇泛濫,遍及今漳衛、子牙、大清、永定、潮白及薊運等水系。當時洪澇重災區是冀州(約今河北省衡水地區,滄州地區南部)、定州(約今石家莊地區、邢台地區北部,保定地區南部)、瀛州(約今天津市南部,河北省滄州、保定兩地區北部)、幽州(約今北京市、天津市北部,河北省廊坊地區及唐山地區西部)。針對洪澇災情,崔楷提出一整套抗洪、排澇、除鹼、營田等治理規劃,著重指出要多置水口,分流入海。這是海河治理史上在明清以前僅見的全面整治規劃方案。這種多途入海,分道行洪排澇的規劃思想,經過長時間的檢驗,一直成為海河治理的基本措施之一(例如:明清時期南、北運河廣開減河,分洪入海;1963年後,陸續新建或擴建漳衛、子牙、滏陽、永定、潮白等新河)。崔楷的治理方案,當時雖經批准實施,但興工未久,旋即停罷,無從考究其具體效果。
灌溉戰國魏文侯時,海河流域出現引用多沙河流淤灌田地的典型(見引漳十二渠),兩漢及東魏有維修、改建記載。西漢時有太白渠及烏子堰等工程,位於今子牙水系石津灌區。東漢時,漳衛水系的上黨(在今山西長治地區)、汲縣等地有過幾次修治引灌;潮白水系在今順義一帶開種稻田8000餘頃。三國魏嘉平二年(250),在今北京市境內出現永定河灌溉史上的大灌區(見戾陵堰),西晉、北魏、北齊及唐代有重修的記載。北魏、北齊還曾整修過位於今房淶涿灌區的古督亢陂。
航運東漢時,子牙水系開鑿蒲吾渠,籌劃滹沱河通漕至山西;永定水系有利用濕水(今永定河)通漕的記載。建安九年至十八年(204~213),曹操在海河流域開鑿一系列聯絡天然水道的人工運渠,從攔截淇水入白溝以通糧道開始,陸續修建了平虜渠、泉州渠、新河、利漕渠等運渠,從而首次實現黃河、海河、灤河三大流域水系的航運溝通,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
隋至北宋(589~1127)航運隋代開永濟渠,水運從黃河航行直至今北京城南。唐代持續通航。五代時有幽州(今北京市)府東南河路通漕的記載。唐代為避免海運風險,曾重修平虜渠、泉州渠等局部河段,連通鮑丘河下游(相當今薊運河)運糧到漁陽(今薊縣)。
農田水利唐代灌溉工程,漳衛水系有金鳳渠、菊花渠、利物渠等,子牙水系有太白渠、大唐渠、禮教渠、廣潤陂等,潮白水系有孤山陂、渠河塘等。北宋熙寧二年至九年(1069~1076),王安石變法,大興農田水利,特別是利用多沙河流引洪淤灌、放淤,形成空前高潮。在海河流域曾引用漳河、洺河、滹沱河、葫蘆河以及沈苑河(今府河)等進行淤灌、放淤。這些水系有的還結合進行疏導排水工程。
塘泊蓄水這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工程措施。北宋早期,宋、遼對峙,分界線西起今河北省徐水,中經雄、霸等縣,東抵天津海口。分界線南側,宋方採取蓄水禦敵,興建了東西長600里(直線距約400餘里)、南北寬50~100里的大型塘泊工程。據<宋史·河渠志>等文獻記載,當時塘泊共九區,其中東起滄州泥沽海口(今天津小直沽口),西至保州(今河北省保定)有七區,各塘深約5~10尺余。另自安肅軍(今徐水)、廣信軍(今徐水遂城鎮)之西至保州西北沈苑泊;自保州西合雞距等泉,開成稻田、方田,水深3~5尺,稱為西塘泊。現在的白洋淀、東淀以及天津以南各窪地,大都是北宋塘泊的遺蹟。
金、元時期(1127~1368)航運金貞元元年(1153),在今北京建都,定名中都。據《金史·河渠志》記載,當時中都所需糧食等物資供應,主要依靠位於今漳衛及子牙等水系的 3府、12州及其所屬34縣的水運,統稱漕河。金代中都至通州的運輸,原先在通州城北的潞水(今潮白河)西側,有條水道(相當今壩河,金代人曾稱之為運河或漕渠)可通中都城北,但水源缺乏,不能維持航運。為了增闢水源,接濟該河漕運,大定十二年(1172),曾試開引盧溝水(今永定河)的金口河,因水沙不能控制,未成功。泰和五年(1205),中都至通州間改鑿漕渠。這是條新線(今通惠河前身),約長50里。水源來自高梁河及白蓮潭(相當後代的積水潭)諸水,流量很小,因此由西向東採用分段攔河設閘的辦法調節水量,最末一閘位於通州城西。這是海河流域航運史上建閘渠化的首次嘗試,後元、明、清各代通惠河利用船閘通航,便是在此基礎上的繼承發展。元代水運方面,因金代閘河淤廢,通州至都城常需陸運,郭守敬為了大都的城市供水和恢復京通水運,開發了較充裕的水源白浮等泉水,利用金閘河遺蹟重開通惠河,建閘渠化,於至元三十年(1293)終於實現京杭運河全線連線通航。經曆元、明、清三代,漕運通行600多年。
防洪金代為了都城安全,注重盧溝河防洪,築堤、堵口工程屢有興建。盧溝以及滹沱、漳河等水系的防汛、搶險,金<河防令>有具體規定。元滅金後,擴建金中都為大都,繼續加強對盧溝河的防洪。在海河各水系,先後修建過一些防洪設施。郭守敬即曾在漳河、滹沱等水系興辦過包括防洪在內的許多工程。
灌溉金代白蓮潭、高梁河都曾有過放水引灌的記載,大清水系的安肅(今徐水)、定興也曾引河水溉田。元代在海河各水系修建過一些灌排設施。
明、清時期(1368~1911)明、清以北京為首都,海河水利從金、元發展到明、清,逐漸形成固定不變,必須奉行的兩大方針任務:一是要保證漕運暢通,京師糧食充裕;二是要確保首都防洪安全。這給海河流域全局性的除害興利規劃治理,增加了複雜性、艱巨性。
北京防洪明、清對永定河的修防,較之前代更為重視。具體措施有修土堤及石堤,建減水壩,改下口(堤防末段接淀泊的河口),以及歲修、防汛搶險等。例如康熙三十七年(1698)起大舉修堤,東達東淀、三角淀等淀泊區,後來發展到長達200里。又如從康熙三十七年至乾隆三十七年(1698~1772)間,下口改河就達六次,間隔最長的27年,短的僅3年。又如從乾隆三年至光緒二十年(1738~1894)間,上起北京盧溝橋下達永清縣冰窖村,河道兩岸就修建減水壩18座,其運用時間有長有短。至於築堤、修埽、堵口等工程,更是史不絕書。
航運京杭運河海河流域境內的南、北運河段,從明弘治元年(?)至清光緒六年(1488?~1880),南起四女寺,北至王家務,先後興建減水閘壩7座,排泄洪澇。至於疏浚、修築等工程,進行更為頻繁。
農田水利明董應舉、徐光啟、清陳儀、林則徐等,特別是明徐貞明,都積極提倡興修水利。包括陳儀參加的清雍正年間大規模的水利營田,雖有一定成效,終難持久,除社會因素外,一個最重要的障礙是水源得不到保證。
民國時期(1912~1949)海河水利工作基本停滯,災害頻繁,有關部門只進行地形測繪和某些規劃設計,以及實施一些臨時應急的工程措施。

參考書目

魏收:《魏書·崔楷傳》,中華書局,北京,1974。
傅澤洪撰錄:《行水金鑒》,商務印書館,黎世序等纂修:《續行水金鑒》,商務印書館,上海,1936。
吳邦慶輯:《畿輔河道水利叢書》,農業出版社,北京,196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