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方式理論

注意方式理論,是指有關注意的結構、個體差異及其與操作關係的理論。美國運動心理學家奈德弗1976年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認為注意的結構至少包括兩個維度,即注意範圍和注意方向。前者指在刺激域中人能夠注意到的刺激數量,由非常狹窄到非常廣闊。廣闊的注意可同時獲得大量信息,狹窄的注意則濾掉很多信息。後者指人的注意是指向外部刺激(如來自環境的)還是內部刺激(如思維活動和感覺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注意方式理論
  • 提出者:奈德弗
這兩個維度組合成四種注意類型,即廣闊外部注意、廣闊內部注意、狹窄外部注意、狹窄內部注意。每個運動項目都要求將注意範圍和注意方向加以特殊組合,以適應所面臨的運動情境和任務,獲得最佳操作表現。一般而言,情境越複雜,變化越快,運動員就越需要利用外部注意方式。奈德弗還提出一些有關注意的假設:(1)注意有狀態和特質之分,某些注意特徵是個性特質的一部分,是相對穩定的,某些注意特徵會依不同情境有不同表現。(2)在發展四種注意類型方面,個體之間存在差異。(3)焦慮和喚醒水平的升高會干擾注意從一種方式向另一種方式的轉換,並造成注意範圍縮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