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鳳凰山
畲族,分布在我國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浙江、江西、安徽五省的百餘縣中,以福建的閩東地區和浙江的浙南地區人口最為集居。1998年,經國家民委批准,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約45000“東家人”,又更改為畲族。至此,畲族約有80萬人(非六普數據),以人口多少為序,排全國少數民族第20位。
畲族,來自廣東鳳凰山,這是族人婦孺皆知的。鳳凰山在今廣東省潮洲市潮安縣的鳳凰鎮內,現鳳凰鎮有多個畲族村落,如李工坑(雷姓)、石古坪(藍姓)等,共有2000多人。
遷入泰順
據調查最早遷入泰順的畲族,是竹里雷調慶、雷調光兩兄弟。他們攜子女於明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從雲和縣東盛(今景寧畲族自治縣鶴溪鎮包鳳村),遷到竹里村梅花垟矴步頭,現竹里畲族鄉鄉政府大樓左側古柏邊。在此居住數年後,又遷到一里路外的金山壠定居,即金山壠雷姓支系,至今380年。
遷泰順的畲族,以時間統計,明末一支,清順治8支,康熙20支,乾隆6支,其它時間9支。總計43支。從地域上看,景寧方向遷來的19支,蒼南、平陽方向遷入15支,為主要來源地。從子孫繁衍的代數看,竹里金山壠雷姓最多,為17代。以平均25年為一代計,與其380年的歷史基本吻合,也從側面佐證,來自明未崇禎二年的記載是可信的。
文化習俗
畲族三月三(烏飯節)
畲族的傳統文化極為豐富。《高皇歌》是著名的史詩,主要敘述本民族起源和遷徙經過。畲族民眾特別喜歡唱山歌,“畲歌”是畲族文化中的明珠。在祭祀、求神拜佛、招待客人、節日或平時的生活、勞動中,人們都以歌代言,對答如流。畲山素有“歌的海洋”之美稱。
“三月三”是畲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舉行。其主要活動是去野外“踏青”,吃烏米飯,以緬懷祖先,故亦稱“烏飯節”。相傳在唐代,畲族首領雷萬興和藍奉高,領導著舍族人民反抗當時的統治階級,被朝廷軍隊圍困在山上。將士們靠吃一種叫‘烏飯”的野果等充飢度過年關,第二年三月三日衝出包圍,取得勝利。為紀念他們,人們把三月三日作為節日,吃“烏米飯”表示紀念。節日期間,附近幾十里同宗祠的畲族雲集歌場,對歌盤歌,內容為歌頌盤弧,懷念始祖。整個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晚上,各家吃“烏米飯”。深夜,進行祭祖活動。
畲族婚嫁
我小時見到我哥娶親,那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未,婚俗是這樣的:黃道吉日前一天,迎接隊伍:男方父親也就是親家;媒人、會講話會唱歌懂規矩一人即行郎、挑盂擔的、轎夫(人數按女方箱扛幾擔就幾人,一般四人)、小姑二人去接新娘,娶方給媒人準備各種大大小小紅包一二十個,如燈火包,煮飯包、開臉包等。盂擔是宴請女方親朋好友用的禮盒,一般有明甫、白弓、紅棗、紅蛋、面、年糕、糖、衣八盒,表示八仙吉祥。還有豬肉、米,雞一公一雌,示“有雞煞”(口彩,相對“無機算”)。還有一刀轎夫肉掛在竹抬架上去迎親。幾套冷熱民族服裝都是針繡的,這裡面有年青姑娘穿的,還有幾套中年衣,還有一套青色老年衣。最花錢的是淺紅色新娘衣,這件衣襟上釘有八仙銀裝飾。
一早,一行人來到女方村邊,碰到路上用杉樹刺攔住,需要對歌。
攔路人唱:
面前慌張一幫人,不象鬼來不像人;
又像攔路打劫賊,不講清楚不放人。
男方回:
乖邦都是親眷人,不是鬼來討親人;
根本不是打劫賊,趕緊掃路回言音。
唱的好回的真,親密帶進廳,親家泡上茶,端上點心盡情享用;如唱不上,則要被罰酒三大碗。
當天女方提出那些彩禮不夠,要補什麼等,經雙方談妥都滿意了,
親家唱:
我女太來乖高大,好比嫩鳥將出毛;
世上做事都不懂,全靠親家照顧上。
男方親家回唱:
養女乖大何功勞,事乾不懂崽會教;
過門就是親養崽,乖事由我一人包。
中餐由嫁方請迎親隊伍,媒人就座當中堂首位叫“落腳酒”。
晚餐由娶方請嫁方親戚朋友,舅公就坐首席,叫請“大酒”。
服飾
畲族的傳統
服飾,斑斕絢麗,
豐富多彩。畲族服裝崇尚青藍色,衣料多為自織的
麻布。畲族男子服裝與漢族無異,而閩東、浙南的部分畲族婦女,服飾仍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衣領、袖口和右襟多鑲花邊,有穿短褲裹綁腿的習慣。尤其是婦女的髮式與漢族不同。少女喜用紅色絨線與頭髮纏在一起,編成一條長
辮子,盤在頭上。已婚婦女一般都頭戴鳳冠,即用一根細小精製的竹管,外包紅布帕,下懸一條一尺長、一寸寬的紅綾。老、中、青不同年齡的婦女,發間還分別環束黑色、藍色或紅色絨線。冠上飾有一塊圓銀牌,牌上懸著三塊小銀牌;垂在額前,畲族稱它為龍髻,表示是“
三公主”戴的
鳳冠(傳說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許配給斬犬戎番王頭有功的盤瓠)。冠上還插一根銀簪,再佩戴上銀項圈、銀鏈、銀手鐲和
耳環,顯得格外艷麗奪目。
畲族情歌
畲族情歌是畲族民歌大花園中一朵具有獨特風格的奔放的鮮花。它不僅具有煥發青春生命的魅力,而且是珍藏在人們心中最深刻、最純潔最高尚的情感。同時也是人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伴侶結合的橋樑。因而它成為陶冶人的性情變化,引人上進的良朋益友。情歌既然作為畲族人民生活的組成部分,那么必然受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倫理、道德的制約與影響。只所以這樣,情歌所反映的有階級矛盾,民族歧視;生產方式、民族風俗;談情論愛,情侶結合形式及文學藝術價值等。
泰順畲鄉
司前畲族鎮
司前,古稱“池村”。是飛雲江源頭,左溪、里光溪經村而過,在迥瀾橋下形成一大深潭叫“百念潭”,因池姓村名早上有120擔水桶到潭裡挑水而得名。可見當時司前村之大。
明惠帝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置池村巡檢司於此。村民圍著該司的前面建房居住。問:“住於何處”,答:“巡檢司前面”。久之,就稱為“司前”。
清中期,陶姓興旺,建起“圓門樓”等大宅多處。同治時,陶化龍率子孫三代同力建成迥瀾大橋,天塹變通途。強歷經風雨,雄姿不減,仍發揮重點橋樑的作用。
建國後、改革開放以來,政府實施下山扶貧,林山等周邊畲村搬到司前。尤其是實施整鄉搬遷工程後,黃橋、峰門數千人搬此,人口大聚,全鎮近2萬人,其中畲族2800人。鎮政府所在地的司前村人口近8000。
在紅岩隧道未通車前,距縣城40公里,通後13公里;到杭州208公里。
這裡文化底蘊深厚。泰順民族中學設於此,不遠處的里光是清《泰順分疆錄》作者林顎的祖地。為傳承弘揚畲族文化,鎮、村每年都舉辦“三月三畲族風情節”、“烏飯宴”等,是縣內重點民族文化村。
竹里畲族鄉
竹里畲族鄉位於泰順縣西北部,鄉境四周與司前畲族鎮接壤。海拔169米,距縣城20千米,228省道過境。山地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89%,是縣重點林業基地鄉之一。林業用地6.1萬畝,林木總蓄積量98642立方米,毛竹面積1.2萬畝,毛竹立竹量180多萬株。竹里畲族鄉生態環境良好,森林覆蓋率89%,山地資源豐富。而耕地面積僅1803畝,其中水田面積1681畝。
1952年設竹垟鄉,1958年稱竹里管理區。1962年改竹里公社,1984年改竹里鄉。
資源環境
竹木資源 分布仙稔、羅陽、司前、竹里一帶畲族山村,是取之不盡的綠色銀行。
礦產資源 橋底龜洋、官村等畲村有豐富的輝綠岩(青石)、花崗岩資源,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
水利資源 水利資源是泰順民族地區重要資源,座落黃橋的三插溪水電站,裝機4萬千瓦,是本縣最大電站。此外還有高際、茶石、雙溪、高山等畲族人參股興建的中、小電站。
茶葉
茶葉是泰順畲族傳統的產業之一,歷來就有種植。早年,因園地少,只是種植在蕃薯園邊,園坎上,作為副產業,簡單粗製,供自家飲用,極少出售。
1970年後,政府號召大力發展茶葉,辦茶廠,把它當作重要的農業產業來抓。畲族人民利用山場廣闊,肯吃苦耐勞,茶葉又便於管理的特性,大力開荒種茶辦茶廠,精加工。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如仕陽鎮橋底、司前鎮左溪、林山、筱條、百丈鎮上林,筱村鎮章前垟,三魁鎮彭家堡,仙稔鄉下稔,笊籬丘,竹里村馱山,彭溪鎮玉塔等村,都是全縣民族地區茶葉重點村。茶葉的收入,成為村集體收入和農戶家庭收入的重要來源。
浙江省民宗委審時度勢,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在浙江省少數民族師範學校舉辦“少數民族種養業培訓班”提供免費吃住等優惠。縣民族科按其要求,推選多批有文化、敢於吃苦的畲族青年雷祖松、雷申跳等30多人,到麗水參加種茶、制茶、種水果等培訓學習。他們也不負眾望,回來以後積極開墾茶園,種茶辦茶廠。特別是仙居村笊籬丘自然村的雷祖松,還發動全村10戶畲族都種茶葉,面積達100多畝。在縣民族部門的積極扶持下,笊籬丘自然村成為一個成效好,遠近聞名的重點茶葉村。
1994年,為進一步推動全縣民族地區茶葉生產,民族部門出資,買來180口茶鍋,分發給仙稔、百丈、仕陽等村重點戶。由茶農自請木匠製成土茶鍋,燒柴制茶,(由於民族經費少,不能每家發一台電炒鍋見下圖)。同時請雷祖松和葛垟茶場的茶師雷春利,到上林等村巡迴指導,教大家炒茶、制茶。
與此同時,畲族茶農積極闖市場,經銷茶葉。上林村的鐘家彩和雷祖松等還把茶葉店開到杭州、溫州等地,他們茶葉的年收入都在5-10萬元以上。
縣政府民族科為了扶持發展茶葉,不但把有限的民族經費劃出一塊用於茶業生產,還在推薦各級民族團結進步模範時,對茶葉生產成效好者,予以重點考慮。如彭家堡村支書雷建松、林山村民雷祖松、吉利丘雷祖松等就是因為茶葉生產的積極表率作用,被評為全國、省、市級的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
正是這些有力措施,使得泰順茶葉產業久盛不衰。如今,百丈鎮建民(原上林)彭溪鎮玉塔、仙稔鄉笊籬丘、仕陽鎮石竹後等仍是茶葉的重點村,建有較大規模的茶廠,經濟效益也很好,是全縣重點茶葉基地村。
畲鄉新貌
搬遷下山畲家致富奔小康 強基健本畲山舊貌換新顏
長期以來,由於歷代統治階級的欺壓,畲家人都住在高山,深山之中。地無三尺平,出門就爬坡。惡劣的自然環境,嚴重製約了畲家人的發展,拉大與漢族的貧富差距。
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有識之士看到問題的根源,呼籲必須儘快搬離高山、深谷,到山下條件較好的地方重謀發展。縣民族科副科長鐘炳文,依據自己十多年民族工作的實踐,首先提出《下高山,出深山,搬遷脫貧一一浙南散居雜民族地區扶貧新思路》的理論文章。該文於1994年1月在《中南民族學院》學報上發表,爾後《浙江民族與宗教》、《溫州日報》、《泰順縣委內參》等先後予以轉載。 (該文後於1996年獲得國家民委《全國民族政策理論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下山脫貧的思路,打開了人們閉塞的眼光,受到了廣大畲族民眾擁護。在上級的政府的支持下,1995年司前畲族鎮左溪村,在村長藍祖銘、村支書藍玉聰的帶領下,在左溪溪沿上建堤壩圍地建“左溪民族新村”。動員周圍高山,深山的陽畲、園公堂、芭蕉灣的村民藍松水等42戶搬遷到此。在縣民族、扶貧等大力支持下,馬頭崗、橋頭灣、黃坑俏崗等都動工興建畲族下山脫貧點。全縣有28個點,搬遷800多戶,5000餘人。左溪、竹里、龜垟、馬頭崗、橋頭灣、章前垟等點都是具有一定規模,搞得較好的樣板。這其中,時任縣扶貧辦主任陶思妙同志,對該項工作非常重視,到各地協助選址,優先安排立項,給予經濟補助等,功不可沒。
下山後的畲家人,全面融入當地社會,在子女上學、就業、就醫等全方位享有平等機會。昔日的“山里人”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
文化傳承
北豐畲族文化服務中心
北豐畲族文化服務中心是一個地方性非營利文化研究團體,業務歸泰順縣羅陽鎮文化站指導,按社團章程管理的民間組織。現有會員50人,民族中學等單位會員10個。該中心積極開展畲族歷史文化的搶救、發掘,組織畲族文化、體育活動,鍛鍊培養年青歌手和工藝藝術年青接班人,積極協助在民族中學和民族學生較多的中國小舉辦畲語培訓班,在中國小中學講畲族、推廣使用畲語;設計、生產民眾喜愛的畲族服裝、裝飾等,並對今後畲族文化的發展進行策劃、展示和交流,讓畲族文化在散雜居民族地區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顯現獨特作用。
2010年7月30日,溫州泰順縣羅陽北豐畲族文化服務中心(普通合夥)企業的執行事務合伙人鐘炳文在泰順工商局註冊視窗領取了首張從事畲族文化交流營業執照,標誌著泰順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保護和傳承,並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顯現獨特的作用,這在全市尚屬首例。
2011年11月4日,鐘炳文同志編著的《泰順畲族文化》一書,日前召開意見評審會。
2012年3月,鐘炳文同志編著的《泰順畲族文化》改名《畲族文化-泰順探秘》並由寧波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圖文並茂,內容廣泛,是一本記錄畲族文化遺存,反映泰順畲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真實材料,將為今後深入挖掘、研究、傳承畲族歷史文化,提供可靠的史料依據。
北豐畲族文化服務根據收集了大量泰順畲族歷史文化史料製作了--泰順畲族歷史文化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