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醫藥大學聽力與言語科學學院

浙江中醫藥大學聽力與言語科學學院

浙江中醫藥大學聽力與言語科學學院是浙江中醫藥大學最具特色的二級學院之一。該院經過對社會需要的細緻調查和省內外專家的反覆論證,以原耳聾康復研究所為基礎,在全國率先申報了聽力學專業(本科)。於2001年秋開始試辦新專業,2002年經省教育廳和國家教育部批准,該專業正式成為全國首家目錄外聽力學本科專業。2004年4月,經學院批准成立全國首個聽力與言語科學系。2006年5月,升格為聽力與言語科學學院。

2014年秋季,聽力學院與校內多個學院合併為醫學技術學院,聽力與言語科學學院改為聽力系。

基本介紹

師資建設,設施設備,教學管理,成果貢獻,

師資建設

該院一貫重視師資隊伍建設,不斷調整師資隊伍結構,加大人才引進,通過多渠道引進和培養師資力量(如派出進修、在職培養、學歷教育等)。對青年教師有計畫、有目標地進行培養,同時採用請進來,送出去的方法對每位教師進行培訓,目前已形成一支相對穩定、結構合理、具有鮮明聽力學特色的師資隊伍。35歲以下的教師中大多數獲得碩士學位,35歲以上教師獲得本科學歷或副高以上的教學職稱。目前專業師資隊伍年齡、學歷、職稱結構合理,專業負責人王永華教授,從事聽力學教學科研臨床工作20多年,科研教學成果顯著。

設施設備

聽力與言語科學學院下設臨床聽力學與仿真耳教學實驗中心,該實驗中心成立於2004年。自2001年起,已經承擔了聽力學專業等近千名學生的實驗教學任務。現有教學實驗室面積500多平方米,已開出的實驗課程為基礎聽力學實踐、臨床聽力學實踐、助聽器學實踐等,共包括了64個實驗項目;現有萬元以上實驗儀器設備40多台套,總價值約300多萬元,2007年10月通過了浙江省教育廳組織的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合格實驗室評估。

教學管理

學院注重加強教學管理隊伍建設。主管教學院長從事教學與管理工作20餘年,具有較高的教育理論水平和豐富的教學管理經驗。學院已經形成一支職稱、學歷、年齡結構合理的教學管理隊伍。學院通過定期、不定期業務培訓、赴國內外高校考察、研修和參加學術研討、聘請專家講學、在職進修、參與教學管理課題研究、參與校內外各類教學評估工作等多種途徑,促進管理人員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
學院除嚴格執行學校教學規章制度外,結合專業教學和建設的規章制度。各教研室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嚴格按教學計畫、教學大綱內容、教學日曆授課,各項制度執行情況良好。積極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教學效果,推進教學改革。學院嚴格執行新教師試講制度、三級聽課制度、班主任輔導員聽課制度等相關制度,通過學生評教、教研室評教方式,督導教師提高教學質量並堅持常規教學檢查工作。各學期教學檢查資料齊全,成效顯著。建立了督導員隊伍,負責對各主要教學環節的教學活動和相關教學檔案進行定期或隨機的監督檢查或抽查,及時提出整改建議。堅持開展專業評估、實驗室評估、課堂教學質量評估、同行評估、督導員評估、學生評估、畢業論文檢查、試卷檢查、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等多種教學評估活動,把教學評估機制融入日常教學管理工作中,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學評估的功能。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將各種評估、檢查結果反饋給被評估者。通過教學工作會議總結教學工作經驗,通報有關教學檢查及評估結果,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召開教學學生座談會、教師座談會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並反饋到相關部門予以解決。每學期對學生評教結果進行統計分析,通過不同方式反饋至教師本人,肯定成績,指出不足,指導和幫助存在問題的教師整改提高。根據《教學事故認定和處理辦法》,對因任課教師、教輔人員、教學管理人員及教學服務部門人員的直接或間接責任,影響教學秩序、教學進程和教學質量者,進行教學事故的認定。

成果貢獻

本學院自創建以來,重視科研發展:2004年負責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先後獲國家、省部級科研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及13項專利。
在聽力學人才培養方面,我院秉承“產學研有機統一,企校所緊密結合”的培養方針,從專業技能、服務意識、溝通能力等各方面全面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最會學習、最能吃苦、最能適應社會”的綜合型實用性人才;以“四個模組培養模式”為導向,引導學生從自身出發,不斷挖掘學生自身的潛質,全面發展學生的個性興趣,在綜合型素質培養的基礎上,不斷培養發散型人才,以適應社會的變化。聽力學具有特色的學生培養工作為聽力學領域不斷輸送優秀聽力學人才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