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火背鷳

泰國火背鷳

泰國火背鷳(學名:Lophura diardi):是一種中等大小,約有80厘米長的雉雞。雄雞呈灰色,大部分面部沒有羽毛及呈紅色,腳呈深紅色,冠上羽毛呈黑色,虹膜呈紅褐色,尾巴長而彎曲及呈黑色。雌雞呈褐色,雙翼及尾羽黑色。雌雞每次會生4-8枚卵,卵呈紅色。

主要棲息於平原和丘陵地帶500米,但偶爾可達800米,甚至1150米。常單獨或集3-6隻的小群活動。冬季有時集群個體多達16-17隻。尤以凌晨或傍晚最為活躍,中午活動較差,晚上多棲息於樹上。雜食性,主要以植物幼芽、各種水果和漿果的果實、塊根和種子為食。也吃昆蟲、甲蟲、螞蟻、蝸牛、蚯蚓和小陸蟹等動物性食物。

學名Lophura diardi是為紀念法國自然學家Pierre-Médard Diard。故也稱戴氏鷳。由於不斷失去棲息地及過度獵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已將它們列為近危。分布於高棉、寮國、泰國及越南的低地及常綠林。是泰國的國鳥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泰國火背鷳體長60-80厘米,尾長26-36厘米,體重1025克。羽冠為黑色。雄雞體色主要呈灰色,面部大部份沒有羽毛,裸露呈紅色,咽喉、頭部和面部後面是黑色,胸部、頸部和上背部大多是很細彎曲的灰紋,尾巴長而彎曲及呈黑色。背中後部色彩鮮艷,呈黃、紫藍等色。雌雞呈褐色,雙翼及尾羽黑色。外形似原雞。雄雞面部裸露鮮紅明艷,體色不如環頸雉靚麗,但羽冠非常有特點,羽冠一簇一簇似孔雀翎,前段細小,末端則變大,但如絲線般柔軟,非常有特點,與其他雉雞羽冠大不相同。虹膜呈紅褐色,腳呈深紅色。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平原和丘陵地帶500米,但偶爾可達800米,甚至1150米。多出現於常綠、半常綠次林、混合林地、竹林、灌木叢,通常靠近公路和鐵路穿越森林,以家庭形式群居。

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集3-6隻的小群活動。冬季有時集群個體多達16-17隻。尤以凌晨或傍晚最為活躍,中午活動較差,晚上多棲息於樹上。活動時常常昂首闊步,行動機警,受驚後迅速奔跑,羽冠聳立,尾羽微展,待跑到一定距離後再機警地觀察動向,有時走走停停,四外觀望。除善於在地面行走和奔跑外,也能飛翔和跳躍。跳躍時鼓動雙翼作為輔助,但有時也不張翼。疾走時頭前後晃動,尾略向下垂。通常無固有的領域和活動範圍,亦無領域性行為,即使在繁殖期間亦如此。
性機警,膽小怕人,受驚時多由山下往山上奔跑。一般很少起飛,緊急時亦急飛上樹。通常在亮天后即從夜棲樹上飛到地面活動。食飽後通常原地站立休息或理羽,偶爾也有飛到樹上休息的。晚上成群棲於高樹上,一般在天黑時才開始上樹棲息。通常雌先雄後,或雌雄一起一邊發出叫聲,一邊飛上一定高度的樹枝,然後逐步登高,藏於高大喬木密集的樹冠下,距地高度多為6-8米。活動時較為安靜無聲,有時可聽到行走時踩踏的‘沙沙’聲。通常僅在有危險時雄鳥會發出“pi-you”警戒聲。
雜食性,主要以植物幼芽、各種水果和漿果的果實、塊根和種子為食。也吃昆蟲、甲蟲、螞蟻、蝸牛、蚯蚓和小陸蟹等動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高棉、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泰國和越南。
泰國火背鷳分布圖泰國火背鷳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一雌一雄制。發情時雄鳥額部肉冠和臉部肉垂膨脹通紅,頭頂羽冠聳立,常常昂首挺胸,尾羽散開,兩翅下垂,不斷地圍繞雌鳥緩慢地走動,同時邊走邊發出‘pi....pi ...pi...’或‘ sui...sui...sui’的叫聲。有時兩翅還上下伸展,也有的時候雄鳥站於突出處或小徑空曠處伸展兩翅,做快速而幅度較小的扇動,尾亦展開如扇。
一般置巢於隱蔽而陰暗的倒木下或岩石間。巢多利用地上凹坑或親鳥自己在地面挖一淺坑,內墊以乾樹葉、草莖、草根和羽毛即成,結構較為簡陋,呈淺盆狀。每巢產5-8枚卵,孵化期待24-25天。雛雞早成性,孵化後就能隨母雞四處尋食。性成熟3年。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其全球人口估計約10萬隻。該物種分布範圍較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因不斷失去棲息地及過度獵殺,如寮國當地居民大量獵殺用於食用,生存不容樂觀,野外數量大幅下降。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