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師範大學社會學民俗學研究中心是浙江師範大學下屬研究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師範大學社會學民俗學研究中心
- 所屬機構:浙江師範大學
一、歷史沿革
浙江師範大學社會學民俗學研究中心於2002年10月成立,由陳華文任中心主任。浙江師範大學社會學民俗學研究中心主要依託我校法政學院與人文學院,更有效地整合校內的學術資源,使其向學科交叉型、互滲型發展。浙江師範大學社會學民俗學研究中心是校重點研究所,共有12名工作人員。現有在職教授4人,副教授7人,講師1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7人,在讀博士3人。2002年,黃寶富為研究中心人員,2005年,黃寶富不再擔任研究中心人員,並新增李震、王逍、張兆曙、許放明為本研究中心人員。浙江師範大學社會學民俗學研究中心主任陳華文是人文學院教授、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其專著《民俗文化學》系統地探討民俗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表現以及民俗作為族群的獨特生活方式,在民俗學界影響較大。中心副主任張根福是法政學院教授,在抗戰時移民與人口史方面有相當的研究,其專著《抗戰時期浙江的移民與人口》。浙師大社會學民俗學研究中心以校內的社會學、民俗學研究人員為主,側重在社會經濟、社會移民、社會人口、社會理論、人生民俗、歲時民俗、民間信仰等方面的研究。
二、性質和任務:
浙江師範大學社會學民俗學研究中心以校內的社會學、民俗學研究人員為主,屬於研究性質的機構。主要任務是研究農村社會現狀、社會移民、社會人口、社會理論、人生民俗、歲時民俗、民間信仰等內容。該中心與中國民俗學會聯合成功舉辦了全國民俗民間文化保護與發展的全國學術研討會。在民俗學教學方面,積累了十幾年的民俗學與民間文學本科教學經驗。民俗學課程深受學生歡迎,圖書資料豐富,學術隊伍強大,學術知識結構合理,學術研究資金充足。社會學民俗學研究中心主要從事社會史、移民與人口、社會理論、農村基層民主進程、民間信仰、人生民俗、歲時民俗、理論民俗學、區域民俗學、文藝民俗學的研究等。目前國內民俗學作為社會學的一個二級學科,一直與社會學有著密切的聯繫,社會學與民俗學聯手發展在中國學術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傳統。早期的社會學派有著一定的民俗淵源,如燕京學派。因此,本研究中心的建立也是繼承現代社會科學發展史上民俗學與社會學、人類學合作發展的良好學術傳統。
三、工作情況及特色
浙江師範大學社會學民俗學研究中心自成立以來,一直從事科學研究,為學校學科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第一,在人才培養方面,培養了大批社會學科和中文學科的本科畢業生,部份中心研究人員培養了20餘名發展社會學、農村社會學、民俗學碩士研究生。第二,在學科建設方面,在原有社會學碩士點的基礎下,我中心在2005年成功地申請到了民俗學碩士點,第三,在科學研究方面,浙江師範大學社會學民俗學研究中心作為一個校重點研究所,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績。具體研究成果如下:
1.部份論文:
陳華文:《鐘敬文與杭州中國民俗學會的活動及歷史地位》,《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2年1期。
陳華文:《傳統的回歸:成人禮的現代意義》,《民俗學刊》2002年第4期。
陳華文:《喪葬:生存者的信仰文化》,《中國民俗學會年刊》,2002年。
陳華文:《論吳越喪葬文化的區域性特徵》,《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
陳華文:《過程與具體:對生命文化的解讀》,《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3年第5期。
陳華文:《關注人類的最終歸處:以20年來喪葬文化研究著作為例》,《民俗研究》,2004年第1期。
陳華文:《論典籍、詩文與傳說的交錯互動》,《民間文化論壇》,2004年第5期。
盧福營:《村民分化與村民自治》,《中國農村觀察》,2002年第2期。
盧福營:《現階段農村村級社區公共決策探析》,《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
盧福營:《論村民自治運作中的公共參與》,《政治學研究》2003年第4期。
王逍:《農村共同富裕問題芻議》,《社會主義研究》2002年第1期。
王逍:《彭德懷廬山上書的思想動因》,《浙江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
張根福:《汪偽戰時體制下的金融體制》,《山東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張根福:《抗戰時期遷移人口的結構分析》,《史學月刊》,2003年第3期。
張根福:《抗戰時期浙江省人口遷移的特徵與影響》,《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3年第3期。
張根福:《論城市基層政權與居民自治的有機銜接》,《浙江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張兆曙:《鄉村五十年:日常實踐中的國家與農民》,《開放時代》,2004年第4期。
張兆曙:《流動的交易:多生社會經濟發展的一種因素》,《社會》,2004年第4期。
鄭祥福:《20世紀西方文化哲學發展述評》,《國外社會科學》,2002年第5期。
鄭祥福:《從認識論視域解讀大眾文化》,《浙江社會科學》,2003年第3期。
許放明:《經濟行為與社會關係――浙江義烏H市的調查分析》,《華東理工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周志山:《精神現象學與社會關係和人的生成》,《學術研究》,2002年第11期。
周志山:《康德批判哲學中的理性自我與感性自我》,《學術論壇》,2002年第6期。
周志山:《馬克思實物觀的實踐本質和關係向度》,《社會科學戰線》,2004年第2期。
陳向義:《以人為中心的發展理論的哲學合法性》,《江淮論壇》,2002年第6期。
陳向義:《傳統發展觀的前提批判》,《社會科學》,2003年第4期。
劉成斌:《從高考作文看社會對青年的期待》,《中國青年研究》,2004年第2期。
吳伯田:《論科學對美的追求及其作用》,《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02年第4期。
宣炳善:《論陳華文的民俗學研究》,《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
宣炳善:《對教育部學術〈學術規範〉的兩點質疑》,《粵海風》,2004年第6期。
宣炳善:《趙旭東:反思本土文化建構》,《中國學術》,2004年第3期,(總第十九輯)。
宣炳善:《大學演講傳統與公民自我啟蒙》,《書屋》,2005年第8期。
李震:《從魯迅的語言風格看修辭的美學意義》,《修辭學習》,2003年第2期。
2.部份專著:
陳華文:《文化學概論》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9月
陳華文:《婚姻習俗與文化》,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陳華文:《漢族風俗史》(第二卷),學林出版社,2004年12月
張根福:《抗戰時期浙江省人口遷移與社會變遷》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12月
盧福營:《農民分化過程中的村治》,南方出版社,2000年6月
鄭祥福:《科學的形象》,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5月
3.部分課題:
陳華文:“吳越喪葬文化”,九五省規劃課題,1.3萬元。
陳華文:“婚姻與文化”,杭州現代文化工作室,橫向課題,5萬。
陳華文:“浙江民間喪葬信仰文化研究”,2005省規劃辦課題,2萬。
陳華文:“浙江民民俗史”,浙江文化研究工程課題,2萬。
張根福:“抗戰時期東南地區人口遷移與西部開發”,2003國家社科基金,7萬。
張根福:“抗戰時期浙江省人口遷移與社會影響”,2005浙江文化研究工程課題,2萬。
張根福:“古代浙北平原經濟開發對環境變遷影響研究”,2003浙江省哲社規劃辦項目,1萬。
盧福營:“農村幹部培訓與中國農村社會發展”,橫向課題,1萬。
盧福營:“村級治理體制變遷與民主政治建設――以浙江省經驗為例”,華中師大中國農村問題中心項目,2萬。
盧福營:“農村基層政治生活中的派系矛盾研究”,2003浙江省社科聯項目,0.3萬。
盧福營:“四類村莊社會分層的個案比較研究”,浙江省社科規劃重點項目,1.5萬。
鄭祥福:“認知主義科學哲學研究”,浙江省教育廳課題,0.5萬。
吳伯田:科技哲學與當代重大人文社會問題研究,2005省規劃辦課題,1萬。
宣炳善:“浙南地區殯葬改革與新喪葬民俗現象”,2003浙江省教育廳課題,0.5萬。
周志山:馬克思和諧社會思想研究2005省規劃辦課題,1萬。
許放明:“城市家族關係微觀研究”2004年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1萬。
張兆曙:“代際職業流動、財富繼承方式與浙江農村私營企業的代際發展”,2004年18、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1萬。
陳向義:“以人為本的發展觀研究”2004年浙江省社聯課題,0.3萬。
4.部份獲獎情況:
陳華文:《民俗文化學》,浙江省教育廳2000年哲社三等獎。
陳華文:《喪葬史》,省第十屆(2002年)哲社優秀成果著作類三等獎
陳華文:《雪球--漢民族的人類學分析》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七屆(2002年1月)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
盧福營:《個私經濟發達背景下能人型村治》,省第二屆(2001年)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盧福營:《轉型時期的大陸農民分化》浙江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2001年)
盧福營:《農民分化過程中的村治》浙江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2002年)
鄭祥福:《范·弗拉森與後現代科學哲學》浙江省第九屆(2001年)哲社優秀成果一等獎。
鄭祥福:《科學的精神》(個人譯著)浙江省第十屆(2002年)哲社優秀成果專著類二等獎
張根福:《抗戰時期浙江省人口遷移與社會影響》,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一等獎(2003年)
張根福:《抗戰時期浙江省人口遷移研究》,浙江省教育廳二等獎(2003年)
第四,浙江師範大學社會學民俗學研究中心自成立以來積極開展各種社會活動,產生了重要影響。浙江師範大學社會學民俗學研究中心與中國民俗學會、浙江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於2004年4月18至21日在浙江師範大學舉辦了題為“民俗、民間文化與保護開發”的全國學術研討會,與會代表就民俗、民間文化的保護開發以及其他民俗學、民間文化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廣泛的研討,取得了一批有意義的學術成果。
首先、對民俗、民間文化保護的理論思考與政策應對。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劉魁立教授提交的論文《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整體性原則》,從四方面闡述了文化遺產保護問題:一、不能將具體文化事象從它的生存環境和背景中割裂出來進行保護,否則就會切斷民間文化自我更新的能力。既要保護文化事象本身,也要保護它的生命之源。二、應該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身的發展,不能將之視為過去文化的遺留物。三、保護過程中應關注和尊重蘊含其中的文化價值觀。四、注意保護過程中各方利益的協調。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城鎮民俗保護髮展與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陳勤建教授則從實際的民俗文化保護經歷出發,指出目前民俗學學者只參與了前期的策劃,而沒有參與到真正的規划過程中去,所以民俗民間文化保護總是偏離了學者的學術論證與構想。上海社科院蔡豐明研究員論述了上海城市民俗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以及存在的問題,如文化保護自覺意識不強烈,包括許多民眾與官員自身對民俗文化保護理解不夠,認為傳統文化保護與現代化相矛盾、保護過程缺乏科學規劃、資金投入不足、立法制度不嚴、宣傳力度不夠等問題。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徐華龍則在發言中討論了上海都市民俗文化走向衰亡的原因。杭州師範學院的顧希佳教授提交的《當前民間文化保護的民俗學思考》一文,則就保護遺產與發展經濟關係的處理;保護遺產與文化創新;普查與學術研究不能割裂開來等問題進行了闡釋。溫州師範學院的邱國珍教授以畲族盤瓠信仰為例討論了知識分子在民族民間文化保護中的雙重作用問題。賴施虬則以《永嘉林杭村民俗資源的開發利用》為題討論了溫州永嘉縣偏僻落後的小山村在民俗專家提供的思路下山水資源與民俗資源得到合理開發,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景點的成功個案。何紅一教授的《中國南方民間剪紙的歷史、現狀與開發價值研究》的論文就南方的剪紙文化及其開發問題進行了全面的闡釋;何穎提交了《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民俗文化可持續發展的思考》論文,認為可持續發展也是對民族民間文化的一種反思。
其次、當下民俗、民間文化現象的調查與研究。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浙江師範大學社會學民俗學研究中心主任陳華文教授以浙江省武義縣部分村落“水口樹”文化的調查為例,論述了水口樹這一傳統的民俗民間文化與當下環境保護理論和意識的一致性,認為保護與開發民俗民間文化必須順其自然,在保證生存傳統不被破壞的情況下才是有價值的。浙江師範大學宣炳善博士提交的《2000年榕江縣計畫鄉加去村苗族鼓藏祭祖節調查報告》,是其《金華鬥牛研究》的繼續,在比較春秋時期中原一帶華夏族的上層社會的屍祭禮俗的基礎上,對苗族的祭祖民俗進行了調查記錄,並就苗族祭祖中的鼓藏頭與上古的“屍”的類似的形式進行了研究。北京師範大學陳子艾教授提交的論文《古梅山桐山區域是蚩尤部族世居地之一:湘中山地蚩尤信仰民俗調查》中通過實地調查,結合古史、民族志、道教梅山教、師公經書等資料認為北宋開梅山時的梅山苗族、瑤族居民,是上古蚩尤部族的嫡裔,古梅山峒區域是上古蚩尤部族的世居地之一。上海大學田兆元教授的《上海城鄉的禁忌、儀式與社會轉型》對上海的兩個個案進行了歷時性的分析,同時結合寶雞的炎帝會個案進行平行比較,從而考察了鄉村信仰的輻射力問題。深圳寶安黨校的曾祥委教授在《盤古探源》的論文中通過大量田野作業證據,揭示盤古神話之根在瑤族,古老的源頭則在東夷。浙江師大的黃敏輝則通過自己對浙北、浙中的現有諸村鎮寺廟的調查,探討了目前寺廟出現的新功能,以及寺廟與當前民眾生活的關係,並分析了兩地寺廟存在的消長的原因。另外,劉錫誠教授提交的《鄉土研究的先驅――董作賓〈看見她〉研究及其他》,蔣明智教授提交的《龍母信仰的歷史演變――悅城龍母信仰研究之三》等論文則從不同視角研究了相關的民俗、民間文化問題。
再次、對民俗學理論本身的探討。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範大學劉鐵梁教授從重溫何為民俗的學科傳統話題入手,強調民俗學要直接閱讀生活,而不是用精英的文獻來闡釋。在闡釋民俗的過程中,要老老實實了解民眾的心理,而不是教育民眾,要讓創造民俗的民眾也有發言的機會。他認為民俗的闡釋就是民俗碎片的有機聯繫。在此基礎上,劉鐵梁提出了實驗民俗志撰寫的理論構想,主張標誌性的文化統領式的新民俗志的撰寫理念。集美大學的夏敏教授則通過追問什麼是田野入手,強調以往的民俗學重視民俗描述,現在則更應重視民俗的傳播,特別在全球化時期,民俗學應調整其思路並不斷擴展研究領域。會議期間,與會學者還去金華雅畈鎮銅山鬥牛場考察了金華民間鬥牛民俗,到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武義縣的郭洞考察民居民俗及其保護開發,感受浙江金華神秘而厚重的民間文化。著名民俗學者劉錫誠、烏丙安、董曉萍、高丙中、蕭放等人,雖然不能蒞會,但他們都發來了熱情洋溢的賀信,對學術會議的召開表達最誠擎的祝賀。
浙江師範大學社會學民俗學研究中心繼續購置社會學民俗學專業圖書,鼓勵中心人員外出學術交流與進修,與外校的相關社會學、民俗學研究機構保持良好的學術聯繫,不斷提高學術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