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逢渠橋

洞山逢渠橋

逢渠橋位於江西省宜豐縣同安鄉洞山村的洞山百步岸以上300米處。該橋建於宋召五年(1098),系同安張仲舒之妻雷四十三娘與其子裕禧用拾稻穗之積蓄捐資,為經念良價禪師於此悟道而建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洞山逢渠橋
  • 位於:江西省宜豐縣同安鄉洞山村
  • 建於:1098年
  • 性質:江西省境內第三座宋代古橋
基本簡介,地理位置,歷史由來,傳奇典故,

基本簡介

逢渠橋
逢渠橋建於北宋紹聖五年(1098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是江西省境內第三座宋代古橋,系同安張仲舒之妻雷四十三娘與其子裕禧用拾稻穗之積蓄捐資,為經念良價禪師於此悟道而建的。此後,當地的張雷兩姓人丁興旺,人才輩出,雷四十三娘嫡玄孫官至左丞相,且在本族內無訴論,就有捐建洞山逢渠橋得福蔭之說。橋名由當時的縣令錢鍪書寫,拱底“紹聖戊寅歲,同安張仲舒妻雷四十三娘,男裕禧舍此橋,住持沙門梵言句當。惠聳題”橋拱另一側的石頭上又寫“張仲舒妻雷氏舍此橋,願罪孽消除,福壽圓滿”,此外,橋基上還有幾十個字,主要記載張氏子孫在明嘉靖年間重修此橋的捐款數量。該橋拱券以7個縱向單券並列組成,每券花崗石11塊,77塊矩形石排成7列,組成承重拱板,每列縱向與橫向石疑皆相通。拱肩立有2個石雕武為護橋神。橋全長15米,橋面寬4.7米,橋拱淨跨4.2米,拱矢高2.1米,屬陡拱。橋面底部石拱上刻有建橋年月及捐建人、主建人名等。其“逢渠橋”三字,是當時縣令錢鍪根據良價初來洞時,在此涉水相逢身影所作的《逢渠偈》而題寫的。

地理位置

宜豐縣
洞山逢渠橋
公元859年,良價(僅浙江諸暨人),手持錫杖,雲遊四海。來到這裡,相傳,他到洞山過葛溪,睹影徹悟,寫下“得法偈”——《逢渠偈》,一頌千古。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憑么會,方得契如如。”
良價大師定格在偈貼中的信息,今天已經無法準確把握,更不能用現代語法、時尚邏輯去機械地詮偈:“良價在水中看見自己的影子,看到了眼、耳、鼻、舌……”。其實,用現在的話說《逢渠偈》所要表達的哲學思想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聽聽專家的說法。
省委黨校教授、歷史博士周榜師先生專題研究曹洞宗5年,他在碩士論文《曹洞禪論》中這樣把握《逢渠偈》在宗教文化中的價值和地位。
“良價(807-869),少年出家,初諸南泉普陀禪師,次參溈仰美佑禪師,後得法於雲岩曇晟禪師。良價雲遊四方,過洞山葛溪時,睹影兒頓悟雲岩曇晟所說:‘汝不是渠,渠正是汝’之玄旨。唐大中末,良價禪師在新豐洞(今洞山)結庵而居,接引學徒,揚其禪法。良價留下語錄二卷瑞州洞山良價禪師語錄及筠洲洞山悟本禪師語錄,還撰有《寶鏡三昧歌》,《玄中銘》,《新豐吟》,《綱要頌》,《五位頌》,《五位顯決》等偈頌。奠定了曹洞禪的基礎,成為曹洞宗的開山祖”。
但是,良價和所有佛教徒一樣,在現象和本質之間杜撰了一個“真如世界”。他們發現了人類認識世界能力的有限性,但是他誇大了這種有限性,陷入了“現象論”的淵數,他們否認現象之外的客觀事物的存在,認為人類認識世界的範圍只限於事物的現象,事物的自身或本體是非人所能認識的,或者說“真如世界”不是人類思維和語言表達的範疇。
“睹影逢渠”的意義,在於豐富了中國古代思想資料庫的館藏。

歷史由來

此後,當地的張雷兩姓人丁興旺,人才輩出,雷四十三娘嫡玄孫官至左丞相,且在本族內無訴訟,故就有捐建洞山逢渠橋得福蔭之說。

傳奇典故

曹洞宗
“逢渠”就是“與他相逢”的意思,相傳當年良價禪師從吉安回到宜豐,在這裡涉水渡過山溪時,忽然看見水中倒映著自己的影子,頓悟到“當不是渠,渠不是汝”的真正含義。於是,寫下,一首《逢渠偈》,“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么會,方得契如如。”大師在水裡看到自己的身影就得到了禪的真諦,認為“人有知覺,有情慾,只要脫離了生滅的概念,就能達到無我、忘我、六根清靜的境界,無煩惱,無苦念”。
洞山是唐代僧人良價創立曹洞宗的地方,後來曹洞宗成為佛教的五大宗派之一,通過東南沿海傳去東瀛,傳說,良價布道傳教週遊天下的時候,來到洞山逢渠橋,在水中發現了自己的影子,頓悟,作了一首著名的偈,其中有這樣的句子,“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大意是影為形之化身,有什麼樣的形就必有什麼樣的影,影為形現,故“渠今正是我”。
據有關典籍記載,良價禪師圓寂於唐鹹通十年(869年),當時的唐懿宗下旨加封其為“悟本禪師”並將其塔名為“慧覺”,可見良價禪師在當時的影響之大。良價禪師八歲出家,到後來創立曹洞宗,成為一代宗師,可謂修成正果。200多年之後,當地平民還在此修橋紀念他,就是現在,日本曹洞宗的僧侶與學者、禪師還常常來此參拜,誦經,禪師的善緣可謂久遠矣。
參禪悟道
八歲出家,為參禪悟道遊歷天下,孜孜以求,直至六十三歲圓寂,一直過著枯淡寂寞的生活。那份執著,那份堅韌,在今天看來也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仿效,禪師正是因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規,最終成為一代宗師,功德圓滿,名揚天下。這名要說來得不易,也著實不易,因為禪師經過了畢生的追求。然而對於禪師來說,得來卻又“全不費工夫”。
因為參禪悟道的時候,他並沒有想過要揚名,也許他真正做到了“六根清淨”,“四大皆空”,虛名俗利對他來說真正的是身外之物,是過眼雲煙。任何世俗的東西他都放下了,為了弘揚佛法,真正超脫於塵世。其實,在生活中,超脫正是一種灑脫,只有放下心中的負累,我們才能輕裝前行,記得有一位著名的雜技表演家,他從十多歲開始表演高空走鋼絲,從來沒有失敗過,成熟的技巧使他不斷的成功,為他贏得了無數的鮮花和掌聲。那一天是他退役前最後一場表演,表演家知道只要這一次成功,就意味著功成身退,就意味著他的事業取得令人囑目的圓滿。但是,唯獨這一次他卻失敗了,從空中摔了下來,幾乎失去了生命。事後,人們分析他失敗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太看重這一次表演,太想取得成功了,思想上沒有放下,患得患失,負重在鋼絲上前行。真可謂,得失成敗,全在一念之間,良價禪師不求名利,卻名垂千古。也正應了佛法中的“無”中生“有”,“有”“無”相生。
良價禪師從小溪經過,看到溪水中自己的影子產生頓悟,又說明在他心中時時有“佛”,執著於事業,卻又超脫於事業,也許這就是良價禪師的成功之道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