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紅蓼花香夾岸稠

《浣溪沙·紅蓼花香夾岸稠》是宋代詞人晏殊創作的一首詞。上闋寫了春江水綠、紅蓼夾岸的水鄉美景。下闋寫了一個酒後醒來的漁父,因撥弄船槳,驚飛了一對鴛鴦,鴛鴦飛去,卻不斷回頭張望。這首詞描繪江上美景,洋溢著勃勃生機。風格自然和婉,意境清新明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浣溪沙·紅蓼花香夾岸稠
  • 作者:晏殊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出處:《珠玉詞
  • 作品體裁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浣溪沙
紅蓼花香夾岸稠,綠波春水向東流。小船輕舫好追游。
漁父酒醒重撥棹,鴛鴦飛去卻回頭。一杯銷盡兩眉愁。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浣溪沙:詞牌名,雙調四十二字,上闋三句三平韻,下闋三句兩平韻。
②紅蓼(liǎo):一種生長在水邊的植物。夏秋季開花,花淺紅色。也稱水蓼。
③舫:船。
④棹(zhào):划船的槳。
⑤卻:還。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紅蓼花開,夾岸香濃。綠波春水,向東流去。此時正好坐著小船,在江上愉快地遨賞。
漁翁酒醒,又再劃舟前行。鴛鴦被驚飛去。屢屢回頭而望。一杯在手,便解開緊鎖的雙眉,銷盡愁緒。

創作背景

據《明一統志》卷二十七《歸德府》載:南湖在歸德府(今河南商丘)城南五里,宋晏元獻放馴鷺於湖中。據這首詞的詞意推測,可能作於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晏殊遷謫於商丘時。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夾岸紅蓼叢生,四望但見滿目繁花掩映,空氣里也飄散著濃郁芳香,而相伴遙遙東去的一灣春水,碧波澄澈,正好供輕舫小舟追游嬉戲。上闋以三組連貫遞進的景象,分就冷暖色調的視覺對比、波聲人語的聽覺感觸和水氣花香的嗅覺把握里,多角度地描繪出一幅春日行樂圖,輕快明麗,洋溢著蓬勃生機與清朗氣息。
下闋則將筆勢轉注於江上風光。過片謂漁父酒醒後,頓時發覺離歸程已遠,連忙重新撥槳返回,原來他先時酣飲沉睡,一任船兒隨波飄流。不過,對此並未明寫,而是通過富於暗示性的動作,由回溯追想完成。在這個空白處,假不寫之寫,充分體達其悠閒適意的生涯。下面再由人及鳥,續寫棹動水響際,驚飛了雙雙棲憩的鴛鴦,忽地振翅遠去,卻又相互回頭照看。這句表現鴛鴦神態極生動,它們的自然生理特徵並具有社會人事內容的啟迪性,這樣便從容推出結拍,收束全篇:“一杯銷盡兩眉愁!”“愁”什麼呢,或許是韶華易逝人生短促的傷感,對於遠方戀人的眷念與離別的悲哀,某種理想境界執著而無望的追求,甚至是閒愁,一抹難以言說也不必說清的淡淡悵惘迷離情緒。總之,它煙霧般繚繞在心頭,推諉不去。但一杯在手,便得釋然,直覺跟前這花鳥水雲無不欣欣然通合天機,與人相親相近,又何不且樂現時的陽春美景,而拘拘自苦若是,念及此,就盡銷愁顏了。
這首小詞,似乎順手寫來,無須著力,卻清麗暢朗,頗具天然之趣。

名家點評

安徽大學教授宛敏灝《二晏及其詞》:頗能表現一種和婉的情調,暇豫的風度。雖近於韋莊的清俊,實不相似。各有其社會歷史來源也。

作者簡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祖籍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少有文名,被譽為神童,皇帝親自召見,賜進士及第。擔任同平章事,兼樞密使,死後諡號元獻。晏殊不僅自己身居高位,同時也注重提攜後人,范仲淹、韓琦、歐陽修等都是他的弟子。晏殊在文壇上以詞著稱,小令寫得最好,有詞一百三十多首,集成《珠玉詞》,大部分是寫閒逸生活,纏綿幽美,用語新奇,善於鍊字,有不少名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