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名,為鱗翅目,剌蛾科。分布在東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上海、浙江等地。國外也有。寄主於麻類、桑樹、茶樹、蘋果、梨、桃、李、杏、櫻桃、山楂、海棠、大棗、野酸棗、柿、石榴、栗、核桃、柑桔、榆等多種果木;及藥用植物、花卉等。啃食葉。低齡啃食葉肉;稍大則成缺刻和孔洞。嚴重時食成光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波刺毛
- 拉丁學名:Thosea sinensis (Walker)
- 別稱:刺蛾、八角蟲、洋辣子、白刺毛、播刺貓、洋拉子、播次貓
- 二名法:slug caterpillar moth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 綱:昆蟲綱 Insecta
- 目:鱗翅目
- 科:剌蛾科
- 分布區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
介紹,特徵描述,成蟲,卵,幼蟲,蛹,防治方法,螫人處理,滅蟲,
介紹
幼蟲肥短,蛞蝓狀。無腹足,代以吸盤。行動時不是爬行而是滑行。有的幼蟲體色鮮艷,受驚擾時會用有毒刺毛螫人,並引起皮疹。以植物為食。在卵圓形的繭中化蛹,繭附著在葉間。猴形刺蛾(Phobetron pithecium)幼蟲的附肢上密布褐色刺毛,像亂蓬蓬的頭髮。結繭時附肢伸出繭外,用以保護和偽裝。
特徵描述
成蟲
體長13—18mm,翅展2.8—3.9cm,體暗灰褐色,腹面及足色深,觸角雌絲狀,基部10多節呈櫛齒狀,雄羽狀。前翅灰褐稍帶紫色,中室外側有1明顯的暗褐色斜紋,自前緣近頂角處向後緣中部傾斜;中室上角有1黑點,雄蛾較明顯。後翅暗灰褐色。
卵
幼蟲
蛹
防治方法
螫人處理
可以將一隻波刺毛用火把毛燒掉,然後小心的剖解,再把其體內的體液擦抹在被蜇到的地方即可。
土方法:大醬,向腫處抹,早晚兩次,兩天就好。
滅蟲
(1)挖除樹基四周土壤中的蟲繭,減少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