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顯生宙幕式岩漿作用及其構造動力學》是依託南京大學,由徐夕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顯生宙幕式岩漿作用及其構造動力學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徐夕生
- 依託單位:南京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本項目擬在以往研究基礎上,著重研究浙江境內的古生代、早中生代和晚中生代岩漿作用,對疑似加里東期花崗岩和疑似印支期花崗岩進行新的厘定,闡明其時空分布及起源,同時結合閩、粵、湘、贛鄰區顯生宙岩漿作用研究成果,旨在對中國東南部顯生宙幕式岩漿作用及其構造動力學有較全面的認識。在研究方法上,以野外地質學-岩相學-礦物化學-岩石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緊密結合為特色,特別是運用微區原位LA-ICP-MS測試技術進行大量的鋯石U-Pb同位素定年,準確分析華南的幕式岩漿作用在浙江的記錄,揭示武夷-雲開造山運動、印支運動和太平洋板塊向中國東南大陸俯衝這些構造動力學作用在浙江的回響。
結題摘要
研究表明,浙江金羅後和靖居S型、A型花崗岩均起源於古元古代和太古代的地殼物質與不同比例新生物質的混合。古元古代同期侵位的S型和A型花崗岩形成於板內伸展的動力學背景,記錄了一次重要的地殼幕式增長和再造事件。靖居斑狀石英二長岩的形成年齡(226.2±1.4 Ma)和金羅後片麻狀花崗閃長岩、靖居鉀長花崗岩的下交點年齡(224–231 Ma)代表了本區另一次重要的熱事件的疊加。 我們對浙南疑似加里東期花崗岩的下灣、墩頭和浙東北的龍山(懈浦)岩體進行野外觀察和系統採樣。下灣二長花崗岩和墩頭花崗閃長岩均形成於約410 Ma。華南的早古生代花崗岩主要形成於440至390 Ma。這些花崗岩可分為兩類:A類具有相對較高的εHf(t)和εNd(t)值以及高的初始溫度;而B類具有相對較低的εHf(t)和εNd(t)值以及低的初始溫度。包括下灣和墩頭花崗岩在內的A類花崗岩是由於軟流圈來源的岩漿與地殼深部的沉積變質岩相互作用,發生廣泛的同化混染與分離結晶(AFC)作用而產生;而B類花崗岩主要是由於同期底侵的來自於岩石圈地幔的玄武質岩漿與基底變質岩反應導致的同化混染與分離結晶(AFC)作用而產生。 對疑似印支期花崗岩的大爽岩體研究表明,它確實就是印支期花崗岩,該岩體由兩種不同岩性的岩石組成:西部的正長岩和東部的石英二長岩,鋯石U—Pb年齡分別為224±3 Ma 和226±2 Ma。 浙江晚中生代火山岩漿活動時代如下:最早的零星火山岩漿活動發生於~177 Ma,但之後有近40 Ma的沉寂期,大規模的岩漿活動發生於140~88 Ma,峰期為135~120 Ma。下火山岩系形成於140–120 Ma,並可進一步分為cycle I (140–128 Ma) and cycle II (122–120 Ma);上火山岩系形成於110–88 Ma。上火山岩系中的永康群和天台群是同期異相的產物。根據對浙江地區一系列白堊紀火山岩及相關花崗質侵入岩的系統研究和對比,我們認為在這些岩石的形成過程中,幔源物質貢獻是在逐漸增強的岩石圈伸展構造背景下,由內陸向沿海逐漸發生的。這些現象可以用一種古太平洋板塊的北西向俯衝模式,伴隨著幕式板片後撤使得大陸邊緣弧體系逐漸向大洋遷移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