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調,又稱洪山調,是豫西北焦作市和濟源市特有的一種說唱音樂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橫山調
- 又名:洪山調
- 地區:豫西北焦作市和濟源市
- 性質:說唱音樂品種
簡介,板式,傳承認,瀕臨失傳,
簡介
橫山調,又稱洪山調,是豫西北焦作市和濟源市特有的一種說唱音樂品種。此地明、清時屬懷慶府所轄,方言為“懷系方言”,故洪山調老藝人均用懷腔來演唱。洪山調風格激越奔放,委婉淒清,質樸拙實,曾深受當地人民民眾喜愛。20世紀末葉以來,洪山調逐漸凋落,現已近乎絕跡。
橫山調是流布於河南省溫縣一帶的古老、獨特、稀有的說唱曲種。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文化內涵豐厚,社會影響較大。據有關資料表明,橫山調藝術起源於春秋末期,誕生於河南省濟源市的苗亭,盛行於唐、宋、明、清及民國諸代,至今已兩千五百餘年的歷史。春秋末期,晉國重臣苗賁皇幫助晉王打了不少勝仗,在孔子的教誨和開導下,用三弦自彈自唱的形式,為將士們祝賀勝利和鼓舞鬥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遂組織一幫藝人在軍中專門演唱。橫山調藝術傳入民間後,很快被盲人們所掌握,通過代代藝人的言傳口授,一直沿傳至今。傳承譜系最早有據可查為清乾隆年間的馬文彪和蔡明勛、劉景仙、趙天壽等人。至今相傳十代,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板式
橫山調板式齊全多樣,曲調高亢,婉轉細膩、優美流暢,音樂表現力豐富,藝術感染力較強。“橫山調獨霸溫縣天下”的盛世長達千年之久,深受當地百姓的青睞和愛戴。橫山調的演出形式為坐唱,演唱時,演員自操三弦,以節支腿板擊節,一人自彈自打自唱。在演唱風格上,橫山調有頂板和閃板兩種不同風格的藝術流派,頂板派是傳統的板上起腔唱法,節奏平穩有力,舒展流暢,盪氣迴腸;閃板派唱法上閃板奪字用的多,具有風趣幽默、輕快活潑的風格特點。主要樂器大三弦在伴奏中,除運用按、揉、打、拍、單音、雙音等傳統技法外,還常有從高音到低音的大滑音演奏,並能模擬說話、鳥叫、鑼鼓、槍炮等自然聲響,烘托演唱氣氛,藝術效果頗佳。橫山調的唱腔音樂屬板式變化體,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快二八板、滾板、流水板、大漢腔、小漢腔、崑腔、陽腔、快板、頂板。橫山調的曲目以中、長篇為主,另外還有些書帽、小段。詞格以七字句和十字句為主,演唱中以唱為主,偶有念白,念白為本地方言,人物語言形象生動。
據考證,遠在唐代之前有“橫山調獨霸覃懷天下”之說,據1973年考古發現,河南焦作市西馮封村(原屬博愛縣)南宋、金墓中有彈三弦的說唱俑(實物現存河南省博物院)。三弦形制為大鼓低音三弦,俑人為坐姿,呈自彈自唱狀。據眾藝人的口碑資料表明,清乾隆年間的著名藝師柴明勛的徒弟有一百多人,
傳承認
據眾藝人的口碑資料表明,清乾隆年間的著名藝師柴明勛的徒弟有一百多人,最著名的有48個,素有“半百高徒”之稱。1935年橫山調藝術大師張清軒(1912.4.15~1974.11.10)創立閃板派唱法,將橫山調分為頂板和閃板兩大藝術流派,並創立三弦的“五指輪”奏法,將橫山調藝術達到顛峰,其藝名“三不照”的名字婦孺皆知,名揚數百里方圓。
1946年溫縣成立曲藝隊組織,藝人三五一組,走村串鄉,長年累月活躍在廣大農村。千百年來,橫山調多以盲人代代相傳,發揚光大,深深地紮根於民眾的沃土。因年代久遠,清朝康熙以前的藝人失考。
從清乾隆年間的藝人馬文彪算起,到目前止藝人計有10代,馬九信為第十代傳人。近年來,趙鐵印、范貴書、鄭松貴、申玉麟、石廣慶等幾十位末代老藝人相繼謝世,王新安危在旦夕,唯有溫縣盲人藝人馬九信一人能維持現狀。令人擔憂的是馬九信夫婦均是盲人,且年事已高,常年體弱多病,生活來源極度困難,不久的將來,橫山調將遭遇斷代絕唱。
馬九信出生於革命烈士家庭,自幼因患眼疾雙目失明。1963年拜胡虎臣為師學習橫山調藝術,同年加入溫縣曲藝隊組織。主要演唱<紅岩> 、《雷鋒參軍》等中、長篇書目和《小姑不賢》、《小兩口抬水》、《小大姐算卦》等短篇傳統節目。
瀕臨失傳
流傳於河南省溫縣一帶的洪山調起源於春秋末期,為晉國重臣苗賁皇所創,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曲壇上最古老的曲種之一,也是一種古老、獨特、稀有的優秀民間文化遺產。目前,能夠演唱洪山調的民間藝人只有溫縣60歲的盲人藝人馬九信。他演唱的《紅岩》 《雷鋒參軍》<小姑不賢>《小兩口抬水》《小大姐算卦》等傳統曲目,深受民眾的喜愛。2006年他被命名為“河南省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2007年6月又被命名為首批“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
令人擔憂的是,馬九信年事漸高,常年體弱多病,並且沒有合適的傳人。如果不加以搶救性保護,洪山調這一古老的民間文化遺產將遭遇失傳的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