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陽縣政府民生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民生服務保障水平的意見

為積極穩妥推進民生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補齊民生領域發展短板,進一步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按照省政府《關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6〕49號),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意見。

縣人民政府
  關於推進全縣民生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民生服務保障水平的意見
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各園區(場)管委會,縣各委辦局,縣各直屬單位:
為積極穩妥推進民生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補齊民生領域發展短板,進一步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按照省政府《關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6〕49號),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意見。
一、確立目標任務
大力推進鄉鎮衛計事業改革,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逐步解決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深入實施教育內涵提升三年行動計畫,啟動“教師補充、布局最佳化、設備提升、資源流動”四大工程,努力滿足民眾對教育的多層次需求。全力推進區域供水“通村達戶”工程,建立健全運營服務機制,構建城鄉一體化供水保障體系。穩步推進棚戶區改造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切實加強城鄉住房保障體系。大力開展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加快綜合樞紐、物流園區建設,進一步完善路網結構。深入推進全民創業,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服務體系,全面掀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熱潮。
二、補齊關鍵短板
(一)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推動優質資源下沉
1.深化鄉鎮醫衛改革。全面推開鄉鎮衛計事業改革,鄉鎮醫院與衛計中心簽訂購買服務協定,實行契約管理,全面落實公共衛生計生服務和基本藥物制度。加強對鄉鎮醫院服務行為的規範約束,切實提升服務質量,60%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真正減輕民眾就醫負擔。2018年底前,基本建立目標明確、內容清晰、服務規範、措施配套的“三個一”管理服務機制;到2020年底,力爭實現每個家庭有一名家庭醫生簽約,每個居民擁有一份動態管理的電子健康檔案、一張服務功能完善的居民健康卡目標。
2.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加快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力爭2017年底,全縣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鄉鎮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醫務室、診所及門診部,下同)實現與二、三級醫療機構雙向轉診。縣域內就診率達90%,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總診量比例超65%。2018至2020年,逐步將優質資源重心下沉至一級醫療機構,85%一級醫療機構達到一甲醫院水平,民眾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首診滿意度超98%,分級診療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3.推進村居衛生機構提質。強化村衛生室規範化管理,重點加大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力度,逐步改變村衛生室“重醫療、輕預防”現狀。加大衛生扶貧工作力度,強化重點片區衛生室配備,進一步鞏固村居衛生機構硬體建設成果,力爭到2020年,村居衛生機構基礎設施,按照省、市規定,標牌標識到位、設備安裝到位、房屋設備維護到位。推進村醫隊伍建設,有序開展村醫招聘,加大村醫培訓力度,2020年底前,家庭醫生簽約制度全面實施到位。
(二)提升教育工作水平,實現教育均衡發展
1.完善教育基礎設施。完善校安、改薄工程推進機制,突出鄉鎮主體責任,確保如期完成建設任務。圍繞布局合理、規模適度、資源均衡目標,進一步最佳化城區學校規劃布局,為快速發展的教育需求留足空間。“十三五”期間,保留農村中心幼稚園18所,新建幼稚園12所、改擴建4所,完成28所中國小新建、擴建任務;城區新建幼稚園7所、中國小校6所。
2.加快師資隊伍建設。完善教師長效補充機制,健全新聘教師“凡進必考”制度,強化教師編制管理,對教師崗位設定及配置實施動態管理,逐步解決教師隊伍結構性缺編和“超編缺人”等問題;進一步加大教師流動力度,重點推進城鄉學校之間、鄉鎮中心國小與村小(教學點)之間的教師交流,對到農村學校、薄弱學校交流任教的教師,在職務(職稱)晉升、聘用考核、薪酬待遇、評優評先等方面給予傾斜,力爭到2018年,縣域內教師交流比例達13%;到2020年,縣內教師交流比例達省定標準15%。
3.推進教育手段現代化。實施“教育+網際網路”工程,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2018年底前,優質資源班班通達100%。學習空間人人通達65%;省級資源平台覆蓋率達100%;智慧校園創建比例達60%。按照《江蘇省中國小教育技術裝備標準》Ⅰ類標準配足配齊儀器設備,統籌實施農村公辦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義務教育學校技術裝備提升等專項工程;2020年底前,全縣教育技術裝備水平達省Ⅰ類標準。
4.全面提升教育質量。確立“學前教育重優質規範、義務教育重優質均衡、普高教育重優質特色、職業教育重優質創新、特殊教育重優質普及”辦學方向,開展無證園清理整治,提升基礎教育質量;構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產學研一體化職業教育辦學新模式;堅持啟智與技能並重,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將民辦教育作為教育改革重要力量、納入教育發展總體規劃。2018年底前,學前幼兒入園率達96%以上,省優質園比例達75%以上;國中升學率達96%以上,國小、國中鞏固率分別達100%、99%,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6%以上,中考優秀率每年提高3%;高考本二以上達線率65%以上;2020年底前,學前幼兒入園率達97%以上,省優質園比例達80%以上;國中升學率達97%以上,國小、國中鞏固率分別達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8%以上;高考本二以上達線率70%以上。
(三)提升水務工作水平,全力推進水利現代化進程。
1.推進一體化供水。遵循城鄉供水“同源、同網、同服務”原則,加快推進區域供水“通村達戶”工程,實現城鄉飲水安全全覆蓋和供水保障一體化;到2018年,年新增供水能力1800萬噸,農村居民地表水廠用水普及率90%以上;到2020年,集中供水率95%以上、水質達標率99%以上。深化供水體制改革,引入市場機制,強化運營管理,2020年底,供水工藝、水質、出廠水壓、安全生產、供水服務等均達到國家行業規範要求。
2.強化水資源保障。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科學編制節水規劃,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到2018年,新一水廠水源地、成子湖水廠水源地、淮沭河水廠水源地達標建設全面完成,全縣新增2處雨水利用示範工程,完成50%小區(社區)二次供水改造;到“十三五”末,雨水利用、中水回用等示範項目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全縣雨水利用示範工程達到5處,完成70%小區(社區)二次供水改造。
3.加強水生態保護。“十三五”期間,編制完成《泗陽縣水資源綜合規劃》,制定水功能區管理辦法,強化企業退水水質管理和監督檢查制度,核定企業排污水量、排污物質總量、退水量以及退水水質等數據,重點整治違法設定排污口,確保主要河道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80%以上。在縣級以上河(湖)推行河(湖)長制,在中運河等重點河道布設水樣採集點,每年疏浚整治骨幹河道2-3條,基本完成成子湖退圩還湖工程。
4.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遵循“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總體思路,結合城區“三水規劃”把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貫穿於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全過程,到2018年,完成泗水公園、城北國小片區海綿城市試點工作;同時,結合城區22條道路改造,加強雨污分流管網建設,到“十三五”末,城市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城區防洪除澇能力顯著提升。
(四)強化城鄉住房保障,推進宜居家園建設
1.提高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貫徹落實省政府《關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的實施意見》精神,加快推進城中村、集中成片棚戶區改造,按照年均不低於100萬㎡的改造任務,加快棚戶區改造步伐,促進徵收需求集中釋放,力爭2017年全面完成改造任務。採取提高貨幣化安置獎勵標準、協助民眾購買安置住房、調整最佳化徵收補償政策等措施,引導棚改居民優先選擇貨幣化安置,到2020年貨幣化安置比例不低於50%。
2.健全住房保障管理機制。實行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共租賃住房和廉租住房合併管理、並軌運行,建立統一租金、梯度補貼的租賃保障機制。鼓勵、支持和引導被徵收人自行到市場上租賃住房。堅持推進“三審兩公示”制度,完善準入退出審批制度、收入審核聯動機制,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管理,做好保障住房的申報、審批、管理、分配以及租賃補貼發放工作,進一步加強保障性住房分配和運營管理。
3.加強住房保障制度建設。加快建立市場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結合的住房制度,完善符合縣情的住房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立足保障基本需求、引導合理消費,加快構建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到2020年逐步形成總量基本平衡、結構基本合理、房價與消費能力基本適應的住房供需格局,向著實現廣大民眾住有所居的目標邁進。
4.著力提升鎮村人居環境。圍繞農村面貌“六個根本性變化”工作目標,著力實施鎮村人居環境提升行動,大力推進特色鄉鎮、美麗村莊建設,不斷提高鄉鎮綜合管理水平,持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力爭到“十三五”末,建成市容示範街50條,建成市級“康居村莊”100個以上、“康居示範村莊”20個以上、培育“美麗村莊”25個以上。其中,2017至2018年、2019年至2020年分別建成 “康居示範村莊” 10個。
(四)提升交運工作水平,構建便捷通達路網
1.夯實交通基礎設施。重點實施高鐵、省道、港口碼頭、客運樞紐等“1411”工程。做好徐鹽高鐵建設保障工作,確保鐵路工程快速推進;加快省道267、330、347、346建設,密切與周邊高速路網和重點交通樞紐互聯互通;規劃建設泗陽港西作業區,與東作業區形成京杭運河泗陽段兩大貨運樞紐;在高鐵站附近規劃建設泗陽城北客運站,與鐵路客運站形成綜合客運樞紐,實現鐵路、公路公共運輸無縫對接。到2020年,對外形成“一環三縱五橫”的幹線路網布局,對內形成縣域半小時通勤圈,內外形成多種運輸方式銜接順暢的綜合交通體系。
2.打通扶貧開發“通道”。搶抓成子湖片區和漣沭結合部片區整體扶貧開發契機,規劃建設莊圩火車站至267省道以及267省道至330省道等連線線。到2020年,實現兩個片區內部道路與周邊國省道路的互聯互通,促進片區經濟快速發展。
3.提升運輸服務水平。堅持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加強公交線路最佳化調整,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完善多層次城市客運服務系統,實現多種運輸方式“零距離”換乘。推廣使用新能源環保車輛,推進省市際客運線路公司化改造。推進客運行業服務創新,加大對農村電子商務物流的扶持力度。到2020年,城鄉公交一體化達100%,公交出行分擔率達15%以上。
4.推進高效物流發展。加快港口、鐵路等集疏運體系和樞紐節點建設,重點推進臨港物流園、火車站物流園、泗陽物流園等3個物流園區以及洋河酒廠等若干個物流節點為主的 “3+N”物流體系建設,最佳化運輸結構,降低貨運成本。到2020年,完成3個主物流園區建設。
5.加快農村公路提檔升級。緊抓省委省政府提高扶貧地區道路項目補助標準契機,持續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十三五”期間建設農村公路420公里,新建和改造危橋77座。到2020年,全縣通車公路里程達2220公里,真正打通農村公路建設“最後一公里”。
(五)提升全民創業水平,促進惠民富民強縣。
1.培育多元主體。加大全民創業重點人群培育力度,鼓勵引導鄉村能人帶頭創業、青年新銳網路創業、外出人員返鄉創業、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完善創業培訓機制,根據創業者實際需求,創新培訓方式、豐富培訓內容、提升培訓質量,為各類創業群體提供個性化、專業化、選單式創業輔導。持續開展“十大創業先鋒”等創業典型評選表彰活動,推廣創業成功經驗,放大典型示範效應。到2018年,全縣新增私營企業8000戶以上,自主創業者3萬人以上,新增創業項目帶動就業人數10萬人以上;到2020年,全縣新增私營企業1萬戶以上、自主創業者4萬人以上,創業項目帶動就業13萬人以上。
2.加強載體建設。加強縣鄉村三級創業載體建設,加大對鄉鎮網路創業專區、村居網路創業中心等平台扶持力度,最佳化功能布局,完善配套服務,提升整體孵化能力。推動創業載體由為創業者提供創業場所等基礎性服務,向全面提供創業指導、政策諮詢、商事代理、銀企對接等個性化服務轉變,探索引入有一定運營經驗和資源的第三方機構參與運營管理,為創業者提供全要素、全方位的孵化服務。到2018年實現創業載體全覆蓋,全縣各類創業載體面積達到40萬平方米,入駐創業項目超過2000個;到2020年,全縣各類創業載體面積達到50萬平方米,入駐創業項目超過2800個。
3.拓展致富路徑。堅持“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原則,不拘形式、不拘類型、不限規模,鼓勵和支持有創業意願的各類群體興辦小網店、小工廠、小農場、小物流、小服務等“五小創業項目” ,積極發展“三來一加”、 “家門口就業”等創業模式,最大限度拓展創業領域。實施群團組織助力創業計畫,推動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群團組織扶持各類群體自主創業,有效落實創業指導、資金扶持、創業培訓“三位一體”幫扶措施,降低創業成本,提高創業成功率。
4.最佳化創業服務。完善縣鄉村三級創業服務體系,降低創業準入門檻,開闢創業綠色通道,營造便捷高效的創業環境。發揮全民創業發展資金槓桿作用,探索創業投資基金入股、建立擔保貸款評價體系、引導創業項目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等做法,實施金融扶持“精準滴灌”。充分利用“政產學研”模式,推動初始創業者和創業項目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技術合作,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和技術人才引進,提升創業項目的技術含量和市場競爭力。
三、健全保障機制
(一)落實工作責任。由縣政府分管領導牽頭、有關部門參加,形成各負其責、密切協作的工作推進機制。縣各牽頭部門要細化目標責任,按照“十三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各專項規劃,加快制定民生領域供給側改革具體工作計畫,進一步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加強統籌協調和工作指導。完善項目儲備和推進機制,確保各項措施紮實有效推進。
(二)強化要素調度。縣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資源要素調控調配力度,確保各類資源向民生領域傾斜。建立民生投入逐年增長機制,對民生項目進行優先支持,“十三五”期間,每年民生支出占比超70%。
(三)創新籌資方式。創新和拓展民生領域投融資體制,通過降低門檻、暢通渠道、最佳化管理,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民生領域重點項目建設,儘快實施一批有影響力的PPP項目,形成市場化、可持續的投入和運營機制;鼓勵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民生項目融資支持,全面最佳化投融資環境。
(四)嚴格督查考核。建立督查考核機制,按照細化的工作目標、時間節點,督查室對民生領域供給側改革涉及的重大項目推進實施情況進行跟蹤督查、及時提醒。定期編髮督查通報,對推進工作先進的通報表揚、落後的通報批評,並作為年度目標考核重要依據。
泗陽縣人民政府
2016年10月12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