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
- 作者:
- 創作年代:
- 文學體裁:
《泛五湖》是唐代詩人李紳的一首五言詩。詩文內容是:范子蛻冠履,扁舟逸霄漢。嗟予抱險艱,怵惕驚瀰漫。窮通泛濫勞,趣適殊昏旦。浴日盪層空,浮天淼無畔。依灘落葉聚,立浦驚鴻散。浪疊雪峰連,山孤翠崖斷。風帆同巨壑,雲矗成高岸。宇...
《西施泛五湖圖》是明代詩人蘇升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扁舟泛泛欲何之,一似鴛鴦逗浦遲。為問五湖煙月色,得如台上宴王時。作者簡介 蘇升,字孺子,號紫輿。順德人。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進士,官新建知縣。有...
5. 春秋 末越國大夫范蠡,輔佐越王勾踐 ,滅亡吳國,功成身退,乘輕舟以隱於五湖。見《國語·越語下》。後因以“五湖”指隱遁之所。晉葛洪《抱朴子·正郭》:“法當仰隮 商 洛 ,俯泛五湖,追 巢父 於峻岭,尋漁父於滄浪。”...
題泛五湖游東山圖 《題泛五湖游東山圖》是宋代詩人喻良能創作的詩詞作品。陶朱西子功名後,安石東山隱遁初。畫圖三挹春風面,豁得平生俊氣無。
五湖心,典故名,典出《國語》卷二十一〈越語下·范蠡乘輕舟以浮於五湖〉。 范蠡在幫助越王滅吳之後,認為越王是個“可與共患難而不可共處樂的人”,因此改姓易名,乘舟載西施泛五湖而去。後遂用“五湖心,五湖客,范蠡扁舟”等寫...
”泛五湖煙月”以下四句都是融化西施的典故,抒發作者對蒼茫歷史的感慨。西施本為越州浣紗女,被越王發現送入吳宮,成為吳越鬥爭的棋子,最終導致吳國被越國所滅。西施作為政治的犧牲品,只有在傳說中才與范蠡一起歸隱,得到平靜的幸福。...
洞庭湖,太湖的別名,亦即五湖,在今江蘇省境內。相傳春秋之時,吳敗越人於會稽,越王勾踐命范蠡求得美女西施,進於吳王夫差,吳王許和。越王生聚教訓,奮發圖強;吳王迷戀西施,聽信讒言。越終滅吳。西施亦歸范蠡,從游泛五湖而去。...
《歸後》是清代智潮創作的詩。詩詞原文 拂袖青山後,鋤茅綠水前①。草深三月雨,柳暗一溪煙②。形跡從今世,情懷只昔年③。故人心不負,期泛五湖船④。注釋譯文 ①拂袖:甩動衣袖,多表示生氣或不滿。此處指作者看破紅塵,入山...
因之泛五湖⁵,流浪經三湘⁶。觀濤壯枚發⁷,吊屈痛沉湘⁸。魏闕心恆在⁹,金門詔不忘。遙憐上林雁,冰泮也迴翔。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明海:即指彭蠡湖,唐人往往稱湖為海。流:一作“派”。《說文》:派,別水也。淼...
“泛五湖”二句則水邊梅也。“臨水”五字得水邊梅花之神,將林逋《梅》詩兩句融成五字,益見精彩。換頭又從何遜《詠早梅詩》與笛中《落梅》調二事,用一“夢”字聯繫之,便非呆用故實。“若把南枝”三句始入畫梅,而“玉樓瓊...
范蠡一是喜歡西施的美貌,二是怕勾踐像夫差除掉伍子胥一樣殺掉自己,就在吳國滅亡後掛印而去,帶著西施泛舟五湖,做生意去了。這個記載最早見於東漢袁康的《越絕書》。裡面記載說,“吳亡後,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民間說:...
余心良已酬。豈學鴟夷子,區區事吳謀。謀成忌鳥喙,空泛五湖舟。作者簡介 林大春,明廣東潮陽人,字邦陽,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學副使,致高拱私黨於法,為言官論劾,罷官。有《井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