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車河鎮

洗車河鎮

洗車河,湘西名鎮。居民為土家族洗車河流經古鎮。這裡氣候溫和,山清水秀,有精美的土家吊腳樓,有土家族民間藝術打溜子,有聞名於世的土家織錦,形成了以洗車河為中心,土家風情濃郁的人文景觀。

洗車河鎮位於龍山縣城東南65公里,東接他砂鄉,西交咱果鄉,南連苗兒灘鎮,北鄰洛塔鄉。民國時期屬五寨鄉。1950年屬克洞、草果、西吳、脈龍4鄉地。1956年撤區建洗車辦事處,1958年建洗車公社。1961年建洗車公社。1984年撤公社建鎮。總面積175平方公里,有稻田391.68公頃,旱土168.11公頃。全鎮3689戶,13308人。為土家族聚居地。

2019年1月9日,洗車河鎮憑藉舍巴日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洗車河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湖南龍山縣
  • 下轄地區:牙龍、細砂坪、水桶等19個村和1個居委會
  • 電話區號:0743
  • 地理位置: 湖南龍山洗車河
  • 面積:175平方公里
  • 人口:13308人
  • 方言:土家族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大陸性濕潤季風氣候區
  • 著名景點: 土家織錦
  • 車牌代碼:湘U
  • 景點門票:免費
歷史沿革,全鎮規模,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建築布局,人文風俗,土家傳說,歷史文化,所獲榮譽,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屬五寨鄉。1950年屬克洞、草果、西吳、脈龍4鄉地。1956年撤區建洗車辦事處,1958年建洗車公社,1984年撤公社建鎮。

全鎮規模

總面積175平方公里,有稻田391.68公頃,旱土168.11公頃。全鎮3689戶,13308人。為土家族聚居地。最高海拔910米,最低海拔313米。主產稻穀、玉米,經濟作物以烤菸為主。林以松、杉為主。轄洗車、新建、苗溪、乾溪、咱木、永久、西吳、草果、老洞、天井坪、老木、克洞、三個堡、木友、耳洞、撈溪、牙龍、細砂坪、水桶19個村和1個居委會。有中學1所,國小13所。

地理位置

龍山全縣的地形,為南北長,東西窄。在劃分地域時,人們習慣以中線為界,呼之為南半縣、北半縣。洗車河鎮,就正在這條中軸線上。
洗車河鎮

自然環境

洗車河位於湖南龍山洗車河畔,境內氣候溫和,四季如春,山清水秀,風景秀麗,屬湘西名鎮。紅岩溪河、猛西河在這裡交匯成洗車河,流經撈車、苗兒灘,於隆頭注入酉水。最底處海撥237米。1958年永龍公路通車以前,周圍數百里沒有一條公路,歷代以來。這條下通辰沅的洗車河便成為湘鄂渝邊區主要水運通道之一。 兩條河潔淨透亮,其中小河尤為美麗,青山夾岸,綠水長流,河畔洗車河古鎮蓼紅芷白,桂馥蘭芳,素有“香溪”之稱。其水盡來自溶洞,距街三里之內,就有魷魚洞、犀牛洞、王家洞、向家洞幾股洞泉和一個叫“雞屎潭”的溫泉。 “雞屎潭”來有濃重的硫磺味,水溫如沸,除污力極強,根本不需肥皂便能將汗漬洗得乾乾淨淨,並能醫治瘡疥,維護皮膚健康。河中多魷魚,肉嫩且肥,立冬前盡逆水潛入溶洞起冬,立夏前兩三天則成群結隊隨夏汛而出,鄉人在洞口安上網壕,只需“守株待兔”,便能得到豐盛的收穫。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有時每天可得幾百斤。 小河灘多流急,是漂流的極佳去處。
紅岩溪河紅岩溪河

建築布局

洗車河古鎮風景優美。幾座大橋構成古鎮獨特的風景線。其中洗車大橋涼亭橋始建於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洗車小河半龍線公路橋建於1976年,洗車大河洗他線公路橋建於1997年。造型玲瓏的涼亭橋如雙龍臥波,氣勢雄駿的公路橋如彩虹雙跨,把沿河三岸連成一體,構成東平街、沿河大道、小河街、彎子街、坡子街幾條主街道。

人文風俗

洗車河鎮是在龍山南半縣地界之內的,但幾個世紀以來,“趕洗車河”卻成了龍山北半縣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逢場期,近者十數里,遠者上百里,人們翻山越嶺,肩負背馱,有所載而來,有所載而去。
究其原因,系洗車河獨占地利,位於酉水支流紅岩溪河與猛西小河的交匯處,是龍山封地唯一的一處小碼頭。龍山直到1958年2月才有永(順)龍(山)公路與外界相通,在陸上交通十分艱難的山區,河道變成了集鎮繁榮昌盛的先決條件。龍山南半縣另有一處大碼頭裡耶鎮,是湘川邊區最為熱鬧的名鎮,而北半縣人舍遠求近,首先還是來光顧洗車河。
洗車河鎮

土家傳說

“洗車河”這個鎮名,就來源於土家族遷徙的一個古老故事。唐朝末年,老土司吳著沖,以設在永順的老土司城為中心,管轄著包括後來的桑植保靖永順、龍山在內的廣大地域。其部屬彭瑊,暗結人心,日漸強盛,起兵爭王。於是,彭瑊與吳著沖各自率領部下的土著武裝,展開了激烈的內部戰爭。吳著沖打不過彭瑊,帶著殘兵敗將步步後撤。一天深夜,大雨滂潑,吳王的探子得知彭瑊部屬傾巢而出,前來偷襲。吳著沖自知敵不過彭瑊,便領著家眷、親信數萬人,坐著木輪車,往西北方向倉皇逃跑。他們上車的地方,在今天的永順境內,地名叫做“首車”。進入龍山境內後,他們來到一個三岔路口。吳王靈機一動,不再往西跑了,卻指揮隊伍轉而朝南進發。為隱匿行蹤,他叫部下將木車用布幔籠罩起來。那個地方,後人隨口就取名“籠車”。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來人們把它演變成了“農車”,同音不同字。
吳王一行人不敢停留,沿著泥濘的山路,冒雨匆匆而行,天亮時,來到了一座依山畔水的山寨。雨已不知何時停了,只見那裡山巒秀麗,河水清澈,百花爭艷,鳥語蟲鳴,如同仙境。追兵已被甩掉,吳王下令原地休息。把車輪推下河去清洗,這個山寨,從此以後就被叫做“洗車河”了。大家絕處逢生,盡情在河中取樂,連木輪車被河水沖走,也沒有察覺。等到吳王下令集合人馬找宿營地時,才發現車子不見了。一些人追了有幾十里路,看到車子在河裡緩緩漂流呢,趕緊七手八腳撈起來。那個地方,就是撈車河,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歷史文化

洗車河是土家族聚居區,民宅多為吊腳木樓,依山傍水而建,臨河者倒影澄洗車河古鎮潭如水中街市,依山者雄峙高崖似空中樓閣。至今仍普遍使用土家族語。土家族有語言無文字,其民族文化全賴口碑世代傳襲,所以這裡的土家文化獨具特色。距本埠八里處即洗車大河西畔,有聞名遐邇的土家族大擺手堂——三月堂,清嘉慶《龍山縣誌》記載:“土司設擺手堂謂是已故土司陰署,供以牌位,黃昏鳴缸擊鼓,男女聚集長歌,名曰擺手,有以正月為期者,有以三月六日為期者。”現存於洗車河鎮盆堤村的清代擺手堂碑,便詳細記述了當時的擺手盛況。洗車河以東的他砂、靛房、坡腳以打溜子而著稱,靛房鄉因此而被中央文化部授予“全國民間藝術之鄉”稱號;與洗車河一水相連的苗兒灘鎮,盛產土家織錦,“戶有機聲,頗具古風”,產品暢銷中外,被國家輕工業部授予“全國工藝美術大師”葉玉翠的家鄉便在這裡。1999年,苗兒灘被省文化廳授予“湖南省民眾文化藝術之鄉”稱號,從而形成了以洗車河為中心,土家風情濃郁的人文景觀。[1

所獲榮譽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