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簡介
日本
本州島與
北海道島之間、溝通
日本海與太平洋的水道。蘇聯太平洋艦隊東出太平洋的通道。東西長100多千米,寬20-50千米。一般水深200米,最深449米。峽底地形複雜,多海盆和海谷。年平均氣溫約9℃。年降水量1200-1500毫米。春夏多東南風,冬季多西風和風暴。
對馬暖流從西向東流經海峽,流速2-4節,在尻屋崎以東海面與
千島寒流相匯。 表層水溫夏季20℃,冬季7℃,為日本北部唯一不凍海峽。日潮潮差較小,自西而東大潮升0.6-1.3米,小潮升0.5-0.7米。沿岸大部為丘陵地,
岸線曲折,多岬角和港灣。峽口兩岸設有偵測監視網。南岸有大湊軍港和
青森港;北岸有
函館港。函館港為日本海上自衛隊基地隊駐地。兩岸交通主要靠龍飛崎與
白神岬間的輪渡。從1971年起,日本在此修築青函海底鐵路隧道,南起青森
今別町,北至函館知內町,全長53.85千米,海底部分長23.3千米,隧道高9米,寬11米,頂部至水面垂直距離240米,為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1988年3月青涵海底隧道通車運營。 通車後將使本州與北海道連為一體,對提高日本南北交通運輸能力,增強日本北部國防有重要意義。海峽東西走向,長約130千米,南北寬18-75千米。海峽中間開闊、兩端狹窄,東端寬約20多千米,西端寬只有18千米。海峽地形崎嶇不平,東深西淺,西部最淺處133米,東部最深處449米。中央水道一般水深200米,最深處521米。海峽橫向海底也是高低懸殊,如從龍飛崎到
白神岬間,延伸著兩個突起部分,其間為深度280米、350米、450米的3個海底窪地。
日本海同太平洋間海水通過海峽進行交換。日本海中暖流匯集於津輕海峽然後流出。從海峽流出的海流同來自
白令海的寒流在外海相遇,使海峽附近不僅有從海中深處帶至表層的營養鹽類,而且有來自熱帶性和寒帶性的浮游生物,為重要的漁業基地。津輕海峽的複雜地形造成了洶湧波濤,嚴重影響日本兩個最大島嶼間的交通運輸。日本自1971年開始修建穿過津輕海峽的青函隧道工程,隧道全長53.85千米,海底部分23.3千米。這一宏偉、艱巨工程於1982年竣工,成為本州和北海道聯為一體的運輸動脈。
青函隧道(Aomori Hakodate Tunnel)連線著日本本州的青森和北海道
函館。
海峽隧道
青函隧道是在津輕海峽修建的一條海峽隧道,它聯通青森與
北海道的
函館。長久以來,日本
本州的青森與北海道的函館兩地隔海相望,中間橫著水深流急的津輕海峽。兩地的旅客往返和貨運,除了飛機以外,就只能靠海上輪渡。從青森到海峽對岸的函館,海上航行要4.5小時,到了颱風季節,每年至少要中斷海運80次。於是,人們迫切希望海峽兩岸除飛機和輪渡之外,再能有更經濟、更方便的交通把兩岸聯繫起來。青函隧道工程的構想也就應運而生。1964年5月,
青函隧道開始挖調查坑道。經過7年的各種海底科學考察,專家們才最終選定了安全的隧道位置,並於1971年4月正式動工開挖主坑道。經過12年的施工,1983年1月27日,南起
青森縣今別町濱名,北至北海道
知內町湯里,世界上最長的
海底隧道—青函隧道的先導坑道終於打通了。1988年3月13日,青函隧道正式通車,從而結束了日本本州與北海道之間只靠海上運輸的歷史。3月13日清晨,首班電氣化列車滿載乘客從青森站和
函館站相對發出。電車從海底通過津輕海峽只用了大約30分鐘。
青函隧道由3條隧道組成。主隧道全長53.85公里,其中海底部分23.3千米,陸上部分
本州一側為13.55千米,
北海道一側為17千米。主坑道寬11.9米,高9米,斷面80平方米。除主隧道外,還有兩條
輔助坑道:一是調查海底地質用的先導坑道;二是搬運器材和運出砂石的作業坑道。這兩條坑道高4米、寬5米。漏到隧道的海水會被引到先導坑道的水槽,然後再用
高壓泵排出地面。作業坑道則用作列車修理和軌道維修的場所。修建這條超級隧道的代價是極其高昂的。1971年主隧道動工興修時,預算工程的全部費用為8億3千萬美元,但後來多次追加費用,估計到隧道竣工,整個工程需用27億美元,平均每公里5千多萬美元。
公共航權
原因:日本政府為了美軍行動方便(但不能單獨規定是方便美軍的)。日本政府是在規避“無核三原則(不製造、不擁有、不運進核武器)這個關於核武器的基本政策,而美軍是有核武器的。如果沒有領海寬度為3海里的特殊規定,母港位於
橫須賀的美軍第七艦隊進出東
中國海需要向南繞行到沖繩島西南,而且無法進入
日本海。
按著
日本領海法律制度的規定,日本實行12海里領海寬度,但在
宗谷海峽、
津輕海峽、
大隅海峽以及
對馬海峽東西水道共
五處海域實行3海里領海寬度,從而在海峽中間留出了專屬經濟區通道,使這五處海峽水道成為實行
自由航行制度的非領海海峽。
重要地位
津輕海峽岸線曲折,多
岬角和港灣。峽底地形複雜,
海盆和
海谷縱橫起伏。因
對馬暖流的一部分由此通過,故為日本北部重要的全年不凍海區。津輕海峽下面還建有自青森到
函館的海底鐵路隧道,全長53.85千米,是世界上迄今已竣工的最長的
海底隧道。南岸
陸奧灣內有大湊合青森軍港,附近則有三澤空軍基地。從
符拉迪沃斯托克(
海參崴)經津輕海峽到太平洋只有800千米。因此,對俄羅斯來說,津輕海峽也是其
太平洋艦隊由
日本海出入太平洋的重要咽喉要道。 青函大隧道南起
本州島北部的青森,北至
北海道南端的函館,全長53.84千米,其中在海底下的長度為23.3千米。整個隧道是由清路隧道、供應隧道和主隧道三部分組成。清路隧道是為進行地質勘探、設定通風設備並排除海水滲入而修建的,供應隧道則負責清路隧道和主隧道的物質供應,這兩條隧道的直徑均為4米。主隧道直徑有11米,用以鋪設鐵路
新幹線複線和較窄的普通鐵道。
主隧道自1971年動工興建以來,由南北兩支各1800名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組成的挖掘隊同時鑿進。13年來,他們夜以繼日,輪番作業,一天24小時,從未間歇。由於挖掘隊是在28℃的氣溫和80%的濕度下工作,條件極為艱苦,每4小時必須輪換一批人員,每小時挖掘的進度只能以幾英寸來計量。
隧道施工的艱難程度令人難以想像。工人們每鑿開一點石方,就要在新開鑿的部位迅速澆注一層15.24-30.48厘米厚的速乾水泥,以防止巨大的火山岩壓力使岩壁岩石飛崩出來,造成可怕的塌方事故。施工時,還要用澆灌機在隧道壁上以每平方厘米80公斤重的壓力注入用水泥、苛性鉀和矽石混合組成的砂漿,這種砂漿三分鐘內便會變乾,構成海底深處的隧道撐牆,以堵塞海床裂縫和斷層可能造成的危險,藉以封固
海底隧道,以免海水滲透侵入。此外,在這條海底超級大隧道還採取一些異乎尋常的防震、防水等預防措施。
中國穿越
中國艦隊首次經過津輕海峽
日本共同社2008年10月18日援引防衛省發布的訊息稱,日本
海上自衛隊的P-3C巡邏機,在2008年10月17日下午13時左右,觀察到中國海軍的新型
護衛艦和補給船,在
長崎縣對馬市西北方向的
公海上航行。由於這是中國新型護衛艦首次出現在日本附近,海上自衛隊立即命令一艘偵察潛艇尾隨偵察,而P-3C巡邏機則
24小時不間斷”空中跟蹤。
日本自衛隊當時判斷,這個兩艦編隊儘管航行目的不明,但與中國訪問俄羅斯的
驅逐艦會合的“可能性較高”,因為從時間上推算,剛剛結束對俄羅斯訪問的中國海軍“現代”級“泰州”號
飛彈驅逐艦,以及“
馬鞍山”號
飛彈護衛艦,將很快航至該海域。2008年10月20日,
日本防衛省宣布,海上自衛隊的P-3C巡邏機在2008年10月19日傍晚,在青森縣龍飛崎海域的津輕海峽,觀察到中國海軍驅逐艦和護衛艦共4艘。這4艘軍艦經過津輕海峽的
公海區域,從
日本海駛向太平洋。防衛省稱,這是首次在該海域觀察到中國海軍的驅逐艦和護衛艦編隊,“這可能是一般訓練,但是否有其他目的尚不清楚”。
中國3艘軍艦穿過津輕海峽 身旁就是日本本土
日本統合幕僚監部1月5日發表通告,中國海軍2艘054A護衛艦和1艘903補給艦通過日本津輕海峽向西航行。據悉這三艘中國海軍艦船是執行訪美任務歸來。
津輕海峽位於日本本州與北海道之間,西通日本海,東接太平洋,寬度僅24-40千米。從日本方面公布的圖片上也可以看到,中國軍艦旁邊就是日本本土。
中國軍艦直接從日本本州島旁邊穿過並不常見,上一次還是在2016年1月。當時中國海軍4艘艦艇穿過津輕海峽,052型飛彈驅逐艦哈爾濱艦、054A型飛彈護衛艦煙臺艦、“天狼星”號偵察船和綜合補給艦洪澤湖艦。
再上一次中國軍艦通過津輕海峽則是在2008年10月份。
1月5日下午4點,航空自衛隊第二航空群所屬P-3C反潛巡邏機和“大湊”號護衛艦在青森縣東南約80公里的太平洋海面上發現中國海軍“鹽城”號、“大慶”號護衛艦(舷號546、576,為054A型)和“太湖”號綜合補給艦(舷號889,為903A型),三艘軍艦正在向西航行。
這三艘艦船於2016年10月18日從青島某軍港解纜起航,在2016年10月20日向東穿越大隅海峽,前往紐西蘭參加東協防長擴大會“海上安全”演習和紐西蘭海軍成立75周年國際艦隊檢閱活動,並赴美國、加拿大進行友好訪問。
港口
海峽全年不封凍,是日本海北部唯一不凍的海峽。北海道的
函館及本州的青森是海峽內的主要港口。
日本
本州島與北海道之間的海峽。東西長130千米,南北寬約20-50千米,最窄處大間崎至汐首岬18千米。東西走向的水道,一般深200米,最淺處131米,最深處449米。兩側較淺。龍飛崎與
白神岬間有輪渡。青函海底隧道已建成。
日本海與太平洋間的重要通道。
對馬暖流從日本海東流向太平洋,時速2-4海里,與
千島寒流會合後產生濃霧,影響東部海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