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洋燕印度亞種雌雄羽色相似,前額銹紅色或暗栗色;眼先黑色,耳羽藍色。體背面黑色而有藍色光澤;尾短,略為分乃匪組朵叉。頰,喉至上胸銹紅色,下胸至腹為漸淡之灰褐色。尾下覆羽黑色妹墓格,有白色鱗狀斑紋;尾羽下面有白斑。飛行時,翼下覆羽灰黑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腳黑色。
大小量度:體長125-150mm;體重11-16g;嘴峰7-10mm;翅97-113mm;尾46-54mm;跗蹠10-12mm。
生活習性
生活於島嶼或山腳坡地、草坪、也圍繞樹林附近有輪廓的平房、高大建築物、工廠飛翔、棲在空曠地區的樹上以及喜棲在無葉的枝條或枯枝。通常出現於平地至低海拔之空中或電線上。結小群活動,飛行時振翼較緩慢且比其他燕更喜高空翱翔。善飛行,飛行迅速敏捷,主要以昆蟲為食,食物種類頸潤槳常見有雙翅目、鱗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同翅目、蜻蜓目等昆蟲。叫聲:悅耳啾啾叫聲,示警時發出高音的tweet。
分布範圍
分布於美國,印度和斯里蘭卡。
繁殖方式
繁殖期3-7月。巢呈杯形,由泥團黏附於建築物的屋檐下、窗台或門廊,再滲境探出的岩崖,碼頭,欠享墓擔橋樑,山洞,地下管道,隧道等。巢的尺寸約為6-12厘米,是用細根,地衣,乾草和羽毛襯裡。鳥巢往往需要重複使用,如果到下個產卵季節時。築巢時雌雄親鳥輪流從江河、湖泊訂拒擊、沼澤、水田、池塘等水域岸邊銜取泥、麻、線和枯草莖、草根,鴉微再混以唾液,形成小泥丸,然後再用嘴從巢的基部逐漸向上整齊而緊密地堆砌在一起,形成一個非常堅固的外殼。
產卵的時間和數量因地區而異:在印度和緬甸,繁殖季節從3月到5月;而在斯里蘭卡,從2月至五5,有些巢12月至6月。在塔希提島, 11至12月,在馬來半島是2月至8月。有時一年產二窩。產卵的數量因地而異,在塔希提島和印度是每巢產1至2枚卵;在馬來西亞是產3枚;在斯里蘭卡是4枚;在4月繁殖時產4枚卵的頻率非常高。通常是每間隔一天產一枚。白色的卵上有褐色、紫褐色、灰色或淡紫色斑點。孵化時間長達16至17天,雛鳥留巢17至22天。育雛成功率相當低,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