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熊

洞熊

洞熊(Ursus spelaeus)是一種生存於更新世亞歐大陸北部的熊,在約2萬年前的冰河時期滅絕。因其化石多在洞穴內發現,故命名為“洞熊”,在很多著名的洞穴中,差不多都發現了洞熊的整副骨骼化石。此外,洞熊化石在我國北京周口店曾有發現。和巨型短面熊同為更新世兩大巨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洞熊
  • 別稱:穴熊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食肉目
  • 亞目:裂腳亞目
  • :熊科
  • :熊屬
  • :洞熊
生存情況,食物,形態特徵,分布範圍,滅絕原因,相關資料,

生存情況

洞熊體型巨大,雄性洞熊的體重可達到2500磅(1134公斤);雌性則要小很多,而現今體型最大的熊類是科迪亞克熊北極熊,其體重最大可達到780公斤,平均體重為350公斤。典型的洞熊頭骨長約40厘米,而現今的熊頭骨僅30-38厘米。洞熊壽命約為30年,是草食性動物,主要以草及漿果為食,但有時也吃蜜糖。
洞熊的頭骨洞熊的頭骨
洞熊
在過去的30年間,有關洞熊頭骨、頜骨和牙齒的研究曾表明,洞熊很可能是一種草食動物。洞熊的同位素C和N都和食草動物近似,雌雄沒有差異。對歐洲超過30個點的分析表明只有羅馬尼亞的洞熊N15較高。羅馬尼亞的洞熊屬於侵略熊U.ingressus。羅馬尼亞的洞熊其實也未必雜食,和食肉動物的差距仍然很遠。水平較低。

食物

此外,黑熊和棕熊都是雜食動物,這表明,儘管一些洞熊可能大部分是草食動物,但是也可能有一部分是雜食動物(科學家們於2007年在羅馬尼亞喀爾巴阡山脈西南角發現的洞熊骨頭數據表明,一些洞熊可能是兇猛的食肉動物,因為骨頭中的氮15水平非常高)。

形態特徵

洞熊有雄性洞熊和雌性洞熊之分。雄性洞熊體型巨大,它的體重最大可達到1134公斤,雌性洞熊則相對雄性洞熊體型要小很多,但雄性洞熊和雌性洞熊的頭骨長約50厘米。現今體型最大的熊類是科迪亞克熊北極熊,它們體重最大可達到2000磅(900公斤),而平均體重為550公斤,而它們的熊頭骨僅30-38厘米。

分布範圍

各個時期的化石證據表明,在距今300,000到15,000年的整個更新世,洞熊遍及歐亞大陸的各個角落,更新世末期,最後的洞熊類曾生存於中、南歐一帶。直到最後的冰期結束,它們才真正開始消失。洞熊並不單獨生活,而是以小型家族群體形式存在,彼此間有相當的協調和聯繫。在一些洞穴的壁上常常可清晰地辨認出洞熊的爪印,這是它們擴大其生存空間的一個有意識的經常性舉動。
洞熊類頭骨在歐洲、亞洲的許多山洞附近都有發現。在個別地區,它們的頭骨被當作龍的頭骨,從而引起許多地方傳說。在奧地利一頭被稱為龍的雕刻,其形象就明顯來源於洞熊的頭骨,其雕刻時間大概為公元1400年左右。
洞熊
高加索山脈諸多洞穴的發掘中,科學家們已經確認有6或7個洞有古人類生活的遺蹟,而其餘洞穴中往往被洞熊盤踞。通過研究,在古人類食物殘餘物的遺蹟中,科學家們確認有2到6頭洞熊的部分遺骸。在瑞士,通過對15個有洞熊遺蹟洞穴的勘察,有兩個也與古人類有關,這些遺蹟基本確定是在馬格達蘭期;德國阿爾卑斯山地區洞熊遺蹟也是在馬格達蘭期。
據研究,早在克魯馬農人出現在歐洲之前,洞熊的數量已經呈明顯降低之勢。這表明,尼安德特人也已經開始獵捕洞熊,但當更進步的人類出現後,其相對先進的工具和圍獵技巧,更進一步加劇了洞熊滅絕的速度。(在歐洲早期的岩畫作品中,就有古人類用長矛圍捕狂怒的熊類的場面)。

滅絕原因

許多年前,人們就在一些洞穴中發現了洞熊的骨骼殘骸,並猜測它們可能是在冬眠時死亡的。2008年,科學家結合洞熊生活時期的氣候變化,推算它們滅絕的時間是2.78萬年前,當時的氣候特徵是天氣顯著寒冷,從而導致洞熊食用的植物大量減少或完全消失。正是由於食物供給中斷導致洞熊的滅絕,遠古哺乳動物群——多毛猛獁、多毛犀牛巨鹿洞獅,也都在冰河時期末消失。
洞熊的骨骼洞熊的骨骼
但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遠古人類的獵殺是導致它們滅絕的重要原因,然而維也納大學研究員馬汀·徹(Martina Pacher)和倫敦國家歷史博物館的安東尼·圖亞特(Anthony J. Stuart)發現沒有足夠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這些遠古動物的滅絕是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
關於這些遠古大型物種滅絕的另一種理論是某些病毒或細菌導致它們數量驟然減少,但是佩徹和斯圖亞特認為,像這樣的“超級疾病”不太可能解釋它們滅絕的時間,而且不可能造成如此多種類、不同體型大小遠古哺乳動物的滅絕。
洞熊是一種體型巨大的史前生物——體寬可達1.7米,身長可達3.5米。德國圖賓根大學的內藤佑一(Yuichi I. Naito)研究發現,洞熊骨骼中N含量較低,擁有強壯的頜骨、大而平的牙齒,居住地周圍只生長密集的植被。這一切都表明,洞熊是草食動物。而這種特殊的飲食結構,正是洞熊在28000年前滅絕的原因。當時,氣溫急劇下降,植被大面積的枯萎,使洞熊失去了賴以生存的食物。由於洞熊的食物非常單一,為了滿足身體所需,它必須大量進食。和熊貓相似(一隻熊貓一天必須攝取40千克竹子),洞熊的胃也不能完全適應自身的飲食,營養轉化率非常低。相反,棕熊是一種雜食動物,骨頭內N含量較高。棕熊的食物有水果、蜂蜜、魚等,豐富的飲食結構使它對環境的適應性更強,從而能廣泛分布。
洞熊洞熊

相關資料

·在歐洲中世紀,人們都認為洞熊骨骼是傳說中龍的骨骼,便收集起來製成藥物。
·由於在一些寺廟及祭壇上發現有像洞熊的雕刻,故有學者懷疑一些史前歐洲人可能崇拜洞熊。珍·奧爾(Jean M. Auel)的小說《愛拉與洞熊族》就描述了這種崇拜。
·在羅馬尼亞的一個洞穴中,僅1983年就發現了140頭洞熊。
·2005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科學家成功發現並解讀了一頭生存於4萬年前的洞熊的DNA。他們使用為人類基因組計畫開發的電腦技術,從洞熊的牙齒中抽取其基因組。科學家直接排列洞熊的DNA序列,並重整了21個洞熊的基因。
·2008年的一項評估性研究顯示,曾經生活在歐洲體形龐大的洞熊是第一批滅絕的哺乳動物群,它們滅絕的時間要比之前所預計的早1.3萬年。
·法國古生物學者艾伯特(Gaudry)認為洞熊是高度的植食性動物,與當時生活在北美的同科動物巨型短面熊截然不同。
·在石器時代的一些石頭建築上,可以發現不少洞熊類的頭蓋骨作成的構件。
·科學家們有證據表明,一些洞穴曾經被古人類和洞熊類交替占領過。
·在波蘭高山中的洞穴中,由於沒有受到人類的影響,那裡的洞熊類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演化,出現了一類比較特殊的洞熊,完全適應了高山環境,即德寧格爾熊(Ursus deningeri),它們約出現於公元前700,000年,生活於克勞默間冰期(Cromerian interglacial)。
洞熊滅絕原因
法國和比利時研究人員日前通過分析洞熊的牙齒髮現,洞熊是一種雜食動物,而不是人們此前推測的“素食主義者”。 洞熊生活在距今30萬年到1.5萬年前的歐洲和中東地區,後因氣候變化和人類狩獵等原因而滅絕。據考證,它與現存的棕熊擁有共同的祖先,而且它們在形態以及生活習性上也有不少類似的地方。不過對於洞熊的“食譜”,科學界卻一直存在爭議。大多數古生物學家認為,洞熊是一種食草動物
洞熊
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研究人員和比利時同行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介紹說,為了驗證這一猜想,同時也為了探究洞熊滅絕的原因,他們選取了40頭曾在比利時一處山洞裡冬眠的洞熊的頭骨,對其牙釉上的劃痕和斑點進行了分析。此前,科學家經常用這種方式來判斷動物的食物構成。
研究人員的最新分析發現,洞熊並不是吃素的。在進入冬眠之前,它的食物種類可謂豐富多彩,其中包括禽類和哺乳動物、無脊椎動物、種子以及各類乾果和鮮果。它也會像絕大多數的雜食動物一樣,在儲存了足夠的能量後才會進入冬眠。
此前人們一直認為,洞熊所處的更新世氣候突然變冷,使其賴以生存的植物資源變得稀缺,由此導致了這種動物的滅絕,不過在證實洞熊是雜食動物後,這種說法將被打上一個問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