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革命根據地第三次反“圍剿”

洪湖革命根據地第三次反“圍剿”是指1931年9月~12月,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湖北、湖南兩省邊界的洪湖蘇區軍民反擊國民黨軍第三次“圍剿”的作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洪湖革命根據地第三次反“圍剿”
  • 發生時間:1931年9月 至 1931年12月
  • 發生地點:湖北省、湖南省交界的洪湖周圍地區
1931年9月初,國民黨軍第10軍軍長、湘鄂川邊區“清鄉”督辦徐源泉,利用洪湖蘇區遭受嚴重水災之機,調集其第19師、新編第11師、新編第7旅,在地主武裝配合下,以洪湖蘇區的華容縣東山地區為重點,發動第三次“圍剿”。這時,紅軍第3軍(由紅2軍團改編)第7、第8師尚在以房縣為中心的鄂西北蘇區;第9師主力按照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的決定,為開闢潛江、京山、天門地區,正在向襄河以北出擊;在洪湖蘇區江北堅持鬥爭的只有紅9師第25團,在江南只有游擊隊300餘人。面對國民黨軍的“圍剿”,以楊光華為代理書記的中共湘鄂西臨時省委領導江南遊擊隊和人民民眾進行頑強抗擊,但因力量懸殊,被迫突圍轉移到江北。國民黨軍控制華容東山各要點後,對蘇區幹部和民眾進行殘酷迫害。10月上旬,為反擊國民黨軍的血腥鎮壓,爭取恢復江南蘇區,紅25團會同原江南遊擊隊渡江進入東山地區。21日拂曉襲占九佛崗,乘勢擊潰石華堰、毛家巷之敵,並跟蹤追擊到華容城東的狀元街,斃俘國民黨軍200餘人,繳槍100餘支。23日,又在煙墩、大王廠、三郎堰等地,向第19師及新編第11師一部展開進攻,激戰兩日未能將其殲滅,遂撤返江北。不久,中共湘鄂西臨時省委又在江南組成游擊大隊,經過艱苦鬥爭,到年底逐步恢復了洪湖蘇區的江南地區。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