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陽2014年政府報告

泗陽2014年政府報告

《泗陽2014年政府報告》是2014年在泗陽發行的政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泗陽2014年政府報告
  • 外文名:Government report of Siyang in 2014
  • 性質:政府報告
  • 地點:泗陽
  • 時間:2014年
過去的一年,在省市黨委、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和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按照統籌“三大發展”、推進“九比競賽”總體要求,緊緊圍繞提前一年達小康奮鬥目標,聚力實施六項行動計畫,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科學統籌“三大發展”,縣域綜合實力增勢強勁
堅持以“三大發展、九比競賽”統攬全局工作,奮力衝刺“四個一等獎”,經濟社會呈現持續攀升、加速趕超的強勁態勢。主要指標躍上新的平台,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00億元,達305.5億元,增長12.7%;財政總收入突破50億元,達50.06億元,增長15.1%;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突破200億元,達233億元,增長26.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100億元,達114.39億元,增長18.6%;工業用電量突破10億千瓦時,達10.83億千瓦時,增長43%;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萬元大關,達10705元,增長12.2%;貸款餘額突破200億元,達204.48億元。重點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完成總投資超400億元的180餘個重點項目,省定小康25項指標有24個預計達到目標值。民計民生實現持續改善,財政用於民生的投入達38.1億元,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比重的75%,城鄉居民收入連續10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縣域發展收穫豐碩成果,在全市首次“三大發展、九比競賽”實績指數評估中,分獲跨越發展、和諧發展兩個單項第一,並獲評統籌發展指數全市第一。先後獲得全國衛生縣城、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省金融生態優秀縣、省土地執法模範縣、省書香之縣、省體育強縣、綠色江蘇建設特別貢獻獎等多項榮譽。
二、全面聚焦工業突破,六大綠色產業提質擴量
投資總量持續擴大。強勢推進大項目引建“6436”工程,全年引進億元工業項目53個,其中開工47個、竣工27個,竣工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4.4億元,任務完成率全市最高。好彩頭食品、新華晉鋁業等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效應強的項目相繼落戶,完成500萬元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62億元,增長27.5%。實際利用外資9139萬美元,增長43.9%。運行質態不斷最佳化。深入實施大企業培育等工程,新增銷售超億元企業8家,稅收超千萬元企業6家;新增規模企業7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465億元,增長28.5%。加快推進產業集聚,六大綠色產業產值達398億元,占規模工業的85.5%。鼓勵引導企業自主創新,發放科技創新券968萬元,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產值77.9億元,增長38.1%;創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9家、市工程技術中心19個;入選省“雙創計畫”“博士集聚計畫”6人;創建省市名牌22個,著名商標9件。載體平台構築支撐。開發區“二次創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實現業務總收入102.5億元、財政總收入8.5億元,國家級開發區18項創建指標10項達到目標值,省綜合考評上升11位;園區綜合服務中心、中央生態公園、鄰里中心投入使用,黃河路南延等8條道路建成通車,亞泰北京花園等重點工程進展順利;化纖長絲等五大特色園區加快發展,集聚企業70餘戶,輪轂產業園被認定為省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眾興工業園基礎不斷完善,徐淮路兩側改造及工業大道等3條道路快速推進。金融服務功能增強,新增各類貸款48.46億元,其中工業貸款21億元,企業互助聯保協會基金規模達2.3億元。
三、全力創建三城一縣,蘇北最美縣城展露新顏
交通網路更趨完善。省道245、325建成通車,省道330、成子河航道、船閘及旅遊公路等重點工程加快推進,宿淮鐵路泗陽站及站前廣場建成使用,徐宿淮鹽城際鐵路順利立項。框架體系全面拉開。持續推進“一河兩岸三城”布局開發,運河閘橋及連線線、成子河公路大橋建成通車,水杉大道西延、上海路北延、西安路北延、意楊大道、人民路、淮海中路拓寬改造等工程順利完工,七縱八橫城市路網框架基本形成,縣城建成區面積達45.9平方公里,城市化率提高到48.3%。城市經濟更加繁榮。著力推進中心城市188項基礎設施建設,全年完成房屋徵收152萬平方米,新開工房地產面積257萬平方米、竣工63.33萬平方米、銷售171萬平方米。濱河CBD二期、桃源綠島等69個項目進展順利,在建高層155幢。雨潤金街、佳源廣場、城南4S店等大體量商貿項目加快推進,開元名都酒店、運河印象台灣風味休閒街區投入運營,陽光巴黎城街區完成改造,市民中心、城南商務中心建成投用。水綠特色日益彰顯。全力推進清流入城,鋪設三水管網70公里;借鑑韓國清溪川模式,完成4.7公里中包河改造,全線實現雨污分流、截污導流,建成西大院公園、包河公園等配套景觀,為市民打造高品質的親水休憩長廊。園林綠化提質增量,運河風光帶二期、黃河故道濕地公園建成開放,奧林匹克生態公園創建為3A級旅遊景區,15處沿街退建公共景觀、6條林蔭道、4塊街頭綠地高標準建成,新植苗木162萬株,城市綠地率達36.6%。創建活動紮實有效。成立城市管理委員會,城市管理合力逐步形成;持續開展“清潔家園”“清晨行動”等系列活動,強力推進豐泰機電城等8個專業市場集中整治,完成淮海中路、人民路沿街風貌提升和5個城區菜場、3個老舊小區升級改造;新建城東、城西公交停車場,新增公共停車位5000個;投入運營蘇北首家縣級公共腳踏車系統。成功舉辦第二屆流行音樂節、全國水墨漫畫大賽、首屆騾馬街廟會,創刊發行《林中鳳凰》文學雜誌;媽祖文化園、悅來寺主體建成,縣檔案館創成國家二級綜合館,縣電視台獲得省電視新聞繁榮獎;崇德向善蔚然成風,春暉助學等民間愛心組織不斷湧現,張礬等4人獲評中國好人;精心創作泗陽故事系列公益短片,在主流網路平台集中投放,縣域形象不斷提升。
四、聚力打造美好鄉村,城鄉統籌發展更趨協調
小城鎮建設全面提速。組建運作王集、新袁新城,高標準完成規劃編制,研究制定加快建設發展的支持政策,在基礎設施、產業布局及民生資源配置上加大傾斜力度。小城鎮“九個一”工程進展順利,改造危舊片區1486畝,新建商住小區90萬平方米,建成鄉鎮綜合便民服務中心11個、商業街區和大賣場8個,建成“五朵金花”等新型農村社區65萬平方米,鋪設出莊道路102公里。李口八堡入選國家首批美麗鄉村創建試點,獲評省村莊環境整治工作先進集體,當選第二屆江蘇最美鄉村。公共事業加快延伸。啟動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錢愛公路愛園段延伸、莊胡公路加快建設,改建農村公路58公里、危橋21座。鄉鎮污水處理“1+1”工程紮實推進,鋪設污水管網180公里,所有鄉鎮全部創成省級生態鄉鎮,眾興、李口通過國家級生態鄉鎮驗收。城鄉同質供水工程加快實施,成子湖水廠、淮沭河水廠基本建成,鋪設城鄉供水管網81公里。天然氣鎮鎮通工程進展順利,王集、裴圩等9個鄉鎮實現鎮區與城區統一供氣。電網保障能力不斷提升,新改建各類線路1200公里。現代農業發展迅猛。五大園區建設加快推進,創成市級桃源現代漁業產業園。加華、雨潤生豬養殖基地投入使用,年出欄生豬130萬頭;建成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企業12家,日產食用菌200噸以上;新建永久性“菜籃子”基地3000畝,打造3000畝以上現代農業示範方25個,被表彰為省玉米生產機械化先進縣。省道245沿線桃樹產業帶初具規模,新增桃樹8000畝;發展蒲公英等林下經濟8.9萬畝,獲評全國林下經濟發展典型縣。秸稈雙禁工作獲全市一等獎。
五、高度關注民生改善,民眾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脫貧攻堅成效凸顯。掛牌成立成子湖扶貧開發示範區,出台扶貧開發三年行動計畫,成子河航道、船閘及旅遊公路等關鍵性工程順利推進,為片區開發打下堅實基礎。部署實施全縣脫貧奔小康三年行動計畫,創新開展“五位一體”幫扶,積極推進四大類選單式項目扶貧,發放扶貧小額貸款4.02億元,全縣88個村居、5.89萬人實現脫貧。持續推進創業富民,新建鄉鎮標準化廠房330萬平方米、落戶項目386個;在全市率先設立YBC工作站,發放618創業貸款4.27億元,全年新增私營企業2160戶、個體工商戶10647戶、“三來一加”項目477個。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教育發展三年圖強行動計畫開局良好,高考本二以上達線率全市第一,5名學生考取清華、北大;泗陽-啟東合作辦學全面啟動,泗陽中專獲評全國高水平現代化職業學校;建成眾興中學、雙語學校上海路校區等6所學校,新建加固校舍26萬平方米;林中鳳凰教育基金接受捐款1623萬元,資助貧困學生131名。醫療衛生資源擴容提質,整合升級一站式公共衛生服務平台,中醫院創建為二級甲等醫院,10家鄉鎮醫院病房樓加快建設,43名醫學定向委培生充實到鄉鎮醫療機構;醫改“1+2”工程穩步實施,升級改造標準化村衛生室80個。體育館、游泳館和開放式運動場投入使用,新增室外健身步道33處。社會保障提標擴面。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350元、270元/月,五保集中和分散供養標準提高到5100元、4300元/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擴面續保30.09萬人,新農合補償147.4萬人次;城鎮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覆蓋率均達95%以上;新開工保障房10818套,完工6903套。縣老年公寓基本建成。社會管理和諧有序。“兩條線工作法”成效良好,構建起“排查在網路、化解在村居、訴求在鄉鎮”工作格局。180個“一委一居一站一辦”社區管理服務平台實體運作,西康等3個城市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投入使用,裴圩新四等8個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啟動建設。狠抓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全年未發生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連續10年獲評省級平安縣、四次蟬聯省法治創建先進縣。20件為民辦實事項目順利完成。
六、更加注重自身建設,發展內生動力持續增強
深入開展“作風大改進、效能大提升”活動,著力打造知全局、懂本行、敢擔當、善落實的幹部隊伍,實幹快乾、狠抓落實之風日益濃厚,全縣60項重點工程進展順利,完成率達95.2%。持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審批事項由122項削減、壓縮為43項,行政審批、便民服務和公共服務事項即辦率達95%以上。高效運行12345政府服務熱線、政務微博和網路問政平台,民眾諮詢、投訴、建議答覆率100%,滿意率逐步提升。節約型政府建設成效顯著,重點在提高工程績效、集中辦公、精簡接待會務等10個方面“精兵簡政”,減少了政府對公共資源的占用。研究出台政府投資工程實施管理辦法和審計工作意見,全年審計政府投資工程105個,節約資金9400萬元。高度重視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辦理議案、建議88件,辦復率100%、代表滿意率98%以上。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們欣喜地看到泗陽的發展步伐更加穩健,城鄉面貌更加美麗,百姓生活更加殷實,社會環境更加和諧。這些成績得益於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得益於縣人大、縣政協的有效監督和大力支持,凝聚著全體代表、委員的智慧與力量,更傾注了全縣百萬人民的心血及汗水。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關心、支持、參與、幫助泗陽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全縣發展還存在諸多挑戰和問題:經濟總量依然偏小,增長基礎還不夠穩固;大項目支撐力不足,服務業繁榮度不夠;城鄉統籌剛剛起步,城鎮化質量依然不高;要素制約凸顯,財政收支矛盾突出;政府管理職能有待改進,少數部門主動服務和創新意識不強,不作為、慢作為現象仍有發生。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2014年工作部署
今年(2014年)是泗陽建成全面小康、實現更大突破的決戰之年,是大幅改善民生、增進百姓福祉的攻堅之年,是銳意改革創新、激發發展活力的關鍵之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市委四屆四次全會、縣第十一次黨代會第三次會議精神,緊扣發展、民生、改革三大主題,全面聚焦實現小康核心目標,堅持把改革創新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紮實推進“六項行動計畫”,加快建設殷實美麗和諧泗陽,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
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左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8%左右,50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0%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左右,節能減排完成省市下達目標。
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深刻領會發展是解決所有問題關鍵的戰略判斷,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矢志不渝促進發展,凝心聚力跨越趕超。
一、重抓有效投入,夯實發展基礎
始終把增加有效投入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主抓手,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不斷夯實區域發展基礎。狠抓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策應成子湖片區開發及“129”城鎮發展戰略部署,全面推進省道330泗陽段和成子河公路、航道、船閘等交通重點工程建設,努力在“十二五”末與寧淮高速實現互通。主動對接徐宿淮鹽城際鐵路和中心城市發展軸路網建設,啟動省道267城區段及跨運河大橋、新吳路、新老245省道接線建設,加快完成錢愛公路愛園段延伸、莊胡公路鋪設和宿眾、臨鄭、城林路改造,全面構建“暢通泗陽”。進一步加密完善城市路網,新建洪澤湖大道北延等道路15條,完成淮海中路等3條道路改造,不斷提升城區通行能力。全力攻堅重大項目。以招商引資質量效益年活動為統領,建立規範的項目評審制度、科學的實績考核體系和合理的保障激勵機制,強化對項目質態、稅收和效益的前期評估、後期評價和追溯考核;積極推行“專業+產業”招商模式,組建縣重大項目招商辦公室,深入實施大項目引建“8341”工程,全力招引一批投資強度大、產出效益高、帶動作用強的優質項目,確保全年引進投資超5億元大項目8個、超億元竣工項目30個、開工項目40個,竣工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百億,實際利用外資1.2億美元。聚焦閩商台資高地打造,培育區域招商平台,啟動建設閩商會館,精緻修繕天后宮,精心籌劃媽祖文化園開園暨閩台經貿洽談會等一系列商貿活動,主攻福建紡織、食品和台灣精密機械、電子等優勢產業,確保引進閩台項目10個以上、引資額超30億元。進一步最佳化項目服務機制,持續實施掛鈎幫扶、觀摩推進等制度,確保海欣纖維、金牌廚櫃等30個重點項目投產達效。做強做優載體平台。加快打造東部工業邊城,高標準完善基礎設施配套,積極推進職業中學、職工公舍等重點工程建設,完成文城路等30個道路節點綠化改造,確保年內創成省級生態工業園區,國家級開發區創建實現報備商務部審批。推動特色園區轉型升級,啟動吳江(泗陽)工業園二期建設,強化產業質態培育,年內進入省考核前8名;對接中心城市發展軸產業布局,整體開發鍋底湖經濟區,完善眾興工業園、石材城、二手車市場基礎配套,擴建泗陽港西作業區,構建縣城西部新增長極。規劃建設王集、新袁經濟開發區,全面提升鄉鎮全民創業園承載能力,年內新竣工標準化廠房376萬平方米,入駐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380個。廣泛集聚資源要素。持續開展土地執法模範縣創建活動,加大對上爭取和對內挖潛力度,紮實推進土地增減掛鈎和綜合整治,不斷完善用地保障服務機制;探索建立公共交易平台,促進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等有序流轉交易,努力實現土地的規模化、專業化經營和集中有效使用。充分放大金融生態優秀縣品牌效應,年內新設註冊資本超億元小貸公司1家、擔保公司1家以上,縣城和兩個小城市分別新引進1家以上銀行,全年新增各類貸款60億元,其中工業貸款25億元;穩健運作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企業互助聯保協會,年內互助基金規模突破3億元,互助資金運行總量達12億元。全力開展策應扶持,重點圍繞成子湖片區和黃河故道開發等重大項目,聚焦“唯一”“最多”資金和“增量”實效,確保爭取資金高於三縣平均水平。
加快產業集聚,提升發展質態
圍繞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進一步找準切入點,把握突破口,加快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推動綠色產業集聚壯大。著眼要素互補和上下游產業配套,努力突破一批建鏈、補鏈、強鏈項目,年內六大綠色產業產值突破500億元,創成省級化纖家紡特色產業園。持續推進百企升級、工業再造等企業培育工程,對銷售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予以重點關注、重點支持,研究梳理已出台的各類優惠政策,弱化或取消一系列特許扶持措施,加快建立健全與裝備水平、效益產出相匹配的政策激勵機制,引導各類要素資源向重點企業集中,著力打造一批龍頭型產業集團,確保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稅增長30%以上、列入再造企業銷售和稅收實現翻番。堅持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年內發放科技創新券1000萬元,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家,建成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加快打造品牌集群,新創馳名商標1件,著名商標7件,名牌產品12個。繼續實施“泗水英才計畫”,引進申報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和全職碩博人才各40人以上。堅持以工業化帶動信息化,完成5000萬元以上重點技改項目20個,新建省“兩化融合”試點企業2家,年度萬元GDP能耗下降3%。促進現代農業提檔增效。攻堅五大園區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廠等基礎配套建設,年內掛牌省農科院蔬菜科技展示基地;成子湖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區聚焦果蔬種植、水產養殖和優質稻米三大產業,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莊園經濟,創成省級農業示範園區;愛園現代果樹示範區新增桃林面積8000畝,著力打造果樹森林特色旅遊基地,創成省級鄉村旅遊點;現代漁業產業園圍繞休閒、生態漁業,加快休閒垂釣區、良種繁育區建設,做大規模、做出品牌;城南生態觀光農業示範園進一步充實內涵、提升效益,努力建成蘇北一流的生態休閒觀光基地。發展特色主導產業。圍繞打造農業強縣目標,大力發展果蔬、畜禽、食用菌等特色產業,年內建成萬畝永久性蔬菜基地,新增桃樹種植面積2萬畝、林下經濟3萬畝,生豬出欄超150萬頭,食用菌日產突破250噸。積極開展產業鏈招商,圍繞生豬、家禽養殖和食用菌產業引進配套項目各2個以上,確保全年引進入園項目21個以上。聚焦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培育,加快泗絹集團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申報和華綠科技上市步伐,重點培育宏源菌業、貴嘴米業2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和好彩頭、康宏菌業等10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積極開展“成子湖”系列商標註冊及著名商標申創,做響“成子湖青蝦”“成子湖大米”等農產品品牌,年內設立南京直銷基地,不斷擴大我縣農業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提升惠農保障水平。積極探索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引導土地向家庭農場、農機及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流轉,創建市級以上“五好”示範社20家;大力推進農田水利建設,年內整治村莊河塘88個、河道13條;切實抓好全國農業保險示範縣創建,農業保險突破5000萬元。加快現代服務業繁榮發展。圍繞打造人民路、淮海路商業軸,加快推進紅星美凱龍、新城市廣場等城市綜合體建設,確保雨潤金街、哥倫布廣場、大潤發超市等年內投入運營;完善城區各類市場業態,規範提升義烏商貿城、城南4S店等專業市場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城市人氣集聚度和商業繁榮度。研究制定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出台配套支持政策,積極推進火車站物流樞紐、洋河包裝物流園、城南物流園、鍋底湖道口物流園等重點物流項目建設,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現代物流體系。深入實施旅遊業發展五年行動計畫,完善成子湖旅遊發展規劃,縱深推進退漁還湖、生態修復工程,啟動建設遊客服務中心、小街漁村等項目,有序推進成子湖旅遊開發;高標準完成桃源古城、泗水王陵景區專項規劃編制,積極打造“百里桃林畫廊”“萬畝平原林海”,啟動棉花博物館、媽祖文化園、悅來寺3A級景區創建,統籌抓好洋河產業園、泗絹1960等工業旅遊景點建設,奠定泗陽旅遊業發展基礎。
三、統籌城鄉建設,最佳化發展空間
堅持以繁榮宜居為取向,深入推進最美縣城建設和小城鎮梯次發展,加快形成梯度帶動、互促互補的城鄉發展格局。傾力打造蘇北最美縣城。實行最嚴格的規劃審查制度,強化對城市天際線及色彩系統的控制和功能、特色、內涵完善,全面提升城市品質。統籌推進片區開發,運河新城年內濱河CBD二期3幢總部大廈主體完工,青年廣場、運河名門府等工程加快建設,著力打造最美運河岸線;西康新區進一步完善基礎配套,推進米蘭春天、恆茂凱旋城等項目開發,完成聚寶公園建設和五里河水系溝通,不斷提升宜居西康承載功能;城南生態新城全力推進桃源綠島、桃源寶蓮城等重點工程,加快建設污水處理廠等配套設施,實現南岸生態田園城市與北岸生活主城功能互補、發展互動;城北片區高標準啟動控制性規劃,加快城北花園三期開發,為城市擴張預留空間、打下基礎。大力推進清流入城,實施總包河、南包河清淤拓寬、景觀綠化工程,完成62.3公里“三水”管網鋪設,努力實現城區“四橫四縱”水系循環貫通、水清岸綠。持續推進城市增綠添景工程,加快建設閘橋公園、城北公園、相文路等一批城市公園和街頭綠地,積極引種水生植物和適生鄉土樹種,全年新增綠地面積120萬平方米、城市綠地率達40.15%,確保創成國家園林縣城。梯度化推進小城鎮建設。按照“129”城鎮發展布局安排,在完善規劃的基礎上,高標準啟動王集、新袁小城市建設。圍繞改造一個老舊片區、完善一個中心節點、打造一個特色亮點的總體要求,年內分別完成開、竣工商品房各30萬平方米,新建標準化廠房各30萬平方米;加快推進濕地公園、商業中心、學校等配套設施,全力打造功能完善、環境優美、宜業宜居的舒朗精緻小城。其它鄉鎮按照提升內涵、強化配套原則,重點推進危舊片區改造,全面完成小城鎮“九個一”配套工程。科學調整規劃保留村莊布局,加快建設“八位一體”新型農村社區,確保“五朵金花”上半年建成使用。
不斷增強民眾幸福感和滿意度
緊緊圍繞實現全面小康目標,全力辦好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各項實事,讓發展成果更多地普惠於民。
一、著力提升人民民眾生活水平
把提高就業質量和促進全民創業擺到突出位置,更大力度加強社會保障,全面增進民生幸福。積極促進創業就業。深入推進全民創業,努力降低準入門檻、加大財稅扶持、強化要素保障,促進民營經濟蓬勃發展,年內新增個體工商戶9000戶、私營企業2200戶。優先推進小城市經濟開發區、一般鄉鎮全民創業園和規劃保留村莊“三來一加”創業點建設,完善“四位一體”基礎配套,實現“三來一加”項目全覆蓋,為農民在家門口創業就業、增收致富提供平台。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通過開發就業崗位、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開展就業援助等措施,幫助各類人群實現充分就業,年內新增城鎮就業9500人以上,援助困難群體就業1000人以上。深入實施脫貧攻堅。全力推進脫貧奔小康三年行動計畫,繼續推行“五方掛鈎”“一對一”幫扶等機制,積極探索標準化廠房建設、經營性固定資產購置、扶貧引導資金運作分紅等扶貧新模式,大力實施產業化扶貧及就業式扶貧,確保年內投放扶貧小額貸款3億元以上,幫扶5.45萬人增收脫貧,16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實現“新八有”目標。聚力推進成子湖片區扶貧開發,深入實施脫貧奔小康、基礎先行等六大工程,全面加快成河新型社區等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土地綜合整治,突破資源瓶頸制約,努力探索統籌城鄉發展的泗陽路徑,力爭用3年時間徹底改變成子湖片區貧困面貌。全面提升保障水平。健全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探索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合統籌整合,積極推行社保“一卡通”,年內發放社保卡18.5萬張,“五險”新增參保1.6萬人,新農合參保率穩定在99%以上。進一步加強社會救助,壯大特困家庭救助基金規模,推行貧困家庭兒童重大疾病慈善救助、城鄉困難民眾臨時生活救助,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400元、300元/月,特困家庭醫療個人自付部分救助比例提高到65%。更加關注老年服務,加強護理、社工隊伍培育,年內改擴建敬老院5所,創成省三星級敬老院3所,老年公寓全面運營。
二、努力改善人民民眾生活條件
更加關注民眾生活中的困難和不便,從細微處著手,從身邊事做起,加快推進民眾普遍受益的民生項目。持續做優人居環境。深入實施城市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畫,全力推進老城危舊片區改造,加大土地收儲推介力度,加快已掛牌土地開發進度,完成泗絹、華陽製藥等項目“退二進三”工作,年內實現土地收儲600畝,徵收房屋120萬平方米。進一步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縮短安置過渡周期,年內新建各類保障住房4150套。持續開展市政基礎設施摸底排查和補充完善,建立城市道路、綠化、站台、標識等破損正常排查和快速修復機制。下大力氣解決小區物業管理問題,推進物業服務規範化建設,開展物管企業星級評選,逐步向老舊小區派駐國有物管公司,全面提升物業管理水平,年內完成5個老舊小區改造,更新、改造76個小區監控系統、62個小區門禁系統。大力開展市場、市容、交通等專項整治,制定簡約、剛性的市民行為規範,加大對制度規範的宣傳、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不文明行為的曝光,強勢形成廣為知曉的泗陽規矩。全面抓好生態文明建設,著力打造美好鄉村,積極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紮實推進生態鄉鎮創建,完善城鄉垃圾收運體系,促進秸稈綜合利用,年內75%以上自然村完成整治任務,80%以上鄉鎮申創國家級生態鄉鎮,確保創成省級生態縣。加快公共事業延伸。穩步推進城鄉同質供水工程,全面完成王集、新袁新城城區及其他鄉鎮鎮區692公里主支管網鋪設,年內日供水4萬噸的成子湖水廠、日供水5萬噸的新一水廠、日供水2萬噸的淮沭河水廠全部投入投用,新一水廠、二水廠主管網分別通達莊圩以外的所有鄉鎮,淮沭河水廠主管網通達王集、莊圩等鄉鎮,形成互通互補、完整安全的供水網路,徹底改變我縣單一水源地供水難題。加快實現天然氣“鎮鎮通”全覆蓋,年內建設中壓管網125公里,接收門站及加氣站6座,完成9個鄉鎮通氣計畫。持續開展鄉鎮污水處理“1+1”工程,年內鋪設主支管網250公里。大力實施220千伏泗陽南變、110千伏泗水變工程,提升城鄉供電保障能力。最佳化提升出行條件。切實增強城市綜合交通能力,優先發展公共運輸,最佳化線路班次,延長服務時間,改善乘坐條件;進一步完善停車泊位(場)及城市慢行系統規劃,年內新增城市公交線路2條,更新投放計程車100輛、公共腳踏車500輛,新建5處停車、綠地、公廁“三合一”公共配建區域。持續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年內新改建農村公路160公里、橋樑42座,規劃保留村莊實現四級公路全覆蓋,內部道路循環暢通。
三、全力滿足人民民眾公共需求
把民眾滿意作為興辦社會事業的出發點、落腳點,加大公共財政投入,最佳化公共資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紮實推進教育圖強三年行動計畫,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最佳化學校布局,年內建成南京路國小、開發區第一國小等5所國小,新改建15所鄉鎮幼稚園;完善農村中國小教學裝備,重點支持王集、新袁小城市提升辦學層次,在財政撥款、學校建設、教師配備等方面予以傾斜,讓更多家庭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積極推動教育內涵提升發展,深入開展課堂提質、學生閱讀、教師培訓等活動,確保高考二本以上達線率全市第一;“林中鳳凰”教育基金幫扶範圍擴至各個學段,啟動農村貧困學生上學及營養資助計畫。擴容提質醫衛資源。全力實施醫療衛生突破年行動,推進醫療機構提檔升級,引導縣內二級醫院與省內三級醫院、鄉鎮一級醫院深度合作,構建雙向轉診綠色通道;加快縣人民醫院、中醫院三級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創建,啟動仁慈醫院、康達醫院二甲醫院創建;建成運營開發區泗陽醫院,投入使用一站式公共衛生服務平台;下大力氣提升基層醫衛服務條件,加強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硬體達標建設與服務管理,啟動建設王集、新袁區域公共衛生服務中心,高標準建成所有規劃保留村莊衛生室,創成12家一級甲等鄉鎮醫院;狠抓平安醫院創建,構建良好的醫患互信關係。繁榮發展文體事業。積極推進圖書館、博物館、泗水閣書畫院等平台建設,舉辦第三屆全民讀書節,全力打造書香城市;支持淮海戲《鄉村好人》擴大巡演,以市場化形式辦好騾馬街廟會、流行音樂節等大型文化活動,打造獨具特色的泗陽文化品牌。深入開展志願服務等品牌創建活動,年內全國文明縣城和江蘇省文明城市通過評比驗收。廣泛開展全民健身建成西康體育健身中心,整合城區學校體育設施定時向公眾開放,完善城區十分鐘健身圈;市場化運營體育館、游泳館等體育設施,支持發展各類體育協會,辦好第三屆全民運動會。
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適應新形勢,迎接新挑戰,謀求新跨越,對政府自身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更加科學、更具活力、更富效率的體制機制釋放發展紅利、提升政務效能、推動工作落實,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確立現代政府理念。建設法治政府。持續開展政府常務會議學法活動,不斷強化政府組成人員的法治思維,努力形成學法、守法、用法好風尚。進一步提升決策民主化、科學化水平,堅持重大決策向人大報告制度,切實做到依法按程式進行決策。嚴格規範執法主體、執法程式和執法行為,細化自由裁量權,落實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努力實現行政執法公信力和人民民眾滿意度“雙提高”。建設效能政府。探索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推動職能相近、業務相關的部門合併掛牌或集中辦公,全面提高工作效能。全力推進權力陽光運行,在已公布權力清單基礎上,進一步最佳化權力運行流程圖,實現所有權力事項網上公開透明運行。堅持市場化導向,研究出台政府購買服務方案,逐步推動政府由養人辦事向購買服務轉變。建設責任政府。更加重視政府投資項目的績效監管,加強資金統籌,嚴格資金管理,健全完善財政風險預警機制,不斷增強政府資金使用支出的計畫性和預見性。切實加強政府債務管控,將政府性債務分類納入全口徑預算管理,規範舉債程式,控制債務規模,切實提升風險防範能力和資金使用效益。進一步規範國資公司運營,完善監管辦法,理順管理架構,確定主營業務,強化風險管控,努力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增強社會治理能力。積極推廣聯合執法,整合相關部門行政管理許可權,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綜合執法體系,構建和諧有序的社會秩序。充分發揮政府監管職能,健全重要領域、重點行業和重大危險源隱患排查、監控長效機制,著力構建層級分明、覆蓋無隙的生產及食品安全監管責任體系,有效預防重特大事故發生,確保連續11年獲評省級平安縣。深入實施社情民意收集和矛盾排查化解兩條線工作法,健全矛盾糾紛預警和重大決策風險評估機制,拓展公開透明的訴求表達和辦理方式,長效開展大下訪、大排查、大調處活動,努力做到社會矛盾發現在早、防範在先、處置在小。探索“政社聯動”治理模式,強化公民自我管理、自我完善意識,促進政府依法行政與社會協同治理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推動社會和諧公平善治。加強社會組織的引導、扶持和培育,改革登記制度,建立義工制度,充分發揮市場中介、社會組織的功能作用,加快形成良性社會管理結構。紮實開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逐步建立全社會房產、信用等數據統一平台,做好信息數據整合、管理和評估,形成較為完善的信用制度體系及社會約束機制。
提升政務服務水平。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堅決破除前置審批壁壘,變前置審批為事中和事後監管,對分散的審批事項統一受理、並聯審批,真正做到流程最優、時限最短。加快設立縣鄉村三級社會管理服務平台,組建運行縣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完善電子政務大廳和“網上受理”終端平台建設,加快與鄉村便民服務中心(室)聯網辦公,全面推進行政審批、公共資源交易等公共服務向電子政務雲平台集中,實現網路“遠程受理、實時查詢、審核發證”的全流程辦理。進一步強化網路問政平台建設,全面整合政務微博與網路問政平台等網路資源,建立更加完善的轉批、辦理、反饋和監督問責機制,實現民眾訴求“一次受理、一站辦結”,讓民意得到充分釋放和運用。
樹立政府良好形象。切實加大對工程建設、政府採購、三公經費等重點領域、重點環節的審計監督,從源頭上預防腐敗。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相關要求,倡導勤儉節約、簡化會務接待、提升工作效率,開展事業單位用房市場化改革,打造節約集約政府。科學精細編制部門預算,逐步推進預算信息公開,強化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和監督考評,真正把有限的財力和公共資源用在推動發展、改善民生最急需之處。深入開展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落實不力、績效不佳的領導幹部進行問責,以優良作風推動各項工作全面落實。
各位代表,成績令人鼓舞,目標催人奮進。讓我們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團結和依靠全縣人民,以更加寬廣的視野謀劃發展,以更加昂揚的鬥志迎接挑戰,以更加務實的作風勤勉工作,拼搏實幹創一流,跨越發展開新篇,為加快建成殷實泗陽、美麗泗陽、和諧泗陽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