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山房圖》是明代畫家陳宗淵於永樂十三年(1415年)冬創作的一幅紙本水墨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這幅畫描寫山莊景物,畫法繼承元代,近似王紱,意境清遠,筆墨蒼秀,風格秀逸,墨色富於變化,是陳宗淵存世僅有的一幅作品。構圖疏密有致,開合相生,顯得幽謐深邃。山石用荷葉效,線條多用中鋒,自上而下拖長,錯落紛披,折轉靈動,水墨渲淡,苔點細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洪崖山房圖
- 作者:陳宗淵
- 創作年代:明代
- 材質:紙本
- 畫作類型:水墨畫
- 規格:縱27.1厘米,橫106.2厘米
- 現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
- 幅式:長卷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構圖,主題,技法,研究價值,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洪崖山房圖》是描繪洪崖山房實際景象之作。畫面峰巒秀拔,林壑深遠,平溪小橋。山腳房舍一棟,坐落於蒼松翠竹之中,環繞雅靜。室外一人在攜寢侍者陪同下策杖過橋,似有訪友之意,室內一人讀書,使畫面更添書卷氣。
該畫無款,鈐“陳宗淵氏”、“遊戲翰墨”二印。引首有陳登篆書“洪崖山房”四字,後紙有胡儼書寫的《洪崖山房記》和梁潛書寫的詩序,楊榮、李時勉、王英、王直、陳敬宗、王洪、鄒緝、金幼孜、墾庵題詩。
創作背景
《洪崖山房圖》是陳宗淵傳世作品,為其受友人胡儼之請按實景創作的。胡儼懷著還鄉歸隱之情,在家鄉築室名“洪崖山房”,表達歸鄉之情。他曾請王紱為其作圖,但王紱當時因病重便作詩推辭,胡儼遂轉請其弟子陳宗淵創作了此圖。此圖作於永樂十三年(1415年)冬。
藝術鑑賞
構圖
此畫構圖嚴謹,筆墨結構嚴密而細緻。畫面內容重偏左邊,即倚山築建的山房,堂中有文人讀書。山房為松蔭所掩,板橋跨溪遠岫橫雲,這些背景描繪,都是為襯托洪崖山房這一清幽佳境而作。此畫片幅較長,所攝入景物也繁雜,但脈絡分明,筆墨細密,不欠松秀。山房處的松樹紮根於石坡,石坡用斫筆勾勒,坡面加披麻皴。近處的松樹薊法,枝幹虬曲多節,風骨高拔奇崛,岫姿空靈,瘦挺清癯。遠處和山頭的樹木,用墨一抹而過。山形遠近皆以壯闊濕筆直掃而過,墨氣潤澤酣暢,淋漓鮮活,大勢磅礴,展現著一派江南風光的明秀韻味。
主題
此畫繪有江南山水“淡墨輕嵐”的濕潤氣候和幽美平遠的山野風光。遠處山峰起伏,山體脈絡與形勢走向,分別凸崚嶒,起伏延展,連線澄波。山間和河岸叢樹蓊茂,峰巒秀潤,呈現岀一派冮南的風光。坡岸間板橋流水,在橋頭有一位長者策杖而來,後有一小童抱琴跟隨。小徑直通山下,谷中溪泉潺潺。畫幅左邊畫有院落、山房,四周築有闈牆,牆垣內有數間屋宇房舍,這是主人胡儼的洪崖山房,點明了此畫的主題。屋內大門敞開,寬敞的堂上一人手持書卷,正在專心致志閱讀。
技法
此畫捲風格秀逸,墨色富於變化。技法遠承元人而近師王紱,表現出文人畫恬淡幽雅的情趣。山石用荷葉效,線條多用中鋒,自上而下拖長,錯落紛披,折轉靈動,水墨渲淡,苔點細密。畫中人物所占比例很小,只寥寥數筆,但形神自然。
研究價值
卷首篆書“洪崖山房”四字,出自明初書法家陳登之手,此四字也是他流傳下來的極為罕見的墨跡之一。卷後因為有胡儼書寫的《洪崖山房記》、梁潛書寫的詩序及楊榮、李時勉、王英、王直、陳敬宗、王洪、鄒緝、金幼孜等當時名人所書和詩多首,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
名家點評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潘守永:從我們對天台山水的考察來看,這幅畫的思想體系實際上來源於作者家鄉的山水,他運用獨特的畫作技法,表現了青山清水親自然的風格,體現的是一種“根文化”。
作者簡介
陳宗淵,生卒年未詳,明代畫家。本為墨匠,成祖永樂初在翰林學書,臨拓逼真,後經黃淮推薦,得解除匠籍,敘中書舍人,歷事永樂、洪熙、宣德三朝,以刑部主事致仕。善畫,山水學王紱,兼工寫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