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開展營商環境示範市縣(園區)創建工作方案

2022年10月11日,海南省最佳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發布《海南省開展營商環境示範市縣(園區)創建工作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南省開展營商環境示範市縣(園區)創建工作方案
  • 發布單位:海南省最佳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
發布信息,內容全文,

發布信息

海南省最佳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關於印發海南省開展營商環境示範市縣(園區)創建工作方案的通知
瓊營商〔2022〕11號
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海南省開展營商環境示範市縣(園區)創建工作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海南省最佳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
2022年10月11日

內容全文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最佳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建設一批營商環境示範市縣(園區),推動全省加快建設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結合我省實際,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以及省第八次黨代會精神,聚焦市場主體關切,以制度集成創新為抓手,深化“放管服”改革,選擇一批營商環境建設工作領先的市縣和園區,創建示範市縣(園區),推動自主創新、自我革命,發揮改革創新和示範引領作用,形成“比學趕超”創建一流營商環境的濃厚氛圍,助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二、創建要求
按照下列要求選擇示範市縣(園區):
(一)具備深化提升基礎。示範市縣(園區)對有關示範內容具備一定工作基礎、已取得初步成效,通過總結提煉和深化提升先進典型經驗做法,可形成制度集成創新成果,實現領跑帶動跟跑。
(二)具備複製推廣條件。貫徹落實“三極一帶一區”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綜合考慮各市縣(園區)區位、發展條件和營商環境建設水平,優選示範市縣(園區)和示範內容,在全省範圍發揮可複製可推廣作用。
(三)具備先行先試條件。示範市縣(園區)在我省營商環境評價綜合得分處於領先水平或者部分領域得分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具有承擔國家和我省最佳化營商環境改革創新試點工作任務的條件,力爭打造一些綜合性或者單項指標的領先標桿。
三、重點示範內容
示範市縣(園區)在抓好以下示範內容的基礎上,可結合各自實際,提出新的示範內容開展先行先試,力爭形成更多可複製推廣成果。
(一)海口市。
1.深化政務服務“零跑動”改革。推動市、區、鄉鎮(街道)、村(居)四級政務網路全覆蓋,推動民生和涉企高頻事項“全程網辦”“掌上辦”和“24小時不打烊”服務。推動區、鄉鎮(街道)無差別通辦,配套建設“全流程智慧型化制證中心”。
2.提升鄉鎮(街道)政務服務“五化”水平。推動服務事項規範化、環境舒適化、配置標準化、便民特色化、明察暗訪常態化,實現事項名稱、審批時限、申請表格、申請材料、電子印章使用“五統一”,鄉鎮(街道)事項60%以上實現“秒批”,擴大“跨鎮通辦”事項範圍。
3.提升開辦企業便利化水平。將企業註冊登記、印章刻制、發票和稅務UKey申領、參保登記、社保後登記、住房公積金單位開戶整合成“一件事”,所有信息一次性採集,結果全程互認。探索實施“一業一照”以及“一照多址”“一證多址”改革。探索“一照(證)通行”改革,推進市場主體只需持有“工商營業執照”即可開展有關經營活動、民辦非企業單位只需持有“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即可開業。
4.實施“信用審批”領跑行動。創新“信易批”工作,推動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行政審批輔助系統對接,將企業和個人信用評價資料庫嵌入行政審批流程,實行分級分類信用審批服務。
5.創新“海知貸”智慧財產權融資模式。最佳化“海知貸”審批流程。建立健全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風險分擔機制,政府設立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風險池,由政府、銀行、擔保公司、評估機構分別按比例分擔風險。
6.推進“機器管招投標”。推動招標、投標、開標、評標、定標、檔案歸檔等全流程電子化,實施“不見面”開標及遠程異地評標,完善各環節電子簽章功能,對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進行智慧監管。
7.完善中小投資者維權機制。健全人民調解、行業調解、行政調解、仲裁調解、訴訟調解等多元化糾紛化解機制。建立完善證券期貨糾紛訴調對接制度、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制度。實施執行案件“調查令直通車”制度,保障勝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二)三亞市。
1.推進離島免稅品通關便利化。採取“一企一策”方式,制定離島免稅品通關監管方案,對於達到監管要求的企業,在海口關區內給予其按照通關一體化模式辦理報關手續的便利。推廣“提前申報”“匯總徵稅”等便利化措施。
2.提升人才服務水平。依託海南自由貿易港人才服務“單一視窗”,推動人才落戶“網上辦”“掌上辦”。線上線下結合,為國際人才提供來瓊邀請、子女入學、涉外婚姻登記、創新創業諮詢等一站式服務。落實國際人才評價機制和境外職業資格認定清單。進一步發揮院士工作站、“候鳥”人才工作站等作用。
3.爭創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建立健全市、區兩級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機構,建立信用信息採集、交換、共享制度。在市場監管、稅務、工程建設等領域開展“信用+風險”分級分類管理。開展“信用+政務服務”“信用+金融服務”“信用+跨境貿易”等全景式套用。
4.加強智慧財產權運用和保護。深入推進中國(三亞)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建設運行,加快建設三亞崖州灣智慧財產權特區,探索建立專利、商標、著作權、地理標誌、植物新品種“五合一”綜合服務體制,推行一體化保護機制。
5.提升綜合執法水平。推進執法數位化、智慧型化、協同化,開展“信用+智慧”執法,探索通過行政指導、行政約談、行政告誡等非強制性方式開展柔性執法。
6.協調推進“三亞經濟圈”營商環境共建共創共享。推動涉及市縣間政務服務事項跨區域通辦,探索跨市縣執法合作,推進信用信息互認共享。共同打造產業鏈、供應鏈和創新鏈,統一開發旅遊產品和精品線路,共用地理標誌農產品品牌,共建南繁產業帶和深海產業帶,以“飛地模式”推動項目落地。
(三)陵水黎族自治縣。
1.推行無差別受理服務模式。設立“大綜窗”,實施“前台全科受理、後台同步審批、統一視窗出件”模式。在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實施無差別收件或者受理,配套建設跨鄉鎮(街道)幫辦、代辦、上門辦服務隊伍,方便民眾“在家門口”辦事。
2.實施“一企一照”改革。探索開辦企業和涉及同一行業的多個經營許可事項“一表制申請、一窗式受理、一次性核查、一站式審批”,推進證照“聯合開辦、聯合變更、聯合註銷、聯合延續”改革,將許可證信息載入到營業執照“二維碼”上,實施“一企一照一碼”。
3.深入實施“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按照省級梳理的自然人全生命周期的出生、入學、就業、醫療、社保、婚育、養老、身後事等民生高頻事項,以及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的開辦企業、經營許可、投資建設、要素配套、註銷退出等涉企高頻事項,創新“一件事”主題服務套用場景,加快推進“一件事一次辦”。
4.推行社會投資項目“用地清單制”改革。在土地供應前,開展地質災害、地震安全、壓覆礦產、氣候可行性、水資源論證、水土保持、防洪、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等評估,形成評估結果和清單,在土地供應時一併交付用地單位。
5.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多評合一”“多審合一”“多事合一”。對於項目建設不同階段需要評審的各類評估評審事項,推行“多評合一”;對於同類型同階段多個項目,由建設單位同步編製成果報告,推行“多審合一”;對於水電氣網報裝和外線作業、臨時占用綠地、挖掘和占用城市道路、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等事項,推行“多事合一”。
(四)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
1.建立“一站辦好”服務制度。推行“首窗負責制”,首窗人員除了受理其視窗業務之外,全程協調辦理後續關聯事項。設立“未辦成事”受理視窗,協調各有關部門把事辦成。推行“視頻委託書”,允許以視頻形式代替紙質委託書。拓展“信用+免審”的事項範圍。
2.推動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化。暢通政銀企溝通渠道,將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納入“信易貸”服務範圍。建立“首貸戶”培育機制,設立“首貸服務專窗”。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開展農村新型合作組織信用登記評級工作。鼓勵金融機構開發熱帶高效農業信貸產品,給予信用良好的中小微企業貸款貼息獎勵。
3.探索對食品自動制售設備等新業態發放食品經營許可。在保障食品安全和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前提下,經充分研究論證和開展風險評估,對自動制售設備、無人售貨商店等自動化、無人化新業態的經營者發放食品經營許可或辦理食品經營備案。
4.試行公安服務“一窗通辦”。建設涉及治安、戶政、交管、出入境等公安服務綜合視窗,實行“前台綜合收件、後台分類審批、統一視窗出件”,推動更多事項實現線上辦理。
(五)洋浦經濟開發區。
1.建立健全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全面推行“店小二”服務,在準入準營、項目建設、要素配套、經營發展、註銷退出等方面提供全流程、全鏈條服務。深入開展“政企面對面”活動,企業反映問題直通領導層。推廣運用企業問題清零系統,倒逼問題限期解決。
2.實施貿易自由便利領跑行動。探索複製推廣洋浦保稅港區“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制度。實施進出口貨物“提前申報”“兩步申報”“船邊直提”“抵港直裝”等通關便利化措施。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推動跨境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深入開展國際船舶加注保稅油業務。實施境外船舶移籍“一事聯辦”。成立新型離岸國際貿易企業服務專班,為企業提供政策諮詢、項目協調、監測評估、金融法律等服務。
3.實施投資自由便利領跑行動。依託國際投資“單一視窗”,線上線下一體為投資者提供“一站式”服務。探索“一窗受理、一次性告知、各類許可一次性辦理”模式。在強制性標準領域探索“合格假定監管”模式,對於藥品經營許可(只限乙級非處方藥零售)事項,申請人在申辦營業執照時,同步簽署符合相關經營要求的承諾文書,在證件發放上給予便利。實施“標準地+承諾制+代辦制”,加快推動“拿地即開工”。
(六)海口江東新區。
1.推行服務事項否定報備制。將否定報備制推廣至園區所有服務事項,對於投資者申辦事項和反映問題,以受理為常態、否定為例外,對於作出否定答覆的情形,需按規定報備並提出解決投資者訴求問題的方案。
2.探索1.5級土地開發模式。對已完成一級土地開發的政府儲備地,在一定期限的租賃期內實施低強度、過渡性開發,配套推廣低層裝配式建築;待區域成熟後進行二級土地開發,解決短期內企業用地需求,推動土地有效開發和增值。
3.實施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領跑行動。深化“清單制+承諾制”改革,對於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推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和施工許可並聯辦理。試行分段核發施工許可證。推廣套用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於報規報建、質量安全管理、聯合竣工驗收等全過程。
4.推進園區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加快推進園區環保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探索入園建設項目環評分類調整改革試點;對部分行業探索實施環境影響評價承諾備案制。
(七)三亞崖州灣科技城。
1.推行格線化、全天候企業服務。全員均為“城小二”,實施格線化服務模式。企業登記註冊後,“城小二”在3天內做好對接服務。全年無休提供諮詢、預約、預審服務,高頻事項提供周末服務“不打烊”。整合第三方社會服務及創新創業載體等資源,加大對企業培育扶持力度。
2.科技賦能土地管理。搭建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與海南省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省級“土地超市”信息平台等做好銜接,構建土地信息歸集、查詢發布、智慧型選址、政策指引和招商地圖等功能於一體的土地信息平台,實現園區發展、治理、土地出讓、圖紙審查、建設工地安全監管全鏈條管理。
3.建設園區智慧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平台,開展儀器預約、檢驗檢測、項目合作、技術培訓等“一站式”科技研發服務。建設產業園區全景式遠程監測平台,解決因南繁育種科研基地分布廣造成數據採集難和監測難問題。建設境內境外企業信用服務平台,加強園區企業信用風險管控。建立共享用工平台,促進勞動者穩定就業。
四、工作步驟
(一)由點擴面階段(2022年10月至12月)。各創建單位制定本市縣(園區)範圍內由點擴面的工作推進方案,完善辦事流程、管理制度以及軟硬體設施配套等,推動本市縣(園區)改革事項和示範內容擴面、提質增效。
(二)評估推廣階段(2023年1月之後)。各創建單位總結示範市縣(園區)創建工作情況,並於2022年12月31日之前報送省最佳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辦公室。省最佳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辦公室組織開展綜合評估,並統籌協調抓好示範成果複製推廣工作。適時組織示範創建的市縣(園區)開展“擂台比武”,促進示範創建工作走深走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最佳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辦公室會同有關單位組成工作協調小組,負責創建工作統籌、指導和協調工作。海口市、三亞市、儋州市、陵水黎族自治縣、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等市縣政府負責本市縣和所屬示範園區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組建專門創建工作組,具體負責推進創建工作,確保取得實效。
(二)滾動實施創建。落實最佳化營商環境“賽馬”機制,支持和鼓勵其他的市縣(園區)向省最佳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辦公室提出創建示範市縣(園區)申請,經評估其具備創建條件的,按程式報批後滾動納入示範創建範圍。
(三)建立激勵機制。經評估認定創建工作達標和向社會公示,並上報省最佳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同意後,給予示範市縣(園區)授牌,納入全省營商環境工作考核予以加分,並分別納入市縣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產業園區考核予以加分。對創建工作當中成績突出的省有關單位、市縣(園區)有關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並作為年度考核評優的重要參考。對於創建工作中形成制度集成創新案例,支持上報國家和我省制度集成創新案例。省發改、財政、資規部門對示範市縣(園區)在項目儲備、政策引導、資金配套、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等方面給予傾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