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容易濃香近畫屏

《浣溪沙·容易濃香近畫屏》是清朝詞人納蘭性德所寫的一首詞。這裡描繪了一個戀人初逢的場面。上片前二句寫景,渲染環境氣氛。後一句由景轉到人,寫的是男子看到戀人時微妙的心理變化。下片緊接上片,對相逢場景進行描繪,寫的是相逢後乍喜乍悲,心緒慌亂的複雜情感。全詞描摹細緻入微,表達感情真摯動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浣溪沙·容易濃香近畫屏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納蘭詞》
  • 文學體裁
  • 作者納蘭性德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浣溪沙
容易濃香近畫屏,繁枝影著半窗橫。風波狹路倍憐卿。
未接語言猶悵望,才通商略已懵騰。只嫌今夜月偏明。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浣溪沙:詞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雙調四十二字,五平韻。
  2. 畫屏:繪有彩畫之屏風。
  3. 商略:原為商討之意,此處謂交談。
  4. 懵騰:迷糊、陶醉。唐韓偓《馬上見》:“去帶惜懵醉,歸因困頓眠。”

白話譯文

一陣濃郁的香氣飄來,吸引我靠近畫屏,窗外繁茂的枝葉將影子投在窗欞上。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人世間,使我身心疲憊,心裡就愈發覺得你的珍貴。
我們還沒說話,相對無言,惆悵不已。剛一說話,我已經語無倫次,於是惱恨今夜的月光太亮,我的窘態暴露無遺。

創作背景

納蘭與戀人雖情投意合,且密有婚姻之約,而納蘭的父母也許不贊成。納蘭與戀人戀愛形跡落在納蘭父母的眼裡,引起他們的嫉妒,遂硬將納蘭的戀人報名入宮,來斷絕他的念想。然而納蘭之後常偷偷入宮與戀人相見,這首詞就是詞人重逢之後而寫下的。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詞描寫的是與戀人初次見面時的情景。
上片前兩句“容易濃香近畫屏。繁枝影著半窗橫”,主要是通過前面的景物,渲染當時的氣氛。有了前面兩句的鋪墊,接下來的第三句“風波狹路倍憐卿”,才真正切入正題,描寫兩個人初見時的情景。
下片寫兩個人見面後的情景。前面兩句“未接語言猶悵望,才通商略已懵騰”,通過兩個細節,表達了兩個人相見後那種乍喜乍悲、慌亂無緒的複雜情感。
結尾一句“只嫌今夜月偏明”,既是寫景,更是抒情,用今夜的“月偏明”之景,表達出了“偷戀”者那種矛盾而複雜的心理狀態。
或者天不從願者太多,在愛情里波折的納蘭,連見戀人一眼都需要扮成僧人偷偷入宮、其實曾經的兩小無猜、蘭窗膩事,都因鴛鴦零落不復存在了:但是情難忘卻,戀人被選人宮,納蘭仍然抱著她會被放出來、他們能夠團圓的希望。而此次與戀人的會面又更堅定了他的信念。這就加深了他後來的苦痛。
正是,往事不可再來,袖口香寒。

名家點評

首都師範大學東方古籍研究所研究員張秉戌《納蘭詞箋注》:“這裡描繪了一個戀人初逢的場面。上片前二句寫景,渲染環境氣氛。第三句寫初見時的情景。其‘風波’二字意味深長,既有戀情的艱險,亦含有難言的隱憂。下片寫相逢後乍喜乍悲,心緒慌亂的複雜情感,結句則宕出一筆,用‘月偏明’之景表達出‘偷戀’者幾重複雜的心理。小詞而能描摹如畫,生動傳神,確是精妙。”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