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哇嗚

泥哇嗚

泥哇嗚,流行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民間樂器,屬邊棱氣鳴樂器。在當地對該樂器有不同的稱謂,有稱泥吹吹、吹吹子、泥簫、泥娃娃、啊歐子,泥牛塤和牛角簫。在固原地區有稱謂“哇嗚子”,這件樂器尤以在西海固一帶最為盛行。泥哇嗚由土製樂器演變而來,因吹出來的聲音“嗚嗚哇哇”而得名。

形制結構,吹奏方法,改良泥哇嗚,

形制結構

通體用黃膠泥捏制而成,其形狀、大小、音孔數量和位置各不相同。大者與鵝卵近似,小者有如核桃。外形式樣有橢圓形、棗形、魚形、桃形、娃娃頭形、牛頭形、牛角形、 蝶形和扁方形等等,不勝枚舉。一般在上端正中開吹孔,在前、後開若干音孔。如核桃形泥 哇嗚,在前面開有一個音孔;橢圓形泥哇嗚,開五個音孔(前四後一);魚形泥哇嗚前開五孔 ,牛 頭形泥哇嗚上寬下尖,吹孔在上方中間,音孔多為四孔(前三後一)或六孔(前四後二)。牛角 形泥哇 嗚,音孔多為三孔(前二後一)或六孔(前五後一)。蝶形泥哇嗚,音孔多為四孔(前三後一)。 還有一種 用皮革或綿紙做的泥哇嗚,呈扁方形,多為三個音孔。泥哇嗚雖形狀、音孔有別,但都在兩 側或底部設有小孔,拴系不同顏色的絲穗或彩珠作為裝飾。
泥哇嗚泥哇嗚

吹奏方法

吹奏時,雙手托捧泥哇嗚,拇指、中指夾持,口對吹孔送氣發音,指法各有不同,音域多為 d1—a1或d1—c2。小者音色清脆、悠揚,大者音色渾厚、深沉。蝶形泥哇嗚兩端和 牛角形泥哇嗚有些相似,外表美觀、別致,是婦女喜愛吹奏的泥哇嗚品種。牛頭形泥哇嗚在 山區或農、牧區普遍使用,它既是牧民和牧童喜愛的自娛性樂器,又是輔助牧業生產的工具。常用於獨奏。牧民多用以吹奏民歌小調,常常是見景生情,自編自奏。樂曲有《蘇武牧羊》、《放牧小調》、《即興曲》等。

改良泥哇嗚

經過改良的泥哇嗚,呈牛頭形,兩角橫於頂部,中空。有大、中、小三種,分別發出高音、 中音和低音,總音域f-f2,包括其中所有半音。音色古樸而明亮。其中可供獨奏的中音 牛頭泥哇嗚,橫寬15厘米、豎長12厘米,上端正中開吹孔,開有七個音孔(前六左側一)。吹 奏 時,雙手虎口夾持,右手指按右側三音孔,左手指按左側四音孔。常演奏F、bB或C調五聲 音階樂曲。整套牛頭形泥哇嗚,已用於音樂舞台演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