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產業

海水淡化產業

海水淡化產業是指人類利用海水資源進行海水淡化和海水綜合利用所開展的相關工業生產和技術活動形成的產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水淡化產業
  • 外文名:Seawater desalination industry
基本屬性
2010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其中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定義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從定義來看,刻畫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兩個重要維度分別是技術創新社會需求
海水淡化產業在世紀初就被定為戰略性產業,一方面,海水淡化技術路線中的反滲透膜法是當前新材料研發領域的焦點,相關膜及膜組件的技術創新在苦鹹水淡化、廢水資源化和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等循環經濟領域有廣泛的套用前景;同時,海水淡化相關設備裝置的研發製造也是高端裝備製造產業的重要方向,對推動海洋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從世界範圍來看,海水淡化產業規模近20年來都保持著每年10%-30%的增長率,遠高於普通行業的成長性和全球經濟的增長率,國際社會對海水淡化水的需求十分旺盛。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淡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將進一步凸顯,海水淡化產業的社會需求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保持高速增長趨勢。
2、公用事業屬性
產業鏈條來看,海水淡化產業包括從最初的自然資源——海水的提取,到對資源的處理和利用——脫鹽,再到最終產品——淡化水到達終端消費者手中的整個生產加工過程,其本質是對海水資源的加工和再利用,由於海水是全人類的公共資源,並沒有明確的產權屬性,因此對於該類資源的利用如果沒有明確的規制和標準,就很容易引發經濟學中的“公地悲劇”,最終導致資源的無序開發和嚴重浪費。
產業終端產品來看,提供給居民的市政用淡化水是一種公共產品,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一般由政府統一生產、統一供給、統一定價。另外,淡化水的副產品濃鹽水的排放也涉及到生態環境問題。因此,海水淡化產業鏈兩端的資源產品屬性決定了該產業具有公用事業屬性,政府不但需要合理規劃、引導和規制產業的發展,而且需要成為該產業鏈中的一環,實現和履行其公共服務職能。
3、市場競爭屬性
海水淡化存在多種技術路線,從傳統的多級閃蒸、低溫多效、壓氣蒸餾等熱法工藝到新興的反滲透膜、電滲析等膜法工藝,在國內外都已經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和引用。從國外海水淡化產業的發展現狀來看,由於主導技術和市場需求都逐漸走向成熟,海水淡化產業的技術研發、裝備製造和設施建設環節都已經形成了具有較強競爭性的國際市場,在不同技術路線下從事設備研發製造的企業群也已經具備相當規模,國際招標、公私合作等運作模式的套用也已經相當廣泛,法國SIDEM、以色列IDE、新加坡凱發等國際企業已經進入天津、青島等地進行有關項目的合資建設和運營
因此,從市場開放的角度看,海水淡化產業在某些中間環節上已經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性,尤其是在技術研發、裝備製造和工程建設等領域。通過市場化的合作方式,一方面能夠擴大融資渠道,提升工程質量,降低運營成本,加快我國海水淡化產業的發展速度;另一方面也能夠推動裝備製造和工程建設的市場化步伐,加快相關技術的市場化套用,進而提高整體的競爭力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