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洪山調
- 類別:民間曲藝
- 流傳區域:河南焦作
- 歷史:2500年
發展歷史,藝術特點,唱腔,行當,服飾,妝容,樂器,曲牌,音樂,其它,流派藝術,劇目,劇團,保護現狀,
發展歷史
洪山調是中國曲壇上一種獨特而稀有的優秀民間文化遺產。相傳洪山調起源於春秋末期,為晉國重臣苗賁皇所創,西漢、東漢時期盛行於民間,唐、宋時期達到了頂峰,明、清及民國時期更加繁榮昌盛,至今2500的歷史。歷史上曾有”洪山調霸覃懷(今河南沁陽市、溫縣所轄地域)天下”之說。
據 1973 年考古發現,河南焦作市西馮封村(原屬博愛縣)南宋、金墓中有彈三弦的說唱俑(實物現存河南省博物院)。三弦形制為大鼓低音三弦,俑人為坐姿,呈自彈自唱狀。
據藝人口碑資料傳,清乾隆年間的著名藝師柴明勛的徒弟達100多人,出名的有48個,有“半百高徒”之稱。自乾隆年間藝人馬文彪起至今已有10代。隨著趙鐵印、范貴書、鄭松貴、申玉麟、石廣慶等幾十位末代老藝人相繼謝世,許多曲目未及整理、挖掘,目前僅剩藝人馬九信還能表演完整的洪山調曲目。
藝術特點
唱腔
洪山調的唱腔音樂屬板式變化體,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快二八板、滾板、流水板、大漢腔、小漢腔、崑腔、陽腔、快板、頂板。此外。還有用於開場之前的開場曲,亦叫大開場。
行當
單人坐唱,無行當分工。
服飾
無特殊服飾。
妝容
不化妝。
樂器
大三弦、節子板。主要樂器大三弦在伴奏中,除運用按、揉、打、拍、單音、雙音等傳統技法外,還常有從高音到低音的大滑音演奏,並能模擬說話、鳥叫、鑼鼓、槍炮等自然聲響,烘托演唱氣氛,藝術效果頗佳。
曲牌
洪山調的曲目以中、長篇為主,另外還有些書帽、小段。詞格以七字句和十字句為主,演唱中以唱為主,偶有念白,念白為本地方言,人物語言形象生動。
音樂
洪山調板式齊全多樣,曲調高亢,婉轉細膩、優美流暢,音樂表現力豐富,藝術感染力較強。
其它
洪山凋的主要演唱形式為坐唱,一人懷抱大鼓三弦,左腿縛節子板,演唱時,自彈自唱自擊節子板,亦稱”腿板書”。與三弦書早期的演唱形式腿板書相同,部分唱腔和演唱形式也與山西洪洞縣一帶的“霍縣地方書”近似。
因歷史傳承原因,自清乾隆以來,洪山調藝人均為盲人。
流派藝術
在演唱風格上,洪山調有頂板和閃板兩種不同風格的藝術流派,頂板派是傳統的板上起腔唱法,節奏平穩有力,舒展流暢,盪氣迴腸;閃板派唱法上閃板奪字用的多,具有風趣幽默、輕快活潑的風格特點。
劇目
因歷史久遠及從藝群體的特殊性(均為盲人),清乾隆以前的藝人皆已失考。洪山調的傳統曲(書)目約有二百餘部(篇)。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前後,清化(今博愛縣)許良洪山調藝人馬文彪(約1753-1824),溫縣三街的劉景仙(約1751-1819))。常在沁陽、清化、溫縣、孟縣等城鎮演唱,以《白海棠割肝救母》、《孟姜女哭長城》等曲目享名。馬文標弟子溫縣柴門莊的柴明勛(1783-1860),劉景仙弟子溫縣西關二街關胡同的牛發玉在嘉慶年間享譽丹河、沁河兩岸,常演《目連僧救母》、《濬縣打花》、《梁山伯與祝英台》等中、短篇曲(書)目。柴明勛彈奏、說唱技藝全面,功底紮實一生授徒近百名,有影響者四十多人,因而有“半百高徒”之美稱。
道光年間,柴明勛、牛發玉與博愛縣建軍莊的王先兒(1814-1895)等多在懷慶府一帶鄉村演唱,並逐漸發展為以演唱長篇為主,如《三洪傳》、《單寶童投親》、《李懷玉投親》等。
同治、光緒年間,洪山調演唱隊伍不斷壯大,湧現出一批有影響的藝人。如溫縣林召鄉後張莊村的趙天壽(師承柴明勛),祥雲鎮北賈村的張力舉(師承牛發玉),博愛縣王先兒的門徒郭培元(綽號“瞎侃”, 1853-1926)、杜庭魁(綽號“瞎窩”,1854-1920)、崔其樣(綽號“瞎吹”,1854-1920)、尚九章(綽號“瞎羅”,1857-1939)和沁陽趙寨村的王立文(1854-1934)等。光緒元年(1875),張力舉還把洪山調傳至修武、獲嘉、原陽、封丘、延津一帶。他們不但擴大了洪山調的影響,而且還改變自彈自唱的方式,進行組班演出。在原來一把三弦伴奏的基礎上,增加了四弦、墜琴、二胡等伴奏樂器。演出時,演唱者居中而坐自彈三弦,用腿板擊節,其他伴奏人員分坐兩邊各操樂器,烘托氣氛。有時,幾把三弦合奏,和諧自如,招來許多聽眾。
清末民初,京漢、道(道口)清(清化)鐵路興建。清化鎮成為水(運河)旱碼頭。在該鎮南后街(今三街)開闢了一處供富賈豪商候車等船時消遺作樂的場所,名為“桌堂”。六間瓦房,內設賭桌和茶水、小吃。堂主為了招攬顧客,常邀說唱藝人到此演唱。洪山調藝人梁紹武(藝名麻梁先兒)、劉朋章、王兆同等,每人十天或半月,輪流獻藝,常演《雷公子投親》、《賣愛姐》(即《紅燈記》)、《崑山傳》等傳統大書。洪山調演唱活動從此開始由城鎮鄉村、廟會地攤進入書棚茶社。
洪山調藝人尊奉“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行會組織為“三皇會”,內設“五案”、“三司”,每年定期擺會,進行藝術交流。宣統二年(1910)至民國十八年(1929),沁陽縣城關前衛門的李槐連續二十年在縣城自治街前衛門擺會。民國二年(1913)農曆三月初三,牛萬太在溫縣牛窪村擺會,到會的洪山調藝人近百人。民國二十三年(1934)農曆九月初九,王兆同在博愛縣清化鎮擺會,到會藝人百餘人。民國二十四年(1935)農曆三月初三,喬德和在孟縣城內小十字街擺會,到會藝人有一百三十七名。
擺皇會和合班演出,使藝人們有了交流切磋技藝的機會,也豐富了洪山調的曲(書)目。藝人們從大鼓書、河南墜子等曲種中移植改編了許多詼諧風趣的短篇曲目,如《觀花燈》、《大腳婆娘》、《高老頭趕高蹺》、《翻和尚》、《小背鍋展腰》等。增加的長篇大書有《金鐲玉環記》、《大汗衫》、《小汗衫》、《苗英傳》等五十多部。溫縣張清軒雖然眼盲,四肢殘廢,綽號“三不照”,但他勤學苦練,吸收河南梆子、京劇、懷梆和大鼓書的一些腔調、白口融進其唱腔中,並多用閃板唱法。使其唱腔具有風格,一時仿效者甚多。自此。洪山調的唱腔出現了“頂板派”和“閃板派”。頂板唱膠硬朗有力,閃板唱膠則活潑輕快。民國十九年(1930)前後,張清軒與人搭班行藝中,又加入了琵琶、木琴、笙、木魚、碰鈴等伴奏樂器。使其音樂唱腔更加豐富。民國二十年(1931)前後。洪山調出現了女藝人,博愛縣的馮秀娥(藝名馮二姐)及沁陽的馮三姐各享名一方。馮秀娥與丈夫王兆同經常在博愛、沁陽一帶對口演唱,深受民眾歡迎。
民國二十二年(1933)至民國三十年(1941)年間,劉明章、李英基、王兆同、馮秀娥、張清軒(1919-1974)常到焦作一帶的李封、王封、李河及三十九號井(焦西礦)等大小煤礦的工人窯洞、窩棚、飯場演唱,常常連演數日不輟。民國三十二年(1943),溫縣遭受特大蝗蟲災害,藝人趙鐵印、范貴書、王盛雲、石廣慶等聯合到開封、洛陽、蚌埠、西安、運城等地賣藝度荒。
1935 年洪山調藝術大師張清軒( 1912.4.15 ~1974.11.10 )創立閃板派唱法,將洪山調分為頂板和閃板兩大藝術流派,並創立三弦的“五指輪”奏法,將洪山調藝術達到顛峰,其藝名“三不照”的名字婦孺皆知,名揚數百里方圓。 1946 年溫縣成立曲藝隊組織,藝人三五一組,走村串鄉,常年累月活躍在廣大農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縣文化館等部門的組織下,洪山調藝人張清軒、王兆同等編演了一批現代曲目,如《黃河大漫灘》、《英雄張煥東》、《抗美援朝》、《中蘇友好》、《李扔妞團圓》、《石蘭英結婚》等。1957年12月,李榮基演唱《到底哪個社會好》與張清軒演唱的傳統曲目《五彩雲》,代表新鄉地區參加了在鄭州舉辦的河南省第一屆曲藝、木偶、皮影會演,均獲演出獎。
1964年後,傳統曲(書)目遭禁演,提倡學唱新書。因洪山調藝人皆為盲人,學唱新書困準,加之解故後盲人受到政府照顧,生活有了保障,不願再學此藝,故從藝者漸次減少。至八十年代,從事此藝者僅有二十餘人。
馬九信(1948-)出生於革命烈士家庭,自幼因患眼疾雙目失明。 1963 年拜胡虎臣為師學習洪山調藝術,同年加入溫縣曲藝隊組織。主要演唱《紅岩》、《雷鋒參軍》等中、長篇書目和《小姑不賢》、《小兩口抬水》、《小大姐算卦》等短篇傳統節目。
劇團
洪山調採用藝人個人表演形式,沒有劇團。
保護現狀
洪山調目前保護堪憂,僅剩馬九信一人能表演完整曲目,後繼乏人。馬九信2006年被命名為“河南省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2007年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是目前唯一的洪山調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