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新精神
- 代表人物:陳海新
- 釋義:陳海新的精神
- 出生時間:1970年1月
相關介紹,相關事跡,
相關介紹
就是陳海新的精神
在上海浦東周家渡社區醫院中醫科內,空留下一張冷冷清清辦公桌。牆壁上掛滿了數十面“醫德高尚”、“妙手回春”字樣的錦旗,那是人們對陳海新醫生由衷的讚揚。辦公桌上仍擺放著陳醫生微微含笑的照片,她的身影仿佛還留在人們身邊。“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這首詩是對她最好的註解。今年2月2日凌晨2時,病魔無情地奪走了海新年輕的生命。而她在37年短暫的人生旅途中,燃燒了無限的光輝,她是“輪椅上的白衣天使”!
忍痛行醫14載 治療患者超過23萬人次
1970年1月,小海新出生在知青父母參與建設的新疆崑崙山下,當時是難產,經過搶救,小海新才戰勝了死神。
13歲時,小海新身體有些向左側彎,不料,由此日漸殘疾。1988年,海新帶著背上的不鏽鋼矯形支架,以超常毅力,考上了當時的上海中醫學院。畢業後,本可以進三甲醫院工作的她,考慮到身體不便,就近選擇了周家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昌里分院工作。
陳海新患有先天性小腦扁桃體疝和頸髓空洞症。隨著年齡增長,疝體漸漸侵入她的頸髓,阻斷神經傳送,使身體不聽使喚。但陳海新沒有屈服於命運的捉弄。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她考入上海中醫藥大學,畢業後成為周家渡社區衛生中心中醫科醫生。14年來,她一共為23萬人次患者提供醫療服務,最多一天的就診量達118人。
在醫院工作的前幾年,她的手腳還能自由活動,但疾病在短短几年裡迅速侵蝕著她的身體,使得她大半身體癱瘓。在行醫時,她靠左手和木椅支撐身體,用右手為病人搭脈診斷。因為行動不便,從家到醫院不到10分鐘的距離,她必須提前2個小時起床做準備;陳海新所在的樓面沒有廁所。為了省下上下樓梯上廁所的時間,每天工作時間她儘量不喝水,直到回家以後才大杯大杯地喝白開水,有時因為喝得太急,心臟都受不了;病痛來時全身如刀割一般,但她始終咬牙堅持,微笑面對每一位病人,讓他們感受家一般的溫暖。
“生命不止,奮鬥不息。”生前,陳海新一直用這句話激勵自己。她在日記本上寫道:“我的病無藥可醫,生命注定短暫,所以多做一些工作,我的生命價值就大一些。”直到最後一天上班時,她還為34名患者看病,開出20多張藥方。那時,她的手已經不聽使喚,但她強忍痛苦,一筆一划耐心地記錄了每一名患者的治療用藥情況,為將來接診的醫生提供方便。
“有病找海新”成了社區居民口頭禪
陳海新所在的周家渡社區有13萬居民,老人多,病人多,醫療服務是社區的熱點問題。“有病找海新”,成了社區居民的口頭禪。許多第一次看中醫的人在她這兒就診後,加深了對中醫的了解和信任,把她當成了“終身醫生”。她的影響還超過了社區。浦西、南匯的一些病人經常慕名而來,排隊就診。
家住閘北區的患者錢有玉每月換乘兩部公車,多花八元錢找海新看病。她說:“退休前在家附近看西醫,每次都要配幾百元的藥,慢性病也沒有多大好轉。但吃陳醫生的藥,一周就十幾塊錢,病情明顯好轉。”患者顏英美一談起陳海新也是讚許不已:“我在陳醫生這裡看了十年病,從來沒有見過她不笑的面孔。”讓她更佩服的是,陳醫生不僅醫術高明,而且一語道出了她的心病——大兒子得肝炎早逝,她積鬱成疾。每次開藥時,陳海新都疏導她:“你兒子沒了,還有女兒外孫,她們不希望看到你這樣啊!你年紀大了,凡事一定要想得開才行啊!”
陳海新回家以後還不忘病人,她經常翻閱書籍,琢磨一些患者的病情和治療方法。直到離開人世前,她告訴媽媽還有一個心愿未了:她曾經和南匯一名姓曹的病人約好複診時間。她已經為這名病人研究好了新藥方,但是他一直沒有來。
生活樸素 用所有積蓄為家人購置住房
陳海新從小就很孝順,4歲起開始不吃獨食。海新很喜歡吃海魚,但她總是把魚身留給外婆、父母和弟弟,自己吃魚頭魚尾。1999年外婆病重,每周六她替媽媽陪著外婆,還關照給外婆買蛋糕、西瓜等食品。有一次海新的爸爸突然昏倒,她親手餵爸爸吃藥。
海新生活樸素,一生中沒有戴過什麼首飾。但在2004年,她用自己行醫的全部積蓄,為父母和弟弟購置了一套三室兩廳的住房。她還為弟弟購買了10份養老保險。今年年初,海新病重,不得已離開工作崗位,回家休息。為此,她一直自責:“我現在成了不勞而獲的寄生蟲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把你們二老都拖垮了……”
捐獻遺體角膜 生命最後絢爛的餘暉
2006年10月,陳海新的健康每況愈下。她知道自己可能不久於人世,便作出決定——要把自己的遺體和角膜捐獻給醫療事業。父母一開始反對她的想法,但是她努力說服父母:“我得這個病很罕見,很痛苦,如果我把遺體捐獻出來供醫學研究,說不定以後得了這個病的人會有救。我的角膜也還有用,為什麼不留給需要的人呢?”父母含淚支持了她的決定,並幫她辦理了遺體捐獻事宜。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陳海新忍受著病魔帶來的巨大痛苦,母親哭著請醫生給女兒用“狠藥”,海新卻搖頭拒絕了。她說:“我要把病灶完整地保留下來,不能用藥糟蹋了。”今年2月2日凌晨2時,陳海新在家中病逝。上午10時,距離海新去世不到8時,她的遺體如願送到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完成了她對醫療事業的最後貢獻。她是堅強的人
1988年,陳海新考入上海中醫藥大學。黃學菁是陳海新所在班級的副班長,又和她同住一間寢室。
她至今記得對陳海新的第一印象:身材矮小,臉白白的,相貌挺漂亮,腿腳不便,走路很慢。但這個殘疾同學讓人刮目相看。開學第一天,陳海新父母陪她到寢室。除了需要爬上爬下安蚊帳,其他事她都自己做。黃學菁的母親在一旁看著,說:你這個同學蠻能幹的。
隨後的日子裡,同學們切實感受到了她的堅強。她非常用功,成績總是班級前十名,每年拿獎學金。大學5年中,從來沒有聽到她抱怨命運。相反,有時同學想不通了,她還勸解。受她影響,她所在寢室8個人有6個拿獎學金,被評為“上海高校優秀寢室”。寢室每周的大掃除,陳海新從來不享受“豁免權”,拖地板之類的活幹不了,她就整理桌子。“我們都沒感覺她是殘疾人。”黃學菁說。
她是樂觀的人
開朗是陳海新留給同學們的另一個深刻印象。室友們親切地叫她新新。黃學菁記得,那時8個室友每年都結伴去公園玩,拍照。照片上的陳海新笑得很開心。有一次,大家提議去買烘山芋,“陳海新和顧軍花留在食堂,打了8份湯,我們在校門口買。8個人吃得可開心了。她很合群的。”黃學菁說。
當時寢室有個“規定”,得了獎學金要拿出10%做“寢室基金”,陳海新每次都很爽氣地拿出她那一份。她從來沒跟同學提起家境艱辛,班級里搞活動她都積極參加。得了獎學金,和其他同學一樣,陳海新也到校門口的藥店買人參,讓店裡加工,切成片帶回家孝敬父母。只是,在去年五六月份的同學聚會上,一向愛笑的陳海新沉默著。 “她已預感到自己日子不多了。”顧軍花是陳海新的知心朋友,她懂陳海新。這是陳海新最後一次參加同學聚會。
她是樂於助人的人
陳海新念初一時就癱瘓了,一度連坐也坐不住。直至在胸椎中插進鋼柱,才能坐立。她不拒絕別人的幫助。顧軍花和陳海新在寢室里床鋪“面對面”,在課堂上是同桌。從進校門開始,顧軍花就照顧她,一起上課、一起打飯、一起複習功課。5年裡顧軍花攙著她走。
陳海新也常常幫助別人。她成績好,同學向她借課堂筆記,她答應得很爽快。有問題問她,她會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觀點說出來。由於腿腳不便,陳海新常常在周日提前返校。她一個人把寢室的熱水瓶都泡好。
她是豁達的人
1988年考大學時,陳海新一本報了一所財經類大學,二本報的是中醫藥大學。她上了一本分數線,但在面試時被刷下來了。同學猜她當時可能這樣考慮:學財經,將來做財會,可以坐著不用多走動;而學中醫,希望中醫能治好自己的病,而且中醫可以坐著,不用多走動。
1993年畢業時,按她的成績進三級甲等醫院沒有問題,但最終她去了地段醫院。陳海新的輔導員李丹蓉記得當時的情景:“她的父母不理解,她也有些想不通,我就跟他們解釋,大醫院沒有宿舍,每天上下班也成問題。不如找個離家近的醫院,方便些。他們後來想通了。畢業應聘時,我還為她梳好頭髮去面試。”顧軍花也說:“原先她也有些不開心,可是後來她說在工作中找到目標了,再沒有怨言。她說每當看到病人吃了她開的處方有效果,就很開心。”
她是不願麻煩別人的人
陳海新沒談過戀愛。剛工作時,有人曾想給她介紹朋友,被她拒絕了,理由是“不想拖累別人。”去年年底,她病得很重了,她有那么多同學在上海各大醫院,但她沒給他們打過一個電話,理由也是“不想麻煩他們”。她就在家附近的醫院看病,直到生命終點。去世前,她立下遺囑把角膜和遺體捐獻出來。在捐獻儀式上,有關部門問她父母有沒有困難,她父母說,陳海新走前關照過,不要麻煩單位和組織。
相關事跡
輪椅上的白衣天使——記陳海新同志主要事跡
陳海新同志是上海浦東新區周家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醫生,1970年1月出生,1993年7月畢業於上海中醫藥大學,2007年2月2日因病去世,年僅37歲。陳海新同志自幼身患頸髓空洞症而致殘,但她身殘志堅,自強不息,樂觀面對,知難而進,以頑強的毅力和堅強的意志順利完成大學學業。畢業後長期工作在社區醫療工作一線,始終視患者為親人,視工作為生命,在重病纏身、生活不能自理的情況下仍滿腔熱忱地為病人解除病痛,贏得了醫院、患者和社區居民的廣泛稱讚,被譽為“輪椅上的白衣天使”。她摒棄世俗觀念,自願捐獻遺體,實現了她畢生為醫療衛生事業作貢獻的心愿。2004年獲得浦東新區“三八紅旗手”標兵稱號和浦東新區“十佳醫師”提名獎,2007年2月被追認為浦東新區“新長征突擊手”、“三八紅旗手”,2007年3月榮獲浦東新區“精神文明建設十佳好人好事”特別獎、“2003~2005年度上海市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作為弱者,她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知難而進
先天性小腦扁桃體疝和頸髓空洞症使陳海新大半身癱瘓,最讓人感動的是她愛己及人和對生命價值的不斷追求。她從小得病,在最後知道沒有治癒希望時,她不抱怨,不消沉,而是以一個病人的體驗和需求去關愛病人,以治好別人的病來抗爭自己不治之症的命運。當她能撐能忍時,每天要看幾十個甚至上百個病人,這是她對生命價值的認識;實在支撐不了就請媽媽向院長請假,“再去看就是對病人不負責了”,這是她對他人生命的負責;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就做好捐獻遺體的安排,這是對生命延續的追求。
難以忍受的病痛一直糾纏著她。受疾病影響,陳海新13歲時脊椎開始向一側彎曲,16歲時她住進新華醫院做了矯正手術,但殘疾的樣子已無法掩飾:走路拖著左腳,左手蜷曲在前,身體明顯左傾。18歲時考入上海中醫藥大學,在校和後來工作期間,她步履蹣跚,經常摔跤,同學們和同事們多誤認為她曾患有小兒麻痹症。28歲和30歲,她又先後做了兩次手術,並被確診為先天性小腦扁桃體疝和頸髓空洞症——一種罕見的疑難病症。23歲至35歲,她行走不便,上下班由父親接送。31歲這年,海新推斷出自己的生命大概還有五年時間。35歲後她基本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起居由母親幫助照料。同年,單位給她配備了殘疾人車輛,上下班由母親照料,中午母親也來醫院照料她。
面對病痛和死亡,陳海新有過恐懼,也曾想過放棄,當她痛苦得精神無法承受時,她對媽媽說:“媽媽,我實在疼得受不了了,天啊,要疼死我了。”“媽媽,我怕,我怕忽然有一天,喝水被嗆死,吃飯被噎死,喘氣被憋死。”但作為弱者的她最終仍然選擇了堅強,三次手術也使她深深認識到生活就是克服一個個困難才能成就完整的人生。一張處方單落在地上,她斜靠在椅子上彎著腰背吃力地去撿,旁邊的病人跟她說:“我來,我來。”陳醫生堅決地說:“不,我來,我是醫生,你是我的病人。”她在日記中對自己說:“不管前面是險灘還是陡坡,相信自己能征服這一切”。就這樣,陳海新以常人難以想像的付出和努力,贏得了人們的尊重,也使她的生命變得如此燦爛。她曾以全班最高分考進上海中醫藥大學,大學五年綜合成績在全班60多名同學中又名列前茅。
作為醫生,她敬業愛崗,心繫患者,醫德高尚
從家到醫院不到10分鐘的路程,海新每天得提前2個多小時起床。但一走進醫院,醫生的職責、病人的期盼使她忘我地工作,她惦記著病人,病人更惦記著她。“有病找海新”,這是一種生命的託付,是一種無比的信任。
上班是一種艱難,更是她生命的價值所在。14年前到周家渡地段醫院工作時,陳海新手腳還能自由活動,但疾病在短短几年間就侵蝕得她只剩右手能動,最後到生活不能自理。為了省下起身如廁的時間,她每天工作時間儘量不喝水,回到家才拚命喝水;病痛來時全身如同刀割一般,她咬牙硬挺。有一段時間她走路經常摔跤,一摔跤就是頭破血流,有一次她頭上摔傷縫了5針,第二天她戴了頂帽子繼續上班。工作時她整個人就靠左手和木椅支撐,一坐就是三四個小時。但即便如此,她仍視病人如親人,視工作如生命,她對媽媽說:“我活著,還能為病人服務,說明我的存在還是有價值的,我要好好地活著。”她一直堅持工作到2006年的最後一天,因為她發現自己的眼睛不能聚光了,開方子的右手也拿不住筆,她讓媽媽向醫院請假:“再堅持上班就是對病人不負責了!”
對症下藥,一切為了病人,這是陳海新的行醫準則。她的同事王醫生回憶:她一上班就不知疲倦地工作,始終帶著微笑回答病人的問題,為病人“望、聞、問、切”特別仔細,開出藥方後總是認真核對,然後詳盡地向病人交待服藥的注意和禁忌事項,她怕年老病人記不住,還將事項寫在紙片上交給老人。往往臨近中午,有的病人擔心醫生要吃飯休息,她一遍又一遍地安慰他們:“不要急,我一定不會丟下一兩個人不管,一定看好最後一個再去吃飯。”在海新工作的最後日子裡,在她坐著難受、握筆無力、寫一個字都十分艱難的時候,為了讓後來接診的醫生能對病人的病情治療有更清晰的了解,她忍著病痛,把對病人的治療用藥情況,詳細地寫在了患者的病歷卡上。貴方未必好,好方未必貴,醫院曾經做過統計,陳海新開出的方子平均藥價只有五六十元,第一次藥量最多只開一個星期,等病人複診後再根據效果逐步加量。即便是回到家裡,海新仍心繫病人,鄰居不經意的一句話,她會讓媽媽專程到鄰居家裡去督促別人不能大意,必須去醫院診治。離開人世前她告訴媽媽她有一個心愿未了,因為她還惦記著一位南匯的患者怎么沒來醫院取藥方。
堅持診療14年,服務大量患者。陳海新工作的周家渡社區有13萬居民,老人多、病人多、低收入者多,醫療服務成為社區的熱點問題。“有病找海新”,是許多病人來到周家渡地段醫院的目的,患者對陳醫生信任有加,一方面是衝著她治療膽結石、慢性胃炎等疾病的良好醫術而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她醫德高尚,善待病人,心繫患者。14年來她始終堅持微笑服務,用心看病,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許多第一次看中醫的人在她這裡就診後加深了對中醫的了解和信任,許多第一次來她這裡看病的人把她當作“終生醫生”。作為社區醫院的醫生,她的影響超越了社區,浦西、南匯一些病人遠道而來,排隊就診,許多患者成了她的義務宣傳員。
作為知識女性,她孝順樂觀,樸實無華,摒棄世俗
陳海新出生在20世紀70年代,她有著新生代青年的夢想和渴望,也有著知識女性的高雅和風趣。她孝順父母兄弟,善待患者鄰居,相融同學朋友,生性樂觀隨和。在她剛強內秀的性格之外處處是她的微笑情懷,她摒棄世俗觀念毅然捐獻遺體。
在困難面前樂觀應對,在榮譽面前謙虛禮讓。陳海新並不是沒有悲傷,“想當年吃了那么多苦,如今這樣子還不如從前,不禁叫人黯然神傷。事已如此,人已成形,恐怕再變成健康人是難上加難了。”她感嘆,“做人真是受罪,我力已不足矣!不知人生下一步棋該怎么走……”但她的悲傷只在自己的日記中,一回到現實生活她仍堅持以微笑面對,樂觀工作,全心投入。對榮譽她看得很淡很淡,2004年她又一次被大家推選為年度“醫院先進醫務工作者”候選人,得知這一訊息後,陳海新找到醫院領導堅持予以推辭,真誠地說:“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愛護與支持,我已多次獲得榮譽,院裡很多同志工作都做得很好,特別是長期工作在一線、兢兢業業工作的老同志,由於受名額的限制,一直沒能被評上,應該首先考慮他們。我還年輕,以後還有機會。”而在社區里,她表現積極,主動關心鄰居病情,主動要求參加義務獻血。
從音樂中找到精神力量,在學習中忘記病痛。海新平日生活樸素,為人樸實無華,去世時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陳海新曾自喻“我就是平地木”,平地木是她生理特徵的寫照,也是她平凡心態的反映。海新最喜歡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田園交響曲,她喜歡雄偉的建築,每當生活中發生了什麼不如意的事情或者病痛來時,海新總是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坐在家裡聆聽貝多芬的音樂,第二天又是笑容滿面地去工作。她堅持自學,尤其是在知道自己時日不多的日子裡,勤奮程度達到忘我的境地,她參加了中醫理論函授教育,自費訂閱了大量的醫藥雜誌,還撰文參與學術研討,2000年又堅持自學英語,有人勸說:“你一個中醫醫生又何必堅持不懈地去搞什麼英語呢?”她微微一笑:“大學時學的外語基本上還給老師了,現在必須儘快補起來,學習西醫,走中西醫結合的道路用得上。”去世後,她留下了大量的中醫藥書籍,留下了她喜歡的音樂,留下了每天陪伴她的那株仙人球,留下了她親手編織的那一隻只手袋。
永懷一顆感恩的心,她摒棄世俗自願捐獻遺體。在海新艱難的生活經歷中,父母和社會給予她無比的關心和愛護,她以自己的孝順體貼父母,以自己的友愛對待同學,以自己的微笑面對患者,以自己的醫術回報社會,以自己羸弱的身軀播撒著溫情,傳遞著愛心。她惦念著新疆的兩個朋友:一位是母親老單位同事的女兒,她因病成了植物人,海新請媽媽給她送過2000元錢;還有一位曾經在周家渡地段醫院當過護工,海新也曾資助過他500元路費。在她生命的最後時刻,媽媽哭著請醫生給她用“狠藥”,海新卻制止了:“我得的這個病很罕見,很痛苦,應該把病灶完整地保留下來,不要用藥糟蹋了,以供醫學研究之用。我要放棄治療。”1月31日,海新知道自己來日不多,錄音留下遺言:“我只想把我過後的遺體捐獻給長征醫院,希望你們支持我。”“請一定把我的遺體捐出去。”2月2日上午10時,距離海新去世不到8小時,她的遺體如願送到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完成了她對醫療事業最後的貢獻。
2005年,陳海新在醫院的格言本上寫道:“生命不止,奮鬥不息”。當人們看到她的這句格言,有些人是意外的,因為這句格言的高調與她平時的低調是那么吻合,而當她離開人世,關於她疾病的秘密不再是秘密時,人們才明白她的格言的真實內涵。“我的病無藥可醫,生命注定短暫,所以多做一點工作,我的生命價值也就更大一點。”陳海新在生前,用這句話激勵自己,也成為她人生的最好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