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蹩鼓

洛川蹩鼓

洛川蹩鼓,陝西省洛川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洛川蹩鼓主要流傳於陝西省洛川縣黃章、永鄉、舊縣等鄉村,為延安的三鼓(胸鼓、腰鼓、蹩鼓)之一,陝西方言稱蹦跳為蹩,此舞以蹦跳為特徵,故稱蹩鼓。洛川蹩鼓最大的特點是在蹦跳中完成各種舞蹈動作,表演時,鼓手腹前挎個直徑約50厘米的扁圓鼓,邊擊鼓、邊蹦跳。

2006年5月20日,洛川蹩鼓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1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洛川蹩鼓
  • 申報地區:陝西省洛川縣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遺產編號:Ⅲ-14
  • 非遺級別:國家級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基本動作,服裝道具,表演形式,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保護措施,主要分支,現頭派,洛生派,阿寺派,社會影響,重要演出,榮譽表彰,

歷史淵源

洛川蹩鼓洛川蹩鼓
陝西洛川蹩鼓是中國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它紮根於陝北黃土高原。洛川縣與黃陵接壤,同屬中華民族先祖軒轅黃帝故地,洛川縣誌記載,洛川在禹貢時屬雍之城,商時期屬西河國地盤。公元前一千多年屬周人活動地區。先民在開發自然,防禦猛獸,抗擊異族犯擾的鬥爭中,在新石器時就發明了鼓(土鼓)。
春秋時,鼓已發展為二十餘種,如建鼓、高鼓、雷鼓、靈鼓、路鼓、神鼓、土鼓等,鼓以其特殊發音功能及音響效果在社會各方面得套用,除用於王公貴族禮儀,祭祀、娛樂、報時外,還被廣泛用於軍中鼓舞士氣。傳說在古代的魏長城烽火台都置有鼓和柴火、遇到敵人襲擊或緊急軍情則點火擊鼓報警,用以調兵遣將。軍隊出征要擊鼓助戰,得勝回營要鼓樂相迎,鼓是古代軍隊中必不可少的器具,而歷經千年歲月。在洛川蹩鼓之鄉如黃章、舊縣鎮一代,都有魏長城、及烽火台的遺墟,由此看來蹩鼓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在軍中萌生。(由當代蹩鼓的鼓形建制,極似於秦俑坑發現的鼓的遺骸,俑坑鼓為偏園形體,腔徑68風米約二尺,面徑高均和當代洛川蹩鼓所用之鼓相似)。
洛川蹩鼓洛川蹩鼓
西漢時,“鼓吹”樂興起,為皇帝所用,稱為“皇門鼓吹”,後發展到馬上演奏,稱為“騎吹”正式作為軍樂儀仗。那么蹩鼓起源於軍事也受到“騎吹”的影響,傳統蹩鼓表演時有如萬馬奔騰之狀,及其跨步表演有如騎馬姿勢。而洛川地處中國北方,可能是“騎吹”較早產生的地方,有人認為東漢公元(189)年匈奴人南下洛川一代,傳來“茄”“角”“髀鼓” 等樂器,(轉鼓扁而小的一種鼓)並據《說文》解釋為“騎鼓”。推論:洛川蹩鼓受“牌鼓”的影響形成。但這時比西漢時鼓吹興起的時間晚數百年,當然這一推論不可排除,有待進一步考證。
從樂器發展史來看當代蹩鼓所用的三種打擊器必然是逐漸完善的。春秋戰國前就有“群音之長”的“鼓”,在西漢時“鼓吹”興起,並有“短筲蹺歌”(據載:漢時鈸由天竺傳入)蹩鼓在鐃傳入後才能加入。魏時才產生了鑼。那么現蹩鼓中的鼓、鑼鈸,這三種樂器的完善也須經數百年才能達到今天的樣子。
洛川蹩鼓洛川蹩鼓
唐時“倡優雜技不息於前,鼓吹繁聲亟聞於外”。 “鼓樂鼓舞”在民間已相當普及。
宋代鼓舞更為發展,比較有名的“訝鼓舞”“長鼓舞”等。宋代的“訝鼓”在形制,系法和表演頗似“蹩鼓”:大小相近,均為胸前腰系,以表現軍民生活為主。蹩鼓也與民間社火各種形式結合成為綜合性廣場藝術。並藉助民間節令、慶典、社祀禮儀等民俗活動歷經明、清一直承傳至當代。
20世紀80年代初期,隨著《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陝西卷》的深入普查,《洛川蹩鼓》首次在延安民間藝術調演時展演,受到廣大民眾的讚譽,並稱為“延安三鼓”之一,多次在全國和省、市文藝大賽中獲獎。還成為編創《延安武鼓》、《黃土雄風》等舞蹈作品的主體。並成為陝西省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節目。每逢春節,洛川縣的許多村鎮,皆以擊鼓歡跳《整鼓》,以慶賀改革開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巨大成就和變化。

舞蹈特色

基本動作

擊鼓、鑼、鈸起舞時,其基本動作有單跳雙跳、蹉步、擰擺等,“雙跳”雙腳同時起跳下落,上身後仰,動作粗獷有力;“單跳”穩健瀟灑大起大落,身姿靈活自如;“搓步”剛建,“擰擺”柔美。場圖主要有“白馬分鬃”、“蠍子擰尾”、“單騎撲陣”、“四壁合圍”、“品字組合”等。表演者在舞、蹦、跳中做出各種造型,在鑼鼓齊鳴中左沖右撲,拼殺搏鬥,如臨戰陣,動作粗獷,剽悍豪放,富於力感。
洛川蹩鼓洛川蹩鼓

服裝道具

蹩鼓表演時,在兩個頭戴瓜皮帽、身穿藍布長袍,左手執藍布傘,右手持一蠅甩的傘頭率領下,八名鼓手、六名鑔手、四名鑼手組成蹁鼓隊,也有的按四鼓、四鑔、四鑼人數組成。鑼手一般由十四五歲少年擔任,均跟在在隊尾表演。舞者頭扎英雄巾,身穿對襟彩服,腰系戰裙,紮裹腿,背扎靠旗,均按傳統戲曲中的武將打扮。也有的在蹩鼓隊後跟隨著由男、女青年組成的秧歌隊,俗稱“裝身子”,以烘托蹩鼓表演的情緒與氣氛。

表演形式

蹩鼓表演分為場地鼓和過街鼓兩種。場地鼓又稱“小場鼓”,是在綜合性民間舞隊中與秧歌、獅子、旱船等各種社火同場表演的形式。每到一處,先進行場地表演(類似陝北秧歌的“踩大場”),結束後,傘頭在場中輪流唱拜年秧歌,唱詞多為即興編創的拜年問好、祝願、賀喜等吉利話,曲調多為當地流傳的《四六曲》。也有的在唱完拜年秧歌后,由傘頭演唱長曲子如《十二英雄》、《十繡》等傳統民間曲調,俗稱“唱秧歌”。唱至高潮時,往往傘頭一人領,民眾放聲和,氣氛更為活躍。長曲子唱完後,各種小節目依次表演,最後由蹩鼓隊進場表演,直至高潮結束。然後再由蹦鼓單獨表演,當地又稱“蹩鼓秧歌”。表演時,兩個傘頭率鼓隊進場繞場一周后便站在場邊,由兩個鑔手率眾表演。舞蹈的套路有鼓對鼓、鑔對鑔、鑼對鑼,常用的隊形有“蠍子擰尾”、“白馬分鬃”、“十字對打”、“四進四出”等。舞至高潮,傘頭伺機進入場中,將舞隊引出場外,小場鼓表演即結束。
洛川蹩鼓洛川蹩鼓
過街鼓即行進表演,舞隊組成兩行,由兩個傘頭率隊前行,舞者均跳"十字行進步",並連續的左右轉身扭腰,邊擊鼓邊前進。基本隊形以秧歌的“單過街”和“雙過街”主。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蹩鼓是洛川人民非常喜愛的一種民間廣場藝術。它形成在當地民眾生活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不僅有很大的文化娛樂價值,還是重要的禮儀工具;此外,還有一定的軍事作用和較大的健身功能及鼓舞生產的作用。
蹩鼓是陝西省鼓舞中最具特色形成較早的舞蹈形式之一,是特定歷史時期社會化的反映,同時又寄託著人們的思想信仰、倫理道德、風格情趣,它的豐富內容和基本特徵及其傳承歷史在中國其他鼓舞中實屬罕見,同時它對研究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都將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
發揚、搶救、保護洛川蹩鼓對延安地區乃至全國的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民眾的素質,促進全面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的作用。

傳承人物

張萬玖,男,漢族,1951年生,陝西延安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洛川蹩鼓代表性傳承人,陝西省洛川縣申報。

保護措施

從1982年起,洛川縣政府責成文化部門採取了重點行政村保護措施,利用普查、培訓,進行整理和提高。
1988年,黃章鄉政府率先成立蹩鼓藝術協會,會員600多人。
1996年,洛川縣被文化部命名為民間藝術之鄉(蹩鼓)。
2004 年,洛川縣政府召開會議,就民間文化(洛川蹩鼓)保護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2014年12月16日,洛川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啟動儀式暨《洛川蹩鼓教程》首發式在鳳棲中學舉行。

主要分支

現頭派

以黃章鄉現頭村為代表的“現頭派”,強調舞者雙腳同時起跳,在雙起雙落的過程中上身略後仰,突出彈跳性和舞者的狂勁,動作粗獷有力。

洛生派

以舊縣鎮洛生村為代表的“洛生派”,表演突出單跳,強調錶演的整體性和統一性,鼓點較緩。

阿寺派

以永鄉鄉阿寺村為代表的“阿寺派”,表演時突出擰腳扭腰,突出“擰擺”動作瀟灑、穩健,被稱為“文鼓”,也叫“擰鼓子”。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1994年,在國慶四十五周年慶典中,洛川蹩鼓在其中得到展示。
1999 年,在陝西省“千面鑼鼓迎千年”活動及中央電視台《聲震大地》文藝晚會的演出活動中,洛川蹩鼓在其中得到展示。

榮譽表彰

1985 年,洛川蹩鼓在雲南昆明參加了全國民間廣場舞蹈調演,獲金獎。
1991年,洛川蹩鼓參加瀋陽全國優秀秧歌大賽,獲一等獎。
1992 年,洛川蹩鼓參加了蘭州首屆絲綢之路藝術節鼓舞大賽,獲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