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支持和引導社會辦醫的意見》是由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支持和引導社會辦醫的意見
- 發文機關: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發文字號:瓊府辦〔2015〕230號
檔案發布,檔案內容,
檔案發布
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國辦發〔2015〕45號)、《國家衛生計生委關於加快發展社會辦醫的若干意見》(國衛體改發〔2013〕54號)及《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海南省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實施意見的通知》(瓊府辦〔2011〕181號)等檔案精神,進一步支持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在全省建成和發展一批有一定規模、一定社會影響、一定品牌特色的社會醫療機構,建立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符合海南國際旅遊島發展需要的多元化辦醫新格局,現提出以下意見。
檔案內容
一、放寬準入條件
(一)公開公布區域醫療資源規劃情況。
省衛生計生行政主管部門要定期向社會公開公布區域內醫療機構數量、布局以及床位、大型設備等資源配置情況,並將社會辦醫納入相關規劃,按照一定比例為社會辦醫預留床位和大型設備等資源配置空間,在符合規劃總量和結構的前提下,取消對社會辦醫療機構的具體數量和地點限制,設定診所不受規劃布局限制,實行市場調節的管理方式。全省各級衛生計生行政管理部門在出台或調整本區域內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定規劃時,須及時向社會公開公布,並詳細說明本區域可新增或擬調整的醫療資源的規模和布局。對涉及新增或調整醫療資源的,在落實保基本責任的同時,支持由社會力量舉辦和運營醫療機構。未公開公布規劃的,不得以規劃為由拒絕社會力量舉辦醫療機構或配置醫療設備。
(二)優先支持社會資本、境外資本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舉辦醫療機構。
依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以下簡稱先行區)作為重要平台,通過國家賦予的優惠政策,在符合先行區產業發展規劃的前提下,引進高端醫療技術、醫療設備、醫學專業人才,興辦高端醫療、旅遊醫療、健康管理等醫療機構,並開展幹細胞臨床研究等前沿醫療技術研究項目,力爭將先行區打造為國家高端醫療旅遊試驗區、示範區。鼓勵本省公立醫療機構充分利用先行區在技術及科研方面的平台優勢,合資合作舉辦醫療機構。鼓勵具備醫療衛生投資與管理經驗的國內和境外醫療機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以合資或者合作形式在先行區舉辦醫療機構。支持中小企業專注於醫療產業鏈的不同環節,形成各自核心能力,在先行區周邊的非控制區,與醫療養生、醫療旅遊等產業融合發展,逐步將先行區發展成輻射周邊的區域醫療服務中心和醫療旅遊服務業基地。
(三)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新型醫療服務業態領域,滿足市場的多元需求。
鼓勵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進入醫療養生、醫療旅遊、醫療科研、康複診療等領域,培育業態完整的醫療健康產業鏈。鼓勵社會資本興辦舉辦康復醫院、專業護理院以及各類特色專科醫療機構。建立健全醫療機構與養生、養老機構之間的業務協作機制,推廣“醫養結合”模式,鼓勵開通養生、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的預約就診綠色通道。推動二級以上醫院與康復療養機構等之間的轉診與合作。鼓勵社會資本發展健康體檢、中醫養生保健、健康評估、醫學檢驗中心和影像中心等健康服務新興業態。
(四)放寬醫療機構設立審批。
按照權責一致、強化監管的原則,全省各市縣及各級相關部門要儘快清理規範醫療機構設立審批,相關職能部門要按照國家和我省下放審批許可權、簡化審批登記手續的有關規定,明確並向社會公開公布舉辦醫療機構審批程式、審批主體和審批時限。要通過建立監管聯動機制等方式,線上審批監管平台實時交換項目信息,實現信息共享、互聯互通。全省各級相關行政部門要按照“非禁即入”原則,全面清理、取消不合理的前置審批事項,整合社會辦醫療機構設定、執業許可等審批環節,進一步明確並縮短審批時限,不得新設前置審批事項或提高審批條件,不得限制社會辦醫療機構的經營性質,不得設定地區壁壘和部門壁壘。鼓勵有條件的市縣為申辦醫療機構相關手續提供一站式服務。完善社會辦醫療機構設立審批的屬地化管理,進一步促進社會辦醫,具體床位規模審批許可權由各市縣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149號)及《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衛醫〔2006〕432號)自行確定。
(五)放寬大型醫用設備配置。
科學制定我省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充分考慮社會辦醫療機構的發展需要,為社會辦醫療機構預留大型醫用設備配置空間,不再將社會辦醫療機構等級、床位規模等作為確定配置大型設備的必要前置條件,對社會辦醫的配置申請,重點考核機構人員資質與技術服務能力等指標。最佳化大型設備配置使用程式,簡化流程。社會辦醫療機構配置大型醫用設備,凡符合規劃條件和準入資質的,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限制。
(六)規範公立醫院改制。
在公立醫院資源豐富的市縣,鼓勵探索引導社會信譽好、具有較強管理服務能力的社會資本通過多種方式參與包括國有企業所辦醫院在內的部分公立醫院改制,在保證國有資產安全的前提下,科學規範地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推動國有企業辦醫院分離移交或改制試點,建立現代法人治理結構。公立醫院改制工作要科學、規範、有序進行,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二、進一步拓寬投融資渠道
(七)加強財政資金扶持。
將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納入政府補助範圍,在臨床重點專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執行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補助政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支持符合條件的社會辦醫療機構承接當地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以及政府下達的相關任務,並逐步擴大購買範圍。建設項目達到一定規模的,當地政府可給予貸款貼息或投資補助支持。將符合條件的社會辦醫療機構納入急救網路,執行政府下達的指令性任務,並按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待遇獲得政府補償。鼓勵社會辦醫療機構獨立開發、合作開發先進的診療技術及產品,並鼓勵將其轉化為醫用高新技術成果,符合相關條件的可納入本地區產業項目統籌資金支持範圍。積極探索建立對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激勵機制。
(八)最佳化投融資引導政策。
支持符合條件的社會辦營利性醫療機構上市融資或發行債券,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利用多種融資工具進行融資,支持社會辦醫療機構以股權融資、項目融資等方式籌集開辦費和建設發展資金。拓寬信貸抵押擔保物範圍,探索允許社會辦醫療機構利用有償取得的用於非醫療用途的土地使用權產權明晰的房產等固定資產辦理抵押貸款。鼓勵融資租賃機構對社會辦醫療機構開展大型醫療設備融資租賃,當地政府可給予貼息支持。鼓勵社會辦醫療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註冊發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籌集資金,鼓勵各類創業投資機構和融資擔保機構對醫療領域創新型業態、小微企業開展業務。省級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支持社會資本設立醫療健康產業子基金,鼓勵擔保機構為社會辦醫療機構融資進行擔保。
三、加快實現醫療資源和信息共享
(九)促進醫學檢查檢驗等資源共享。
探索以公建民營或民辦公助等多種方式,建立區域性檢驗檢查中心,面向所有醫療機構開放。鼓勵公立醫療機構與社會辦醫療機構開展合作,在確保醫療安全和滿足醫療核心功能前提下,積極推動具有檢驗資源的公立醫院通過合作、協定等方式,與社會辦醫療機構開展醫學檢驗檢查的對口支援,經委託專家進行質量評估、認證或認可後,支持各種醫療機構間實現醫學影像、醫學檢驗等結果互認和醫療機構消毒供應中心(室)等資源共享及檢驗結果互認,進一步推動公立和社會辦醫療機構間醫學檢查檢驗等資源共享。
(十)促進醫療信息共享。
持社會辦醫療機構加快實現與醫療保障、公立醫療機構等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衛生計生行政管理部門要按照信息公開的規定,暢通社會辦醫療機構獲取相關政策信息的渠道,根據審批許可權定期向社會發布轄區內公立醫療機構名錄,並依據公立醫療機構開業、更名、停業等變化情況進行及時調整。將社會辦醫療機構的醫院信息化建設納入全省醫療衛生信息管理平台,實行互聯互通、信息共享,保障社會辦醫療機構和公立醫療機構在政策知情和信息占用等公共資源共享方面享有平等權益。
(十一)加快推進和規範醫師多點執業。
鼓勵和規範醫師在不同類型、不同層級的醫療機構之間流動,鼓勵醫師到基層、邊遠山區、醫療資源稀缺地區和其他有需求的醫療機構多點執業,醫務人員在學術地位、職稱晉升、職業技能鑑定、專業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不因多點執業受影響。為國內名醫、名老中醫多點執業創造良好條件,促進我省醫療健康養生事業發展。省衛生計生行政管理部門要結合我省實際,對開展醫師多點執業涉及的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會保險等工作研究制訂試點方案。
四、改善社會辦醫執業環境
(十二)落實稅費和價格政策。
對社會辦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免徵營業稅;對符合規定的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自用的房產、土地,免徵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符合規定的社會辦營利性醫療機構自用的房產、土地,自其取得執業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徵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社會辦醫療機構按照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經認定為非營利組織的,對其提供的醫療服務等符合條件的收入免徵企業所得稅。企業、個人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對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捐贈,按照稅法規定予以稅前扣除。堅決執行國家行政事業收費相關政策,對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免徵行政事業性收費,對營利性醫療機構減半徵收行政事業性收費。進一步清理和取消對社會辦醫療機構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費項目,在接受政府管理的各類收費項目方面,對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執行與公立醫療機構相同的收費政策和標準。社會辦醫療機構用水、用電、用氣實行與公立醫療機構同價政策。社會辦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
(十三)落實醫療保險政策。
允許將符合條件的社會辦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範圍,執行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政策。凡符合醫保定點相關規定的社會辦醫療機構,均要按程式及時將其納入醫保定點服務範圍,執行與同級公立醫院相同的報銷支付政策,並及時結算和劃撥基金。不得將醫療機構所有制性質作為醫保定點的前置性條件,不得以醫保定點機構數量已滿等非醫療服務能力方面的因素為由,拒絕將社會辦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規範各類醫療收費票據,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使用統一的醫療收費票據,營利性醫療機構使用符合規定的發票,均可作為醫療保險基金支付憑證,進一步細化不同性質醫療機構收費和票據使用與醫保基金的結算辦法。鼓勵商業健康保險將城鎮醫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定點社會辦醫療機構納入保險理賠範圍,支持商業保險公司與社會辦醫療機構開展醫療合作。
(十四)進一步開展學術支持。
加強對社會辦醫療機構臨床專科能力建設的指導,將其統一納入臨床重點專科建設規劃。鼓勵社會辦醫療機構申報認定國家、省、市級重點學科、特色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醫師定期考核機構、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等。社會辦醫療機構在職稱評定、科研課題招標和成果評價等方面與公立醫院享受同等待遇。社會辦醫療機構人員在參加學術活動與業務競賽、評先評優等方面與公立醫療機構人員享有同等待遇。各醫學類行業學會、學術組織和醫療機構評審委員會應平等吸納社會辦醫療機構人員參與,不斷提高其所占比例,進一步保障社會辦醫療機構醫務人員享有擔任與其學術水平和專業能力相適應的職務的機會。
五、進一步加強監督管理
(十五)完善監督機制。
省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定期公開公布區域內醫療機構服務情況及日常監督、處罰信息,接受社會監督。加強監管體系和能力建設,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嚴肅查處租借執業證照開設醫療機構和出租承包科室等行為,嚴懲經查實的惡性醫療事故、騙取醫保資金、虛假廣告宣傳、過度醫療、推諉患者等行為,探索建立醫療機構及其從業人員退出機制。建立健全醫療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信用記錄,依法推進信息公開並納入國家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台,對嚴重違規失信者依法採取一定期限內行業禁入等懲戒措施。加強醫療安全管理,引導參加醫療責任險。省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完善醫療機構分類管理政策,明確對經營性質、資金結餘使用等的監管辦法。
(十六)將社會辦醫療機構納入統一的醫療質量控制與評價範圍和醫療糾紛處置體系。
省衛生計生行政管理部門要切實履行政府監管職責,以規範社會辦醫療機構的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和提升服務水平為核心,創新監管手段,加強對社會辦醫療機構的監管。同時,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及其他社會組織對社會辦醫療機構服務質量、服務費用、經營性等方面的監管作用,建立統一立體的監管體系,實現對社會辦醫療機構監管的制度化、常態化,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將社會辦醫療機構統一納入醫療糾紛預防、處置管理體系,社會辦醫療機構在發生重大醫患糾紛時,衛生計生行政管理部門要協調政法部門積極指導和支持其依法依規處置,維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保障良好的診療秩序。鼓勵社會辦醫療機構參加醫療責任保險、醫療意外保險等多種形式的執業保險。
(十七)促進社會辦醫療機構守法經營。
社會辦醫療機構要嚴格按照登記的經營性質開展經營活動,使用稅務部門監製的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票據,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會計制度,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並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檢查。對違反經營目的,衛生部門要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按規定責令停止執業,並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社會辦醫療機構要按照臨床必需的原則為患者提供適當的服務,嚴禁誘導醫療和過度醫療。對不當謀利、損害患者合法權益的,衛生部門要依法懲處並追究法律責任。充分發揮會計師事務所對社會辦醫療機構的審計監督作用。
(十八)培育和增強社會辦醫療機構的社會責任感。
社會辦醫療機構要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大力弘揚救死扶傷精神,加強醫務人員執業道德建設和人文精神教育,做到誠信執業。鼓勵社會辦醫療機構採用按規定設立救助基金、開展義診等多種方式回報社會。進一步培育和完善社會辦醫療機構行業協會,充分發揮其在行業自律和維護社會辦醫療機構合法權益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引導社會辦醫療機構自覺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規範經營行為,提高社會辦醫療機構的信譽度。
全省各市縣、各部門要把發展社會辦醫放在當前深入推進醫改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強組織領導,密切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省政府直屬有關部門要根據本意見要求,及時制定出台或修改完善配套措施。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要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細化政策措施。省各級發展改革、衛生計生等部門要對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定期督導,確保社會辦醫持續健康發展。
附屬檔案:重點任務工作分工及進度安排表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5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